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4节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4节

  眼下太平,诸将、勋贵、豪强、外戚等,都想发财,只靠朱元璋定下来的那点俸禄,大家早饿死了。
  对于这些人,最好的发财之路,便是吃军饷,今天安插个下人当兵,明天在花名册上加上几笔,军饷就有了。
  朱允炆下令裁军十万,看似动作极大,一口气砍掉了五分之一的军队,实际上并非如此。
  徐辉祖粗略估算,名义上裁军十万,实则裁掉军士数量不会超出四万人,绝不对动摇京军根本,至于其他的六万,不是虚报出来的空额,便是挂靠在京营里混吃混合的勋贵下人。
  对于眼下臃肿的京军而言,裁掉几万老弱之人,且不说可以减轻户部压力,仅从军队方面来考量,有利于鼓舞士气,整肃军纪,强化军士整体战力的。
  裁撤老弱,以青壮为骨,饮马挥戈,纵横驰骋,这才应该是京军真正的模样!
  仅从裁军之策窥看,朱允炆这位年轻的帝王,拥有着超凡的魄力与清醒的认识。想着想着,徐辉祖心里突然有一种强烈的直觉,他觉得这位年轻的帝王,能够带领大明王朝,走向一个真正的强国盛世!
  裁军是强军之始,而他自己便是朱允炆的先锋!
  这种感觉来的突然,但却真正正正的发自徐辉祖的心底深处……
  第五章 千古忠臣方孝孺
  御史高翔挥毫泼墨,引经据典。
  自商周至大明,洋洋散散万言书,写尽了精忠报国,高翔直言:“京军乃是天下之根本,树木之根干,不可折干而留百枝繁茂。”
  “地方坐大,则割据显现,祸心难掖,不利朝廷。愿以前唐刺史之乱为鉴,不行裁撤之实……”
  自裁军消息传出,奏折一封接一封,送入了武英殿。
  朱允炆翻看了几本奏折,内容大致相同,不外乎渲染裁军不利。
  理性地来看,这些话未必全是虚言。
  洪武年间朱元璋数次北伐,打击了北元主力,但因中原马匹匮乏,为形成军事优势,增兵便成为必然。
  加之当时日本正处在南北朝的战乱之中,不少人逃至大明沿海,成为了倭寇,为保沿海,一批卫所建立起来,京军规模也进一步扩张。
  到了朱允炆上台,冗军已成为了一个顽疾。
  朱允炆作出裁军的决断,也并非是心血来潮,而是基于对历史与实际的判断。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指挥的捕鱼儿海之战,消灭了北元主力,自此之后,北元陷入衰弱期,蒙古正统鞑靼部落只能被迫与瓦剌部落联合,避免被明朝吃掉。
  胆战心惊的北元此时已没有了勇气与实力南下,沿海的倭患看似严重,实则只是因为分散,面广带来的严重,并不存在实质上的威胁,几千人几万人进攻东南沿海的情况并不存在。
  此时让朱允炆真正顾忌的,只有藩王及其三护卫。
  朱元璋老婆很多,孩子也多,导致朱允炆叔叔二三十个,但总的来说,真正威胁到朝廷统治的,只有九大塞王,即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肃王,再加一个内地藩王之首的周王!
  从历史记载来看,一些藩王虽然干过不法事,多少有点心理变态,但总归没造反的心思,算不得威胁。
  真正让朱允炆在意的,只有一个最大的隐患:
  燕王,朱棣!
  对付燕王,老弱病残是用不上的,疲师弱旅也是不可行的。
  唯有一途:淘弱留强,军制革新!
  朱允炆不想走历史的老路,正所谓:不作死,就死不那么快。
  只要自己不动手削藩,朱棣就不可能短时间蹦跶起来,有时间,慢慢谋划就是。
  对于这些奏折,朱允炆不用查也知道,这背后一定有着武勋的影子,即将失去利益的他们,便如摆在磨盘上的猪,免不了喊几嗓子。
  “启禀皇上,翰林侍讲方孝孺求见。”
  内侍禀告。
  朱允炆答应一声,一位约莫四十岁的清瘦男子,身着九品绿色盘领公服走了进来。
  这就那个被朱棣诛“十族”的方孝孺!
  若不是方孝孺被朱棣所杀,恐怕后世历史学家,必然将其归入到李景隆之流,间谍、无能、白痴一类的帽子,肯定是少不了。
  方孝孺,年幼时便有“神童”之名,后拜在宋濂门下。
  宋濂被朱元璋称之为“开国文臣之首”。
  按理说,方孝孺被朱元璋重视,两次召见,应该官运亨通。
  可朱元璋偏偏不用方孝孺,而是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儿子挂了之后,又留给了孙子,也就是现在的朱允炆。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若真的按历史发展,朱棣攻入京师,方孝孺将会和八百多人,一起共赴黄泉。
  说他是忠臣,没错,绝对没错!
