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老关家的六零日常> 老关家的六零日常 第53节

老关家的六零日常 第53节

  老嫂的弟弟去年毕业后,死活不到家里给安排的地方上班,非要去市里找他同学去,家里一个没看住,就让他给跑了,老牛头儿去市里找了两回,也没劝回来。说是在市里的歌厅唱歌呢,立志要当歌手。老牛头儿是老派人物,觉得唱歌就不是一个职业,要是让人知道他儿子做歌手了,觉觉特别的丢人。干脆也不让他回来了,对面就说不知道在外面儿干啥活儿呢,让他自己闯去吧!
  出了正月,家里收到一个电话,是纪承打过来的,他已经出国了,国内的产业全都交出去了,现在在国外开餐馆。争取早日拿到护照。
  这是个聪明人,去的也不是特别发达的国家,小地方,国籍好拿的那种。挺好。过上几年,谁还知道他是谁啊。
  纪承是躲出去了,下了狠心,扔下了大部分的身家。至少未来能有个平安。
  有的人,却不一定有那么好的运气了。比如高老四。靠行骗为生,总有骗不下去的时候,以前三不五时的就会被抓,关上个十天半个月的,长一点儿的关上三五个月半年的时候也有。大哥在公安口有朋友,高四嫂拖他打听过,他才知道,高老四已经混到了那个份上。
  偏偏歹竹出好笋,三个孩子,老大跟小女儿都学习特别好,老大已经十三了,特别懂事儿和本分的一个孩子。小女儿跟小舒儿同岁,上半年生的,比小舒儿大上半岁,长得特别特别漂亮,比明子都好看,学习还特别好。小舒儿七岁上一年级都挺早的了,那孩子六岁就上一年级了。偏偏家里是那么个情况,高老四总是不着家,三天两头进监狱,家里常常被要债的围堵,高四嫂只能带着孩子到处躲,孩子就总得转学。
  白瞎的两个好孩子,摊上那样的爹,那样的家庭,也不知道还能有什么前途。家里的老二,长的像高四嫂,不好看,但是脾气秉性却随了他爹,从小就跟个小流氓似的,不学好,学习就更不用说了,十一岁了,一百以内加减法都算不明白呢。
  明子在县里也遇到过高四嫂几回,看着样子挺憔悴,聊了一会儿,也没法儿安慰她。其实她不缺钱,这些年高老四骗回来的钱,多多少少还是交给家里一些,只是她不敢拿出来用罢了。
  高老四都那样了,眼看着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他那六弟,高老六,还跟他学呢,而且竟坑家里人,他几个兄弟都被他坑了不少钱,连他爹的好几百棵树,留着将来卖了养老的,都让他偷偷的给卖了。
  二姨父自打二姨没了之后,就自己守着那一间半小土房过活呢,也快七十岁的人了,哪个儿子都不愿意给他养老。高三哥倒是想养,家里媳妇儿不同意,说一样的儿子,凭啥就得他们给养老。
  每年关家回老家过年,二姨父到家里来串门的时候,都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等他走后,明子爹娘都说,他是年青的时候没做好事儿,造孽了,到老了才没儿子养。
  也可能是吧。人善人欺天不欺嘛,做恶的人,总会有报应到的时候吧。
  大哥跟小文哥找尽了关系,只把三姐一个人的工作调到的郊区的小学,三姐夫的工作却怎么也调不过来。两人都是民办老师,一直没有考上正式的教师资格。小学哪里都有,调动起来容易些,初中可少得多了,不好调。
  开学之后,为了上班方便,三姐一家就先在城郊租了个房子住,两个孩子都送幼儿园了,三姐夫每天通勤上下班。高官屯的房子就那么锁着了。
  砖厂四月份就要正式开工了,需要提前备料,三月初,乡里就开始组织对砖厂的承包权进行公拍。把大哥气得不行不行的,明明上一年他接手砖厂的时候,说得好好的,他今年享有优先承包权,结果事到临头了,说话不算话了。
  新的乡领导也有话儿,人家说了,那是以前工业办的领导口头承诺的,现在工业办都取消了,砖厂的经营权划归乡里统一管理了,当然就得按新规矩来。大哥当然不会同意,按新规矩来也行,那得把他个人投入到厂里的资本还给他吧?乡里又说了,那个不着急,公拍之后,让新的承包人按价值偿还。
  那就拍吧。不就是钱的事儿嘛。大哥准备了十万块钱,准备竟拍。
  开拍的那一天,大哥一看来竟拍的两个对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一个是新乡长的小舅子,一个是县城里的混混头儿,二流子。现在都知道建筑行业红火,一年之内,县里就新开了五六家砖厂,什么人都想进来分一杯羹了。
  大哥立刻就给强子打电话,让他把厂里所有的现金全都送到乡政府来。强子没二十分钟就到了,带来三万多块钱。
  拍卖开始之后,五万起拍,竟争很激烈,大哥开始并没有动,看着那两个争,直到乡长的小舅子败下阵了,价格停留在八万五千块钱上,他才开始回码。
  “九万。”
  “九万五。”
  “十万。”
  “十万五。”
  大哥一看,那人就没有要停的意思。再往上加,一年都挣不回本钱了。
  “稍微等一下,咱们不能当在这儿喊吧?喊是挺痛快,拍完了拿不出来钱,到时候怎么办?我可是带着现金来的,总不能让我输给打白条的吧?”大哥就拿话激对方,拿不出来钱就别在这儿扯蛋了,拿谁当傻子呢?
