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综合其它>彼岸繁花[综红楼]> 彼岸繁花[综红楼] 第575节

彼岸繁花[综红楼] 第575节

  “这天射火箭不知道能不能抗过西北风。再说火箭也容易被格挡。那些烧到火候的炭块只要一块落到位就够了。”
  张铨对毛云龙的评语又加上“头脑聪明。”
  由于毛文龙此战立了决定性的功劳,张铨对侯世禄和童仲揆建议,让毛云龙遴选叆阳过来的、信得着的军卒加入守城的队列。
  毛云龙得知后大喜,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会晚
  第811章 木匠皇帝66
  周嘉谟果然在崔景荣这里遇到了麻烦。
  “明卿兄, 你这不是坑我吗?熊廷弼站着侍郎的位置, 在辽东对兵部的事情帮不上任何。我也不求他能帮收做事儿, 他不添乱子就谢天谢地了。可谁你把王明初调走,难道让我一个人在兵部唱独角戏?”
  周嘉谟看着崔景荣跳脚,笑而不语。等他闹腾够了,才放下手里的茶碗道:“蓟辽总督你可有合适的人选?这人得知兵部事、还得有过布政使的经验, 最好是从顺天巡抚、保定巡抚或是辽东巡抚中拔擢一位上来。”
  崔景荣立即瞪大眼睛, “你要动周永春?”
  “你看看你, 你看看你, 你也知道周永春调不得的。那你说除了王明初过去,还有谁更适合?”
  从三品的兵部侍郎外调到二品的蓟辽总督, 对王再晋或者周永春都是一个大大的提升、锻炼的机会, 手握实权统领三地的军政大事, 以后再回朝廷就是做兵部尚书都够资格了。这位置要是给周永春, 他会做得比王再晋更好。但是要王再晋去与熊廷弼配合,不可能得到周永春这般的结果。
  周嘉谟推心置腹地说:“周永春去做蓟辽总督适合。王再晋做过江西布政使 、山东巡抚 ,督过河道 , 他去做也适合。是?咱倆关上门说的话,开了门老夫就不认账的。王再晋比你年龄大, 还是比你晚了三科的进士,要不是他已在侍郎的位置上了,以天子喜欢用年轻人,尤其是兵部要英国公世子来帮你做侍郎的事务,他在侍郎的位置上以后就是再难往前进了。”
  周嘉谟说的慢, 给了崔景荣足够的消化时间。崔景荣才认识到有自己在做兵部尚书,王再晋外放才是对他最好的。
  “明卿兄,他这侍郎还不到一整年呢。”
  “天子说了是暂时去做蓟辽总督。回头应该要他回来再继续做兵部侍郎的。”
  这话周嘉谟说的轻描淡写的,但落在崔景荣的耳朵里,崔景荣明白王再晋会宁可做蓟辽总督,也不会愿意回来做侍郎。手握重权的地方大员,与上升空间被堵的侍郎相比,如果是乱世还可以说留在京师的机会多些。
  但是看天子任命的其他部的官员,崔景荣明白是周嘉谟偏了王再晋。
  让他在王再晋和周永春、还有其他的一些巡抚里选择,只看王再晋这一年与自己相处,同僚一场关系融洽,他还是愿意王再晋得到高升去做蓟辽总督。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周永春比自己小了十来岁,以后机会多多,可对王再晋来说蓟辽总督很可能就是他登上高位的唯一一次机会了。
  崔景荣深吸气,“好。我知道你也是为辽东战局考虑,反正周永春比我小的多,机会也多多,就让王明初去。但是你可要帮我挑个合适的侍郎人选,不合适的话,我是不要的。”
  这要求对周嘉谟来说很正常。他点头应允了崔景荣,让崔景荣先与王再晋透个口风,自己在吏部等王再晋过来。
  崔景荣笑着应下了周嘉谟给他的做人情的机会。
  王再晋几乎是脚步漂浮着离开了吏部。他从山东巡抚、总督河道再到兵部侍郎的时候,看着比自己还年轻的兵部尚书、还比自己早九年中进士的崔景荣,心里早就做好了老死在侍郎位置的打算。如今崔景荣肯放他去做蓟辽总督,对他绝对是做梦想不到的事情。
  他感谢吏部尚书周嘉谟在御前的提名,同时也感谢崔景荣能从大局出发,天大的际遇如添上掉馅饼一样落到了他面前。
  除了向吏部尚书宣誓自己会努力做好蓟辽总督的事务,他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两部尚书了。
  隔天周嘉谟再度去养心殿见天子,说了自己对蓟辽总督的安排计划。周永春在辽东与熊廷弼配合的很好,就不准备调动周永春了。王再晋若是能担起蓟辽的事务,自己准备另选一位兵部侍郎。
  朱由校点头应允。
  对他来说,崔景荣认可了周嘉谟的换兵部侍郎的安排,只要他能维持兵部的正常运转,王再晋回不回兵部都没什么。周永春才升了辽东的副经略,提不提他去做蓟辽总督也没问题。这事儿表面落得最大好处的是王再晋,但隐性得到好处的是自己,能往兵部插进勋贵出身的武官了。
  以文臣节略武将、以监军节略文臣,环环紧扣。不过这样的用人方法。真的不能深究。只要略微心眼活泛一点儿的,不与天子生罅隙,做事的时候束手束脚也不可能做到最好。
  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多简单的事儿,偏要层层叠叠地加上监察的眼睛。一个武官能干的事儿,要加上两个看贼的。
  处处防着怕武官造反、怕文官揽权,然后养出来一代又一代的弄权太监。
  唉……
  不能想老朱家的蠢逻辑,一想就心烦头疼要骂人。朱由校丢开兵部的事情,带着人往东六宫去。到了去探望两个小娃娃的日子了。
  果然朱由检带着三位皇女在延祺宫门口等着他呢。
  “皇兄。”朱由检与他亲近了很多了,远远就迎上来行礼。
  朱由校伸手扶起他,“冷不冷?”