  他面对朱棣的屠刀时,浩然正气,自是无人可敌。
  他的信念,便是“有杀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的士子信念。
  宁死不屈,宁死不从二主!
  只是,他的能力与他的位置,并不匹配,朱允炆在与朱棣的斗争中失败,他的那些“忠言”,是要负很大责任的。
  可又能怪谁?
  他只是一忠心的书生,而非是将才!
  朱允炆赐座之后,看着方孝孺,他虽面色枯黄,但双眼却炯炯有神,意志坚韧,说道:“方先生此来,可是为了裁军之事?”
  “裁军有利,臣非为裁军,而是为文治而来。”
  方孝孺正色道。
  “哦?文治吗?还请先生细说。”
  朱允炆饶有兴趣地看着方孝孺。
  方孝孺侃侃而谈,道:“臣久居偏僻之地,初至京师,蒙皇上恩赐,担翰林侍讲,见皇上敦儒修文,意在文治。而臣以为,若行文治,则应尊“礼”而行。”
  “先生是何意?”
  朱允炆皱眉。
  方孝孺坦言道:“皇上召燕王入京,可是意在削藩?”
  朱允炆看着方孝孺,并没有说什么。
  方孝孺作揖,道:“臣恳请皇上,万万不可。燕王虽是塞王之首,然其并无过失,若召至京师强行削藩,于礼不周。况太祖离去只是月余,皇上便对塞王动手,恐寒人心。”
  朱允炆摆了摆手,笑道:“先生多虑了,朕召燕王入京,实则是弥补先前之过。我朝尊仁孝之道,帝王之家若无法做到,如何表率万民?”
  “当真?”
  “自然,为免燕王担忧,朕下令裁京军十万,以告诸王无意削藩,同时,以军充民,开荒南山,岂不更好?”
  “吾皇圣明。”
  方孝孺惊喜跪拜。
  朱允炆打发走了方孝孺,结果齐泰、黄子澄又来了。
  两人听闻裁军十万的消息之后,更是惶恐不安,连忙上书,只不过朱允炆没有理睬两人的奏折。
  两人见没有回音,便直接到武英殿求见。
  “皇上,此时万万不可裁军……”
  “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说得朱允炆都有些发愁了。
  到最后,没办法了。
  朱允炆夸赞了两人忠心耿耿,表示绝不会影响京军战力,纵有削减,可从边关调虎狼之士,才稳住了两人。
  等两人走后,朱允炆拿起一份奏折,这是右副都御史袁泰所写,其中有一句“诏旨,且母丧未葬,父年九十,不当舍以行。”
  这是攻击解缙来京城奔丧的。
  也正是拜这位老兄一封奏折,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后来修撰《永乐大典》的解缙,被赶到了甘肃吃沙子。
  朱允炆嘴角露出了笑意,轻轻说道:“解缙啊,要不要给我修撰一本《建文大典》,呵呵。来人,命解缙入宫。”
  第六章 学霸解缙的奏对
  解缙之名,万古难灭。
  这是大明少有的天才,甚至可以说,大明这艘巨轮前进的方向,他曾经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若不是解缙一句“好圣孙”,大明天下谁来做主,恐难预料。
  朱允炆想起来解缙的“学霸”之路,不由暗暗摇头。
  解缙,五岁背诗文,七岁写文章,十二岁通读《四书》、《五经》,十八岁中解元,十九岁戊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赐同进士,授庶吉士。
  朱元璋欣赏解缙的才华,留御前参赞机要,升翰林学士。
  十九岁,便站在了无数人仰望的高度。
  仔细想想后世,十九岁在干嘛,哦,还在读书。
  不过少居高位也不是一件好事,缺乏社会磨练,自傲狂妄,又太过理想化的解缙,终究还是付出了代价。
  没混两年,官没做大,却得罪了不少人。
  今天指责这个御史不干事,明天说说兵部玩忽职守,后天再写个奏疏,和大老板朱元璋较较劲。
  一来二去,解缙成了独夫。
  在兵部尚书沈倩弹劾解缙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朱元璋也只好将解缙赶了出去,让其去江西考察。
  跑出京城还蹦跶的解缙,被朱元璋勒令“闭门读书”。
  朱元璋还对解缙的父亲留下了一句“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的话,就是让解缙十年之后再来上班。
  结果朱元璋七年之后就走了,解缙明显不愿意来一场“十年之期”,听到消息之后,马上以奔丧为由,跑到了京师,准备东山再起。
  于是,有了现在的见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