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综合其它>南北杂货> 南北杂货 第249节

南北杂货 第249节

  “那作坊里的工钱,也可先预支几月。”
  “正是,先前有人妻子生病,便从作坊里预支了不少。”
  “使些钱财,日后也与部族中人多多往来。”
  “多谢诸位兄台!”
  “与我几个无需见外!”
  第348章 不想好了
  从前罗大娘等人之所以到江南去开铺子,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他们看好江南那边的茶叶买卖前景。
  现如今那陇西的白叠花一出来,又有那专门用来脱除白叠花籽的精巧器物,一时间中原许多商贾富户纷纷去往陇西置产,相较之下,江南这边就显得有几分冷清了。
  当初与罗大娘她们同来的那些长安商贾里头,现如今也有心生悔意的,觉得自己当初若是不来江南,而是去往那凉州城便好了,即便不去凉州城,留在长安也是好的。
  都说陇西那边要大变样了,吴县当地许多商贾富户们也都是这么想的,甚至在他们江南这边也有不少人动起了要去陇西置产的心思。
  “大娘啊,你看咱在江南这买卖,做得不上不下的,不若还是早做决断,免得将来连口汤都喝不上啊。”
  这一日,几名当初与罗大娘她们一起从长安城过来的商贾,相约来到阿姊食铺这边小坐,这才刚坐下来没多久,便有人说了这样的话。
  自从上回燕儿那事情之后,罗大娘在吴县当地便很有一些声望,再加上他们河东商贾的拥护,罗用的那一层关系,以及那个被皇帝封了县主的罗四娘,江南这些从长安城过来的商贾们,现在便都以罗大娘马首是瞻。
  “那白叠花是个好买卖,谁人不知,现如今中原那边多少人盯着,待我们千里迢迢从这江南赶去,必然也是太晚了。”
  罗大娘也想去陇西,罗用和二娘都在那边呢,她若是也去了,她们姊弟三人便能重聚了。只是她去了陇西又能做什么,别看那陇西现在好像挺热闹,若是正经论起消费能力和市场基础,那还是不如江南,她的阿姊食铺,到底还是留在江南发展更有益处。
  “那我们就干看着?”这些个从长安城过来的商贾们显然也是有些心急了,生怕自己赶不上这股东风。
  “横竖都已赶不上趟了,不若还是留在江南好好发展吧。”罗大娘这些时日也是想了很多,这时候她心中早已有了定论。
  “那白叠花虽是风头正盛,咱们这儿的茶叶不也挺好,今年春里亦有不少商贾前来收茶,再加上这里生产丝绸,江南鱼米之乡,将来总不会太差。”
  罗大娘令人去街上的食铺买了些吃食回来,又从自己店里取了几样,斟上些许米酒,与这些商贾吃酒说话。
  “不知又要等到何时?”一名商贾叹道。
  像陇西现在那般大的动静,他们家世代经商,几辈子都不曾见过一回,真怕错过了这一茬,将来就再也没有这样的好机会了。
  “不若你叫长安城那边的家人过去看看?”旁边有人提议道。
  “哎,莫提了,不成器啊,叫他们守着长安那边的营生还成,叫他们去那陇西……眼下陇西是个什么情景,如何敢叫那些不成器的去凑那个热闹。”那人饮了一口清酒,叹气道。
  “我那兄长前些时候便往那陇西去了,不知现在如何了。”席间又有人言道。
  “若非带够了钱帛,这当口怕也别想在陇西置产。”
  “那陇西的地价,原本十分低贱。”
  “如今又怎能相同?”
  “听闻那你家二娘在陇西置下许多房产土地?”
  “她是买了不少。”
  “哎呦,还是你们罗家的人看得长远啊,比不了比不了……”
  “大娘你看,江南这地方,将来可是能有陇西那般前景?”
  “你那兄弟罗三郎,可曾有过什么言语?”