  “还好,我穿的多的,得了信才从延祺宫出来。七弟没睡觉,也在等着皇兄呢。”
  兄妹五人进去延祺宫的暖阁,冯氏让人上了茶点后,就带人退了出去。
  朱由橏大了许多,见了朱由校进来,嗖嗖地爬到炕边,拽着他的衣服要他抱。朱由校抱着朱由橏,问奶娘一些孩子的日常。两个奶娘隔三叉五的就能见到天子过来看弟弟,知道天子在意,也就留心带孩子,把天子可能问道的事情,都很认真地做到了。
  陪着朱由橏玩了小半个时辰,朱由校把打蔫瞌睡的小孩子递给奶娘。例行叮嘱一句:“好好带,以后短不了你们的好处。”
  朱由校从延祺宫出来往永和宫去。
  朱徽婧笑嘻嘻说:“皇兄,十妹妹会翻身了。”
  朱徽妍伸手拢拢她的披风帽子,“小心呛风了。”
  朱由校点点头,“进去说话。别呛了。”
  皇十女还没有名字,邵氏也没比朱由校大多少。见了皇帝带着弟弟妹妹进来,远远地行礼后就退出了暖阁,只留着俩个奶娘在跟前伺候着。
  朱徽媞和朱徽婧把小婴儿从奶娘的怀里要出来,让她仰躺在炕上。小婴儿抬头扭肩蹬腿,朱由检看不过眼伸手指在其腰上帮了一下,小婴儿如愿地翻身了。
  翻过来了,脑袋抬不起来,啪唧,褥子上糊了一块口水。
  在一边守着的奶娘,扎撒着手不敢去抱,直说:“公主还小,还不到能翻身的时候。”
  朱徽婧笑嘻嘻地对朱由检道:“皇兄,你看十妹妹是不是会翻身了?”
  朱由校摇头,上前把小婴儿抱起来。
  “你们以后过来看她可以,但是不能拿她当玩具。不用帮她翻身,等天暖和了,穿的衣服少了,她自己就能翻过去了。”
  朱徽妍伸手指点点自己的胞妹,替她回答朱由校的吩咐。
  “皇兄说的是。我会看着他们三个的。”
  果然大了一岁的就多了一点子姐姐的做派。
  从永和宫出来,朱由检就说:“皇兄还有空吗?娘娘想问些过年的事情。”
  朱由校压住心里奇怪的感觉,点头应允了朱由检所请,吩咐跟着三位公主的人,好好送人回宫,然后才跟着朱由检去永宁宫见李庄太妃。
  “李娘娘有什么事儿要对朕说?”
  朱由校想不出李庄太妃有什么事儿要找自己。对于光宗留下的这些人,他算是很照顾她们的日常生活了,经常让刘时敏借着看朱由检等人的衣食,敲打尚膳监别在伙食上亏待了东六宫和仁寿宫。
  李氏揽着朱由检在身边,对着朱由校说道:“皇爷转年也该选妃了。宫里没有太后,我想着没人出面张罗这事儿,皇爷只看在五郎的份上别怪我逾规多嘴。”
  朱由校点点头,“谢李娘娘为朕操心。朕准备为父皇守足三年的。”
  “皇爷就是想为先帝守足三年,过了年也该选秀了。等挑好人了也差不多就入秋了。再学一年的宫规礼仪等,皇爷也就出了孝期。”
  李氏考虑的很周全。
  “朕已经选好人了,就不再从民间选后了。”
  李氏吃惊地瞪大眼睛。
  “皇爷是要选朝臣的女儿?”