  “谁说我没有钱了,没有钱我能来拍厂子吗?笑话。”那人还挺硬气,从身后跟着的人手里接过包,就开始码钱,码了十万。没了……
  “你刚才可是喊了十万五。”大哥一看这情况,当然不能放过。
  “那五千我可以立刻让人送来。关哥,咱之前也认识,但是生意场上无父子,兄弟我只能对不住了。你刚才可是也喊了十万,您的钱我可没看着呢。”
  大哥二话不说,也开始码钱,不多,正好码了十一万。
  “我出十一万。立刻可以签合同。老弟,哥哥我也对不住了,我十九岁就在砖厂上班,到今年整好十五年,这个砖厂,我势在必得,谁也别想从我手里把他弄走。”大哥也没在客气的。
  “关哥,你这么说就不对了,砖厂是公家的,不是哪个个人的,要不然乡里也不能拍卖经营权了不是?”乡长小舅子明显站在混混一边的。
  “当然,拍卖嘛,当然是价高者得。现在你拿不出来钱了,我能拿出来,经营权就应该归我吧。总不能我真金白银的在这儿码,你拿嘴码吧?咋地?把我关士安当傻子耍呢?不行咱们就去县里,市里,省里评评理去?”大哥话说得很硬气,做生意,就得高调点儿,今时今日,还有人想欺到他头上来,他能容得了他们?这口气他要是受了,以后老都县城,谁还把他当回事儿啊。
  “真金白银有啊,我敢喊出来,当然就拿得起。只要合同一签,我肯定能付得起价钱就是了。”
  “那不行,公拍公拍的,你喊完了,合同签了,谁看到你付多少钱了?今儿咱们就现喊现付。要不然,这公拍就不用拍了,我看谁能签得了这合同?”
  “关哥,你这就有点儿霸道了吧?赵哥又不是没钱,只是没送来嘛!赵哥,我把我这七万块钱借给你了。回头儿你再还我。”乡长小舅子又插嘴了。
  “哟,这是公开合伙了呗?那这拍卖还有意思嘛?明着坑我呗?刘乡王,你就这么当乡长的?王书记知道这事儿吗?”大哥也不说拍卖的事儿了,直接质问乡长,他说的王书记是乡里的老书记了,跟大哥关系特别好。
  “拍卖嘛,都是公开公正的,当然,临时合伙肯定是不对。但是借钱肯定不犯法。这样吧,为了证明两位的支付能力,咱们休息两个小时。两个小时之后,公拍复开,到时候就以现金为准,谁出的现金多,砖厂未来三年的经营权就归谁,好不好?”乡长打哈哈,当和事佬,实际还是偏着姓赵的。
  “行,那就码现金。咱们两个小时之后见。”大哥也来了气性,非得要争这口气。
  出了公拍那个会议室的门,大哥就给小文哥打电话,把情况跟他简单的说了一下,让他尽快把家里所有的现金都送过来。回头又想到小文哥手头的流动资金向来不说,又跟他的几个朋友打电话。
  明子刚好那天回县里给明子娘送药,顺便去饭店转一圈,就看到小文哥在收银台划拉钱。
  “留下二百块钱找零就行了,剩下的现金都给我。赶紧的,着急呢。”小文哥手里拿着个布口袋,就往里面装钱。
  “哥,你干啥呢?咋地了?你赌钱了?”不是赌输了,干吗跟个赌鬼似的找钱?