  “从前我与他提起江南,他道这江南也是个好地方,将来那海运若是兴盛起来,这江南地区的繁华,怕是连长安城都比不了。”
  “海运?”
  “哎呦那可远了去了……”
  那大海里边多危险,海运这个东西,哪里又是轻易说发展便能发展起来的。
  这些人吃吃酒说说话,倒也不是真的想要去陇西,就是没赶上陇西那边的飞速发展,错过一个好时机,心里感到十分惋惜。
  待这些商贾们都走了,时间也是很晚了,吴县这地方的宵禁形同虚设,这城里头晚上也挺热闹,还有夜市。
  沿街的铺子中挂着灯笼点着灯火,街边的水渠中映着辛辛点点的灯光,晚风中也带着淡淡的水汽,百姓们在街边乘凉的乘凉,行走的行走,各家食铺的生意往往也都比较不错。
  吴县的这一家阿姊食铺,生意也已上了轨道,口碑很是不错,罗大娘现在每天不仅仅只是埋头做生意,她还很重视雇工的培养,现如今在吴县这间铺子里,她手底下也培养出来几个得力的。
  待过些时候,她打算在扬州再开一间铺子,以她在这运河两岸的好名声,想来这一间铺子经营起来,应也不会十分困难,只是那钱帛还未到。
  去岁夏末,罗大娘在吴县组织了一个运货的队伍,让他们运送一批枇杷罐头杨梅罐头去往长安城,陈继随行,这一路逆流而上,直到入冬后才终于抵达长安城。
  这批货卖得很不错,所得钱帛再加上长安城那间铺子的收入,罗大娘便让陈继到南北杂货去换些货物运往吴县,另外就是铜钱金银,绢帛就不要往江南这边运了。
  待这一笔钱财到了,罗大娘还准备在吴县这边置个果园。
  陇西那边眼下虽然兴盛,但她们若是这时候再去投资,显然也是有些晚了。江南这边的房产地价虽然并不很便宜,但若是果真如罗用所说,将来这里也有不错的发展前景,那她眼下在江南置下产业,将来便能得利。
  食铺和果园,本来便与她的营生相合,即便不能赶上像陇西那边那样的机遇,日积月累,仔细经营,将来总也不会太差。
  罗大娘不知道的是,长安城那边很快便要启动一个大工程,圣人与诸位大臣商议,要在西都长安与东都洛阳之间修一条路。
  长安与洛阳之间原本便有驿道水道,这几年又修了一条水泥路,现如今再修路,修的便是与那常乐县相同的木轨道了。
  中原王朝与薛延陀那边刚刚结束了一场战事,皇帝便说要修路,然而这一次,朝中大臣却鲜有反对者,大多都持赞同意见。
  一来是东都洛阳地位特殊,长安城与那边的联系越紧密越好,很多长安城这边的家族,在洛阳那边亦有经营,这条木轨道若是修起来,以后他们往来于长安和洛阳之间就很方便。
  二来自然是为了运输,那河南道河北道沃土千里,南下又有江南鱼米之乡,每年光是往长安城运输税收,便要耗费许多人力物力,毕竟是逆流而上,运输着实不易,眼下虽已有了水泥路,再来一条木轨道却也没人嫌多。
  唐初这时候森林覆盖率很高,木材很是易得,长安一带会做木工的匠人也很多,在这边铺设木轨道,要比在那陇西之地方便得多。
  铺设这一条木轨道所需钱帛,户部也给得很爽快,总之,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至于这个东风嘛,就……
  “那棺材板儿的文书到了没有?”
  “甚的文书,还不知道他写了没有呢。”
  “应是要写的。”
  “毕竟这铺路一事,与他在那常乐县开个作坊做些小买卖不同,如何能够不向朝廷报备?”
  “哼,那可不好说。”
  “因着上回罗家那事,兴许这会儿还憋着气呢。”
  “难说。”
  “那可是块棺材板儿。”
  “那瓜州的陈皎是怎么回事,怎的这回竟连他也不吭声了?”