  朱由校笑着点头。
  震撼太大,李氏茫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呆了一会儿才说:“皇爷既然有主意了,需要操办的时候,我给皇爷搭手。”
  朱由校笑着谢过李氏,摸摸朱由检的头,吩咐他听李氏教导,带着人离开了永宁宫。
  朱由检把宫女和宦官都撵下去了,才问李氏:“娘娘,皇兄不从民间选后妃有什么不好吗?”
  李氏也说不上来这事的好坏,只对自己养了六年的朱由检说:“你皇兄是个有主意的,你以后听他的吩咐也就是的了。”
  第812章 木匠皇帝67
  英国公世子到兵部去暂代侍郎!
  要知道熊廷弼那兵部侍郎基本就是挂名的。不提英国公世子刚过了三十岁的生日, 年初才以世子的身份在禁军里领了一份都督佥事的差使。现在成为兵部的唯一在朝侍郎,尽管是暂代, 但那也是进士出身的文臣占据了多少年的地盘了。
  这事儿爆出来后接连有御史上疏,反对勋贵插手兵部。天子被御史追着上疏、请撤销英国公世子暂代兵部侍郎的任命。而周嘉谟则被御史的连番弹劾得满头包。
  在朝堂上弹劾撤换吏部尚书不称职形成了一股潮流。大有天子不顺应朝臣就是昏君的意思。
  勋贵们对进士出身的御史是怕到骨子里,谁也不敢吭声,都默默地看着天子,看少年皇帝怎么应对。
  因为这事儿对文官和武将的影响都非常大。
  支持皇帝的那些老大臣们反复强调是暂代,但是张问达私下里去问周嘉谟。
  “明卿兄, 要是代着代着变成实职了, 你怎么说?”
  周嘉谟皱眉, “你是说英国公世子有能力承担兵部侍郎的事务?”
  张问达一拍桌子,“就是他有能力也不能做兵部侍郎!难道每三年三百的进士里面, 挑不出一个能做兵部侍郎的吗?”
  周嘉谟与天子接触的比张问达多,他心里揣测的事情,是不敢说出口的,所以他默默看着天子, 看着自己会不会成为这暂代兵部侍郎的牺牲品。
  张问达找上门来诘问,让他憋不住反问道:“你知道九边重镇不仅仅是辽东,天子关了所有的口市,蒙古要是与女真联合起来了,会出现什么样的事情, 你想过吗?
  还有蓟辽总督的抱病,对三地政务等诸多事务的影响,你也是很清楚的。王再晋是必须要去履职的蓟辽总督。
  这时候的兵部事多且责任重大, 崔自强必要有挑得起担子的、能给他帮助的侍郎。你有什么好人选推荐吗?我要的人是去了兵部能立刻担得起侍郎之责的。
  或者你觉得哪位朝臣有足够的地方经验、做过布政使、巡抚,还能够知兵事的,能做了蓟辽总督的人,把王再晋替换回来也就是了。”
  张问达比周嘉谟也没小几岁,他平日里还真没带留意谁可以做兵部侍郎。或者说他真的没太留意能做得了蓟辽总督的人。听了蓟辽总督的人选条件,他第一个想到的周永春。
  周嘉谟嘲讽道:“周孟泰啊,你当我没想过吗?可你用谁去接周孟泰?谁与熊廷弼能和的来?究竟是朝廷大事重要,还是你脑子里那固化的文臣武将壁垒重要?你可别和我说看不明白天子的用意啊。”
  关于蓟辽总督的事情,文球是在萨尔浒之战后,被朝廷急命替代重病的汪可受,本就是临时捉急的行为。想想汪可受出生的那年,文球就中了三甲进士,却在汪可受之后做蓟辽总督,就知道二人在先天的差距。而汪可受主持蓟辽事务的时候,虽不如薛三才那样崖月高悬,但也在很好完成本职事务上清廉如水。
  就像之前天子曾在小朝会所言的那样。
  “薛仲儒与朝廷有功有过,其功劳有目共睹。其过是朝廷不该把他放到蓟辽总督的位置上。那位置适合熊廷弼这样的、对外在的威胁,有明确的警惕性的官员。”
  至于文球在蓟辽总督的位置上还远远不如薛三才有建树,与汪可受也相去甚远。现在周嘉谟拔擢王再晋过去,就是想其能够如汪可受一般担起蓟辽事务。
  张问达被周嘉谟问住了。但他并不觉得御史弹劾周嘉谟、上疏天子有什么错误。周嘉谟遗憾地看着他,张问达要是这么走下去,跟不上天子的想法,用不了多久就得换位置或者致仕。
  想到自己还得预备左都御史的人选,周嘉谟愁得双眉打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