  “什么玩意儿赌输了?你哥我能输钱?笑话。是大哥,在兴隆镇公拍,让给他准备现金,有多么拿多少,跟人飚上了。正好,你回来了,带没带存折?”小文哥一边儿装钱,一边跟明子解释。
  “我回趟家带什么存折啊?不过家里有,我回去拿。你去马场看看有多少,运输公司那边不用去了,前两天车队刚走,钱都拿出进货了,现在肯定没有钱,工地也不用去,楼都卖完了,剩下点儿吃饭点,那么两吊半,也没啥用。”明子转头又回家拿存折。
  大额的取不出来,要提前跟银行打招呼,银行得提前准备。只提出来二十万块钱。已经是能提出来的最大额度了,再多了,银行也没有了。
  明子开着车,带着二十万,到马场接上小文哥,他从马场和饭店拿到了三万两千多块钱,上了车,还在给他朋友打电话,让准备钱,听他信儿,随时往兴隆镇送。
  两人赶到的时候,两个小时时间还有不到十五分钟了。大哥和另外一个人都在门口站着,显然都在等着来送钱的。
  明子的车刚停下,紧跟着后面又停了一辆桑塔那,车上的司机下来就咋咋呼呼的。“大哥,钱送来了,十五万,刚从银行取出来的。嘎嘎新。你数数?”手里拿着一个公文包,特意把口敞开着,让在场的人都能看到里面的钱。被他叫大哥的人一看那钱,脸上就咧出了一个特别得瑟特别大爷的笑容。
  大哥一看明子的车来了,再一看小文哥手里拎着那布口袋和明子手里那个小舒儿背坏了扔在家里的书包,心里就有了底了,等桑塔纳司机得瑟完他那十五万,明子跟小文哥一点儿反应都没有的时候,就更确定了,他俩准备的钱肯定比十五万多。
  “那关哥,咱们这就回去继续?”姓赵的混混信心实足,跟大哥挑衅。
  “行,走吧。”大哥当然不会怕他。
  刚要转身,又过来一辆面包车,停在了明子的车旁边。
  “二哥,哥几个临时就准备出这么点儿,你看够不够?”车上下来一个五大三粗,比那个姓赵的还像混混的男人,冲着大哥就喊。回身把面包车门就打开了,后座上放的全是钱,连座底下都是。粗略的看一下,绝对不会低于二十万。
  “延安,你来啦?行行行,够用,够用。”大哥看了一钱那些钱,就跟那个叫延安的汉子打招呼,那姓赵的也看到了面包车里的钱,脸色变得很难看。
  正要说什么呢,又来了两辆车。
  下来人,都管士安大哥叫二哥,手里提着包,都说是送钱。
  姓赵的一看这架式,还拍啥呀,不够丢人的了。当时就转身回到会议室,表示他放弃拍卖。明知道敌不过,何必要垂死挣扎呢?还把人得罪了,还不如这样,直接放弃了,还能让士安大哥小欠他一个人情,以后再见面也好说话,都在老都县城待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闹太疆了对谁都不好。更何况,他们那条道儿上的人都知道士安大哥有个特别牛x的儿子,是真正的大佬,他们这种只能是小混混,人家那才是真正的黑|道。县城里这么多混混,就没有一个敢到兴隆镇砖厂得瑟耍无赖的,还不是因为知道惹不起嘛。要不然今儿姓赵的,也不会“老老实实”的跟大哥竟拍了。
  一场闹剧,就以这样让人意外的形式结束了。刘乡长闹了个没脸,讪讪的跟大哥签了三年的承包合同。大哥那钱也没有立刻就给他,说是要跟乡里算完了账再说,乡里盖小学,可还欠着砖厂不少钱呢,那可是去年大哥承包时候欠的,不算公家的财产,得付钱的。
  之后,大哥也没跟刘乡长算账,只是找了王书记。那账三算两算的,最后大哥只花了八千块钱,又拿到了砖厂三年的承包合同。
  “哥,那天跟你送钱的人都是谁啊?”明子几天之后回家,才有空问问大哥,那天的事情。
  “先那个长的人高马大的,叫王延安,是二中的校长,哥最好的朋友之一。后面两个,长得白净那个姓车,我同学。瘦小的那个姓尚,也是哥的朋友。”
  “那他们为啥管你叫二哥啊?你们也跟小文哥他们一样拜把子了?这年纪了还兴这个啊?”明子以为大哥的这个二哥是排行呢。
  “拜啥把子啊。你哥这是让人笑话出来的外号儿。”大哥自个儿说完都笑了。
  原来,大哥在穿上向来不怎么讲究时尚,夏天别热着,冬天不冻着就行。这时候,城里人冬天也很少有穿大棉裤的了,一般都是穿个厚毛裤就过冬了。大哥却多年前一直都是穿着大棉裤过冬的。大嫂给他织了好几条各种厚度的毛裤,他就说穿着透风,非说棉裤暖和。
