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节
段风很同情这里的人,明明有黄金有石油有钻石,虽然粮食产量不足,但是附近不出产矿物的国家有肥沃的土地丰沛的水源,只要形成稳定的贸易关系,大家都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怎么就活成这样。
·
·
打井队不出意外的又出意外了,他们说水源比预计的要深很多,现在的钢管不够,还得去城里现买,买钢管要钱,钱要路菲菲再付,否则,他们就不干活。
路菲菲拿出合同,把上面的条款指给现场负责的人看。
现场负责的人还想赖账,说那是路菲菲理解错误,路菲菲当场放出主管部门官员对条款解释的录音,然后对他说:“你要是不打井,我就找你们老板。”
负责人怂了,只得从公司账上拿钱去买钢管。
路菲菲回来的时候,正看见段风正支着架子画画,村里的孩子们像狐獴那样,围着他站成半圈,勾着头看他画什么,还有人兴奋地指着某处大喊:“是我家!”
感觉到有人靠近,段风抬起头,看见是路菲菲,他的脸上不自觉地露出温柔笑意:“回来啦,看样子,赢了?”
路菲菲向他抬起下巴,飞了个眼:“嗯,我可是依法办事,怎么会输……”
她凑到画夹边上,看到段风已经勾了五六张草稿:“哇,这么短的时间画了这么多,你在公司里的时候可没这么积极。”
段风眨眨眼睛:“你可千万别告诉严凯啊,我怕他受不了刺激。”
“哦哦哦~~~”打水井的地方传来欢呼声。
路菲菲拉起段风的手就往那个方向跑:“肯定是水出来了。”
不出所料,混着泥沙t的水顺着钻口往外喷,已经有许多当地人围在旁边,高举双手又唱又跳,欢呼雀跃。
三百米的深井只能靠柴油发电机带着水泵把水抽上来,后续的抽水设施和净水装置还在继续安装,已经有当地妇女顶着坛子拎着桶过来排队接水。
路菲菲跟她们说现在水还不能喝,她们说可以喝的,自己打回去沉淀一下就行了,比从露天的小水坑里打出来的干净多了,喝了不会生病。
水出来当天,路菲菲就连夜回首都,再一次被摇晃得昏天黑地的段风在被一个大坑颠到脑袋撞车顶之后,问路菲菲:“明天天亮回去也来得及嘛。”
路菲菲摇头:“我得把拍到的素材赶紧给国内发过去,让他们编辑好。”
“哇,战地记者都没有你这么高效率。”
路菲菲点点头:“战地记者是要报导事实真相,我是要跟人吵架,要是有人栽赃我的时候,我没有当场回复,后面想要再挽回,需要付出更大的力气。”
段风一头问号:“谁要栽赃你?”
栽赃说来就来,一个法国电视台播出新闻《中国以人道主义援助为名,大举勘探非洲石油资源》
使用的视频里有中国国旗、正在勘测地下情况的中国队员、渗出地表的石油。
还有在打出水后,跟着当地人一起开心的中国员工们,当然,喷出的水是没有的,当地人也是没有的,镜头就巧妙地只拍了中国人在激动握拳欢呼。
几个镜头接在一起,好像真的像打出油之后的狂欢。
就在这个新闻播出后的第五分钟,路菲菲这边朴实无华的辟谣通告也挂了出来,不管是哪个语言版本,都没人看。
“你偷油”“我不是,我没有,我真的是去打水的。”
看过就看过,根本不想转发给别人看。
第六分钟,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中,出现大量的“非洲xx村之谜”,故事编排的比新闻更曲折、离奇、动人心弦,集始乱终弃的狗血桃色、争权凶杀、悬疑鬼神于一身。
策划在写的时候,融了不少梗进去,有《蝴蝶夫人》《丁丁历险记》《十三个水晶头骨》《法老的诅咒》等等。
出场人物都有名有姓,有具体地名,还有那个时间真实存在过的名人也搅和在里面。
五分真五分假,假的部分还无法证伪,被诅咒的人都已经死啦~
传播效果极佳。
有熟人得知此事后,觉得这么做是不对的:“狗咬了你,你总不能反咬狗一口吧,我们应该理性克制,讲究方式方法,就照实说出真相不就行了吗?”
策划反驳:“咬人的疯狗就该打死,都给人欺到头上了,还讲什么大国雅量。”
她愤愤地把这件事分享到公司群里,同事们也纷纷站出来支持她,说那个人太装。
路菲菲回复:“非洲之谜跟咱们有什么关系?你们为什么这么生气?我们不是就发了一个平平无奇的辟谣新闻吗?”
同事们顿悟,调侃那个同事和那个熟人实在是太操心了。
这边,路菲菲正在把国内远道而来的石油公司代表引荐给斯宾塞,然后再去邻国,看看油田的具体情况。
代表团的负责人在了解过数据和对方开价后,没吭声,说要再研究研究,讨论讨论。
回酒店的路上,路菲菲问道是不是油太贵了。
负责人叹了口气:“就单价来说,虽然没有沙特的贵,不过也不能算太贵,但是,加上过路费,就不便宜了。”
路菲菲:“什么过路费?不是走海运吗?从这边回国又不走苏伊士运河。”
负责人打开一张地图,给她指着油轮回国的路,确实不走苏伊士运河,但是,要走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是公共海域,但是使用新加坡的港口服务要收钱,涨了几次价了。”
简单来说,新加坡就是个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船开到那里,必须补给,现在这个服务区里的各种价格都在涨价。
路菲菲“哦”了一声:“那就不买?”
