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综合其它>洪武年间小神医> 第312章 黄河大堤

第312章 黄河大堤

  毛骧一脸古怪的看着蓝玉,心里不停的犯着嘀咕:“平时里从没有主动找过我,今天怎么和我攀起了交情?
  他可是战功赫赫威名在外的大将军,而我不过是一个锦衣卫指挥使,说难听点不过是陛下手中的鹰犬罢了,他今天怎么可能会主动的和我攀起交情来?”
  事出无常必有妖,毛骧并不觉得蓝玉只是简简单单的和自己攀交情,背后肯定有不可言说的秘密。
  毛骧打着哈哈,“侯爷这话说的不错,虽然当年认识的很早,可最近这么多年,侯爷也是水涨船高,身份越来越显赫,而在下也不过混了一个锦衣卫指挥使的名头,在朝中看起来威风凛凛,但说到底也不过是替陛下办事,算不上什么。”
  “毛兄,这话可就是你的不对了。要知道整个朝中,我最佩服的人就是你。
  别看我是一个侯爷,但有很多事陛下根本就不会交给我去做。陛下最看重的人还是你,这点毋庸置疑!”蓝玉笑道。
  两人就这么有一句没一搭的聊着,不知怎么的,忽然扯到了陈松的身上。
  “这次陈松去了河南,不知毛兄可有什么看法?现在朝中人都说衍圣公是陈松害死的,不知毛兄如何看待?”蓝玉说道。
  毛骧思索了片刻,道:“姓陈的倒是有几分本事,去了河南估计应该能将水患缓解。
  只是,关于衍圣公是不是被陈松害死的,这在下不敢胡说,没有确凿的证据,在下不敢乱说。”
  毛骧非常谨慎,虽然蓝玉不停的和他攀着交情,可毛骧并不认为自己对蓝玉来说就真的这么重要。
  出于职业心理,毛骧不管对什么人心里都带有几分警惕。
  蓝玉就好像没听明白毛骧这话一样,自说自话,“我倒是觉得这事十有八九就是陈松干的。
  你想一想,他姓陈的是新学的创始人。我就不相信他陈松对于自己的新学就不看重?
  我就不相信他只希望自己的新学一直处于现在这个样子?
  我就不相信他不想让自己的新学成为全天下的显学?
  可是呢,如今全天下的显学是什么?是儒学,是儒家学问,想要让新学成为全天下的显学,那么最先要应对的就是儒家学问。
  衍圣公是儒家学问的代表,他象征着全天下的学子,更象征着儒学,所以我看这事十有八九就是陈松干的,就算不是他,也和他脱不了干系。”
  蓝玉这话说的非常肯定,就好像陈松害死衍圣公的时候,他就在旁边站着。
  毛骧琢磨着蓝玉的这番话,觉得有些不对劲。
  根据最近这段时间来看,蓝玉和陈松之间已经有了间隙,今天突然把自己叫到这里,恐怕就和这事有关。
  搞不好说不定是想让自己对付陈松,毛骧没有急着回答蓝玉的那些话,他静静的想着。
  毛骧也和陈松不对付,也想将陈松除之而后快。
  可两者之间的身份地位相差太大,在这种情况下,对付陈松无异于痴人说梦,到头来迎来的只是死路一条。
  见毛骧一直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蓝玉再次问道:“这次陛下恐怕要让你去一趟山东,恐怕要让你调查这件事。
  毛兄的本事全天下人都是知道的,可我还是想说,毛兄在调查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认认真真要将事情的真相全部调查出来!”
  蓝玉在说到真相两个字的时候,语气咬的非常重。
  毛骧不是傻子,自然明白蓝玉这话的意思。
  只是打着哈哈:“那是当然,我肯定要将事情的真相调查清楚,不然可就辜负了陛下!”
  “哈哈,那就好!既然如此的话,此时天色也不早了,那我就先走了!”蓝玉说着站了起来,带着随从走了出去。
  看着蓝玉的背影,毛骧摇了摇头。
  “你和陈松不对付,还想让我去帮你对付陈松?虽然我也看不上陈松,可我是什么人,我不过是一个位卑言轻的人,又怎么敢掺和进这样的事情?