  他穿着大棉被跟那些朋友应酬的时候,难免有露裤腰的时候,更别说一起泡澡的时候了,更是看得清楚明白。东北土话里,管棉裤叫二棉裤。大哥的朋友们就常拿大哥开玩笑,管他叫二棉裤。叫着叫着,比他小的就管他叫二哥。后来叫得多了,不知道的人,也都跟着叫二哥了。
  士安大哥在外面这个二哥的“雅号”就是这么来的。
  第97章
  砖厂包下来了,这就算是自家的买卖了,家时人都很高兴,跟之前明子张罗着盖楼和开饭店是不一样的高兴。马场那就更不算了,因为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大哥跟明子两个人知道马场是在明子的名下呢,连小文哥都只是猜测。
  因为家里老人的观念里,还是觉得以前的那些都是明子的,跟老关家没什么关系,明子是嫁出去的女儿,那些东西都是老顾家的。只有大哥和小文哥的东西,才真真正正是关家的。
  连小文哥都这么觉得。
  明子看大家那么高兴,心里才有了一点觉悟,啊,原来小文哥之前跟老嫂和牛家说的那些话,可能还真不是糊弄他们,他心里没准儿真的那么想的。
  明子理解不了关家人的思维,为什么非得分个儿子闺女的,为啥闺女的东西就不是自家的?上辈子她家就她自己,她也没结过婚,父母从来没觉得闺女将来是别人家的。她就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前她一直往家里忙活东西,顾向北也从来没说过什么,家里人时不时的提醒她别总往娘家倒腾东西,她还以为是心疼钱,没想到真的分里外?
  怪不得小文哥非得要儿子呢!
  明子把这些话跟顾向北说了,顾向北把她抱怀里,“你呀,怎么你关注的地方总跟别人不太一样呢?传宗接代,这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了,计划生育才几年啊?你看看现在真正只要一个孩子的又有几家?也是近几天才开始多起来。不能因为你觉得男孩女孩都一样了,就得要求所有人都跟你一样的想法吧?不说别的,就说眼前的,你看看玲子姐跟王婶儿,玲子姐为啥那么干脆的就到咱家来了?连房子、地都卖了?因为她觉得那不是她的根儿,将来女儿嫁了,她就更没有家了,到哪里都一样,钱才手里才是实际的。王婶儿当初为啥犹豫?还有,她的房子、地为啥都没卖?那是她有儿子,过年的时候,儿子们回家团聚,那是她的家。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而且,你也不能光看别人是怎么想的,得看看实际是怎么做的吧?别的不说,你觉得在咱家,是小舒儿受到的关注多,还是小夫儿多?”
  “好像是小舒儿?”明子想了一下,小夫儿的存在感好像是不太高,就明子爹和小文哥特别喜欢他,其他人要么两个孩子差不多,要么就像明子娘和大哥那样偏着小舒儿,吃穿用好像也是可着小舒儿来?
  “那不就得了。没得纠结个说法儿做什么?想法是根深地固的,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咱们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爹娘没说总想着从你这儿划拉钱,往小文和大哥兜里揣吧?你那些买卖,挂着是你的名头,挣的钱也都在你手里呢,你自己说说,实际的活儿都是谁干的?当初小文没退伍的时候,是不是都是大哥?卖化肥那钱,跟你有多大关系?是不是都给你了?马场的事儿,是不是都是大哥跑的?小文退伍之后,是不是一直给你抗活了?你说这些事儿,爹可能想不到,咱娘能不知道?她为啥从来不说?她咋不帮自个儿儿子多争取点呢?”
  “那我也没跟家里分里见外呀!”
  “那就对了呀。你没分,所以家里人也没跟你见外啊。要是真见外了,能搬到城里来住?你怀孕的时候,老嫂也怀着孕呢,你能理直气壮的就在小文家里一住住一年?还有这回盖楼,你没算算,那是多少钱啊?九百多一平,一层得有二十来万了吧?七层,一百多万呢。多少人一辈子都挣不来一层。盖楼用的原料都是哪来的?砖是大哥厂里的,水泥钢材都是小文从北面儿倒腾回来的。明子娘要真是闺女儿子分得那么清楚,她咋会同意呢?怎么没跟四个姐姐要楼钱呢?你呀,这是钻了牛角尖了。跟自己家里人,想那么清楚干吗?”