负责人叹了口气:“再谈谈吧,总不能全指望中东那么几个国家,要是他们突然决定不卖了,那我们就被动了,贵是贵,总比没有强……”
“除了新加坡,就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吗?”路菲菲觉得世界这么大,或许能再找找别的出路。
负责人摇头:“要是有,我们何必再走马六甲。”
晚上,路菲菲拿着地图仔细研究,被段风画下来,配字:“秦始皇缺地图,我不缺。”
第207章
光看地图, 只能看个大概,就算有山挡着,山也会有垭口可以过, 就算看起来是平地, 那里也可能环境恶劣, 土匪遍地, 疫病肆虐。
所以, 路菲菲随便看了一会儿, 大概估个距离, 看来看去, 果然还是马六甲海峡最太平, 难怪敢开高价。
次日, 斯宾塞请路菲菲去总统府一趟, 他想请路菲菲帮忙跟国内卖种子过来的公司说说, 能不能用黄金支付。
路菲菲有些意外:“黄金?”
她有一种梦回大明大清的感觉, 生意谈成了, 抬出来一个大箱子, 箱子里装满金元宝、金条。
斯宾塞点点头:“我们可以按照每日国际黄金结算价支付。”
他向路菲菲解释, 他们国家最不缺的是黄金, 最缺的是美元。
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国家与国家之间做交易, 都要用美元,以确保汇率稳定。
斯宾塞的想法是尽量多谈几个愿意用黄金结算的国家,节省一些外汇。
国际结算用美元这一点路菲菲明白,她是参与过俄罗斯卢布崩溃后冲去苹果线上商店买手机, 埃及埃镑崩溃后跑去埃及旅游的人,亲眼见证过以美元计价的店铺稳如泰山, 以该国货币计价的店铺连夜调价都赶不上贬值速度的金圆券同款操作。
节省外汇……这个词,路菲菲好像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新闻报道上常看过。
后来听得少了,再然后,就是各种推行人民币结算的新闻。
现在,离以人民币做为结算货币的时机还很遥远,就是黄金结算这事,得看卖家愿不愿意了。
路菲菲当时找的种子公司是民营企业,她把斯宾塞的梦想转达给这家种子公司的老板。
卖家不是很乐意:“用黄金结算?这跟海关怎么说?算我进口黄金吗?是不是还得交税?黄金的纯度怎么保证?18k金跟24k金差很多,我还得找专人验货,还有怎么变现?我要的是能马上用的流动资金,我总不能抬着几块金砖去银行还贷款吧,还有入账怎么入?这是应收账款,应该体现在对公账目上,实物金怎么入?年底税务局来一查账,我这算什么?带他们去仓库看金子吗?”
总而言之,白送黄金给他,没有问题。
用黄金来支付货款,就是一百个不愿意。
他的那些问题,正是金本位货币制度被以美元为本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取代的原因之一,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
到如今,金本位已经被废除七十七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死了快四十年了,斯宾塞突然提出要使用实体黄金进行交易,这难度,实在是比恢复嫡庶尊卑还要复杂。
用实体黄金做交易,那是需要实实在在的交易系统,从黄金怎么进门,到黄金怎么验真,到怎么结算,还有工商、税务一堆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不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能让庶皇帝见了嫡王爷都要自卑羡慕嫉妒。
这么大的事情,确实不是一个民营公司能搞定的。
路菲菲也没指望他们能做到,不过前面这家公司是第一个回应路菲菲,并积极达成交易,于情于理,也应该问他们一声,以表示没有跳过他们的尊重。
万一他们老板就想要一堆黄金给自己盖个金屋玩呢。
央行需要黄金储备,想要真正达成这么复杂的交际,还得看国企,而且,也不是种子公司一家的事。
得知现在供应种子的公司不想收黄金,斯宾塞有些泄气,想到国库里那可怜巴巴的一点美元储备,掏一点少一点,他很惆怅。
路菲菲对他说:“普通的公司收实体黄金确实有困难,不过,你可以以总统的身份,从外交途径,直接跟我们国家提这个想法。”
斯宾塞是在资本主义世界读的书,在他的理念里,买卖交易是先跟公司谈妥,然后再根据买的东西是什么,来决定找政府的哪个部门疏通环节。
哪有上来就上外交的,主要是t,他也从来没搞过外交,或者说,黑非洲这边就没几个认真搞外交。
往前数,有因为美国使馆员工刺杀首相,而决定跟中国断交,让中国各位外交大神都懵逼的布隆迪。
有以一人之力得罪五常的利比亚总统卡扎菲。
以及几十年前,本国有人趁着总统出访中国,推翻了政府,还宣布跟中国断交,没过几年,又被推翻了,再跟中国建交。
国内政权变更都像儿戏,对于外交的理解,也并没有高于两个村子之间的日常交流。
虽然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不过,斯宾塞还是愿意迈出这第一步。
没有外交技巧,全是感情。
斯宾塞快准狠的切入重点:“我想用黄金买种子!”
想法是好的,但是,美国不会坐视不理,区区小国,竟然敢不用美元结算,而自己搞出新的结算体系来。
到时候,少不得要打压。
黄金是好的,央行想要。
只要双方都想,就没有搞不定的事。
在解放战争时期,一心想跟革命根据地做生意的军阀,还能搭配着演出“你抢我的钱,我抢你的货”这种抢劫式交易方法,现在更不是问题。
只是不能以国家的身份去做,得有一个路人甲。
“我???”路菲菲觉得自己就是个牵线搭桥的,没想过要玩这么大。
对接人笑道:“对,要是以我们公司名义去做的话,美国会把我们列入制裁名单,你有空壳公司,又跟那边关系不错,听说斯宾塞对你言听计从,我可听说了,有中国人遇到打劫的,亮出国旗,对方不仅撤了,而且还送了吃喝,你的安保公司的生意都做到六个国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