  “谁知。”
  “啧……”
  长安城这边是万事俱备,只等着开工修路了,可是这修路之前,还有一个过场要走。
  这木轨道毕竟是从常乐县那边开始修起来的东西,现在长安城这边也要修,那最好就是要让罗用写个文书上来,然后朝廷方面再对他一通褒奖,然后再把这个技术推广出去,然后就把从长安到洛阳这一条木轨道铺起来,如此,便是水到渠成。
  现如今这般,罗用那边不吭不响的,连个文书都没递上来,长安城这边若是也不吭不响的,就这么照着他们那边那样修路,这事儿说起来就有点……
  于是最近这些时日,长安城这些盼着修路的官员们每每碰面的时候,相互间就要问上一句:
  “那棺材板儿的文书可到了?”
  “还未到?”
  “许是还未写。”
  “不若寻个人去提点提点。”
  “那棺材板儿怕是不想好了吧。”
  “……”
  第349章 明府特供
  公文这回事,罗用就想着横竖这条路是从伊州修到晋昌,文书这个东西伊州写了晋昌写了,就没他这个常乐县令什么事了。
  刚好他这段时间也不太耐烦跟长安那些人打交道,于是就没写。
  罗用就是没想到,陈皎那家伙现在真的是打定了主意要宁可不作为也不肯蹚浑水了,这回这个文书他竟然也没写。
  陈皎就觉得修路这事是罗用跟那些伊吾人谈下来的,他俩合作呢,不关他陈皎什么事,他们爱咋弄咋弄,自己反正不跟着掺合,待这几年刺史之职满期了,他就回长安城去了。
  伊州那边倒是写了,可那时候朝廷方面也不知道他们要修的是这种路啊,安排在陇西那边的耳目也还没给他们送模型过来,长安城这边也还没有得到这个木轨道的相关技术。
  于是就这么一来二去的,长安城这边的这些个大佬们,就被架那儿了。
  总这么架着也不行啊,得想个法子,长安城这边还等着修路呢,不能就这么一直耽搁着。
  于是这一日,唐俭便收到一封长安城那边寄来的信件,那驿站里的役卒火急火燎给他送过来,言是急件。
  唐俭一看,也不是什么正经公文,不过就是一个从前认识的老熟人给他写来的信件,这人找自己能有什么事情,这么急?莫不是他们家里遭了祸事,找自己帮忙来了,问题是他俩也不是那么铁的关系啊……
  唐大人拆开信件看了看,这哪里又有什么急件的样子,不过就是寻常朋友之间的问候寒暄,莫不是那役卒弄错了?
  再往下看,他就有点明白了。这个老朋友在这封信里面问唐俭,说罗用和陈皎那两个人是怎么回事,长安城那边都听闻他们这边铺了一条木轨道,载人运货很是迅捷便利,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见他们瓜州这边的官员写个文书呈上去,其中莫不是有什么内情?
  唐俭看完了这封信件,顺手放在一旁,捋了捋胡须,又咋了咋舌……
  内情?又能有什么内情,那块棺材板儿不是什么正经官宦人家出身,不过就是个半路出家,当官这回事他也是头一回,又无人在旁给他提点,有点什么疏漏那太正常了。
  当天下午,乔俊林过来上课的时候,唐俭就站在廊下等着他,见他来了,便冲他招了招手。
  “院长寻我何事?”乔俊林几步走过来,问道。
  “你晚些回去与罗用说,叫他就那木轨道的事情,写个公文呈上去,长安城那边的人都等急了。”唐俭对他说道。
  “不若我现在便回去与他说?”横竖就这几步路,乔俊林就想着先回去把这个话给罗用说了,一会儿再过来上课也不耽误什么。
  “无事,你且上课去吧,不差这一时半刻。”唐俭随口道。
  乔俊林:“……”
  “喏。”既然唐院长都这么说了,那他还是先去上课好了,长安城那些人急不急的,也不关他什么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