  “好吧,我被你说服了。我就是心里不太舒服,并不是真的有想法啥的。这些年哥哥姐姐们怎么对我的,我心里有数儿。”明子在顾向北怀里蹭了两下,抱得更紧一些。
  “你根本想像不到,我有多么羡慕你们这一大家子,兄弟姐妹一直这么和气,做什么都有商有量的。”顾向北的话里都透着羡慕。
  “不用羡慕啊,你现在也是这一大家子的一员了。”明子抬头冲顾向北笑,在他的下巴上亲了一口。
  “嗯。没错。真好。”顾向北低头亲吻明子。
  明子的小情绪被顾向北安抚了,转天儿心情好了,一想自己那些小别扭,又觉得自个儿挺矫情的。
  大学边儿上的那些房子要拆迁,盖家属楼。明子收到通知,要去签拆迁合同。当初买的房子都是一楼临街的,原来偏僻的地方,现在却一点点儿的成了小吃街了,那些房子的租金比一般街面上的都要贵。明子当然不可能要钱,肯定是回迁。回迁的话,新房子就得加钱,加钱无所谓,反正明子就是要门市。本来七个门房,不到四百平,回迁给了三个一百五十平的一二楼。明子倒底加钱,又订了四个。最靠近学校的七个门市,全都拿在了手里。只等着楼盖好了,就能拿到房子。
  白水路批发市场的房子也已经很旧了,只是那里太繁华了,门市的房租特别的贵,根本折不起。现在只是拆外围,拆到中心的时候,估计怎么也得等上一两年。明子手里,光是这些年攒下的房租钱就不少了。七个存折,只有三姐家的在三姐手里,这两年,明子都是直接把房租给三姐的,大学那边儿房子拆迁的时候,三姐非要自己拿补房子的钱,而且三姐夫也说了,不能总这么占明子的便宜,如果明子不收下那钱,房子他们就不要了。明子看三姐确实拿得出,就收下了。
  顾向北还调侃明子,“现在你的那些买卖都运行正常了,你这又闲下来了?就没想点啥新的点子?”
  “你啥意思?说我能折腾呗?”明子吃着水果,白了他一眼。
  “我是说你闲不住,你看你,好话不会好好说。”顾向北倒打一耙。
  “哎,顾向北,我发现你现在跟小时候越来越不像了,你以前多酷啊,能说两字决不会说三个字。你再看看你现在,都快话唠了?你不是特种兵的头儿吗?特种兵不应该是沉默寡言,冷酷无情,杀人不眨眼,自带冷库气场的吗?”明子觉得自家这个绝对是一个假的特种兵。
  “要让你那么说,也别执行任务了,一出门儿谁都知道我们是干啥的,还能干得了啥啊?你是被电影给骗了。再说了,我现在就是个奶爸,多长时间没出去执行任务了?光剩下带学员了,话唠点儿多正常啊。”顾向北说得理所当然的。
  “哈哈,我看你是人到中年,变成大叔了。老了,才这么磨叽的。”
  “我老了?哪里老了?你这是嫌弃我啦?啊?看来,我必须得证明一下,自己还多么年轻了……”顾向北伸手就把明子拽回来,努力的“证明”自己的年轻。
  时间过得很快,天所转暖之后,工地就复工了,紧锣密鼓的忙活。老姐夫都直接住在工地上了。随便找个房间把门窗简单的一档,在里面搭个架子铺上褥子就能睡,天气暖和了,晚上也不冷。
  五一的时候,如期的完工交钥匙了。自家这边儿还没完呢,明子要求的阁楼和阳台上的菜圃都得另修。因为要做菜圃,涉及到浇水,楼顶的防水就特别的重要,不能因为自家种菜,闹得人家顶楼的人家房子漏水,那可就不好了。因此,别人家的楼防水只做一层,明子家的楼,光是防水就做了三层。为了保险,明子还特别浪费的在楼顶和菜园子中间隔了一层支架,上面用钢筋混凝土重新打了一层菜园子底。又运上来半米深的土。基本上能保证,只要降水量不是特别大的的话,水份就不会渗到楼顶。既使水量很大,防水也做得足够好了。
  原来买了顶层的房主知道明子在他们头顶上种菜,还不乐意,怕房子漏水,不少都特意到楼顶去看,一看到这些设计,都不说什么,有了这么厚的一层土在上面,反到不用担心夏天太热冬天太冷的问题了。
  也有事儿多的,说住在土下面了,不好,怎么样怎么样的。这样儿的人就是矫情,那要是不住顶楼,还住在别人脚低下呢!愁人的。这样人也好处理,当种购房的合同上就写了楼顶会有绿植,自己不看怪不着别人。不过小文哥说了,可以退房,趁着刚交钥匙,还没开始装修呢,要退赶紧退,好房子不愁卖,后面好多人排号等着买呢。那人一听,反而不退了。消停儿走了。小文哥说,这就是惯的毛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