  让我对付对付那些读书人士大夫在行,可对付陛下眼前的红人,那不是找死的吗?我毛骧自认为还没有活够,可不想做出这样自损寿命的事!”毛骧小声嘟囔着。
  ……
  电闪雷鸣,雨越来越大。道路也越发的艰难,轮子陷在泥水当中,无法前行方寸。
  赶车的马夫,手中的马鞭不停地朝着马身上抽打而去,可是马使尽了力气,依然无法前行。
  陈松见此,只好走下马车。
  好在现在距离开封府已经不远了,再有一天的路程,走也能走到。
  如果只依靠马车的话,前进的速度还没有人步行快,谁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这不是陈松第一次来开封府,当时开封府闹瘟疫的时候,陈松也来过一次。
  只可是,这次不用以往,开封府已经物是人非,里面的官员也换了一茬又一茬。
  那些曾经和陈松为敌的士绅,也都被锦衣卫逐一清理。
  陈松埋着头往前走着,脑海中浮现起当初在开封府遇到的那些事情。
  天上的闪电一刻也没有停过,就好像加班一样。
  官道上的积水已经没过了脚踝,这里地势低洼,很容易让积水聚集。
  天上的雨还在下着,陈松从胸膛往下,全都是湿的。
  古代治理洪灾,最艰难的地方就是道路。
  道路不通,救灾物资运送不进去,泄洪的排水渠也很难修建。
  雨天的白天是短暂的,陈松一行人找了一个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安营扎寨。
  坐在帐篷中,陈松的面前摆放着一个铜盆,盆里面放着燃烧的木炭。
  这些木炭被手下保护的很好,这些生火的材料以及粮食,可是命根子。
  铜炉上面挂着一个铜壶,里面的水烧得咕噜咕噜作响。
  水看上去有些浑浊,这是从附近河道里面取上来的水。
  这样的水不能直接饮用,陈松将它放进木桶当中,往里面扔进去了一些白矾,加以沉淀之后,然后选择烧开再饮用。
  白矾有一定的絮凝作用,这个时代不用担心重金属污染,所以用白矾絮凝之后,再加以烧开之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
  白矾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也属于矿物质中药,所以陈松携带的量就很多,再一个,医院当中白帆的数量也非常可观,就算不够也可以从医院当中取。
  陈松在进入河南境内之后,就给手下的这些人立下一个规矩,凡是要饮用水,必须加白矾絮凝之后再烧开才能饮用。
  如果饮用不干净的水,非常容易引起痢疾。
  一旦形成传染病,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陈松可不愿意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个事情再次出现。
  端着一个小茶杯将铜壶里面烧开的水倒了出来,水有些浑浊,喝起来带着一点点土腥味儿。
  但好在也可以完全接受,就是口感不好。
  如今也是夏季的末尾,秋季眼看就要来。
  大雨不断之下,温度也低了很多。
  陈松揉着自己发酸的膝盖,将茶杯当中的水全部喝光。
  吐出一口浊气,将茶杯放在了旁边的矮桌上。
  雨落在帐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帐篷当中除了这些声音之外,再也听不到其他。
  雨就这样下着,黑夜慢慢降临。
  时不时划过天空的闪电,惊醒了睡梦中的侍卫。
  陈松躺在床上,身上的被子带着潮气,黏得发腻。
  辗转反侧,始终无法入睡,一闭上眼,脑海中就是水患的事情。
  “但愿开封府城外的黄河水位没有上涨的过多吧,不然的话,一旦黄河决堤,我也没有什么办法!
  但根据历史来看,洪武年间黄河好像没有决堤,也就是一些小支流。
  这些小支流,影响也有限,只希望历史没有出现偏差!”
  陈松绞尽脑汁回忆着洪武年间关于黄河的记载,一番搜肠刮肚之后,陈松静下了心。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陈松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出发了。
  赶在中午的时候,终于到了开封府。
  现在的开封府和之前陈松来的时候完全是两个样子,走在开封府的街道上,到处都是积水,甚至有一些房屋都已经倒塌,街道上随处可见慌张的人群,时不时还能看到一些自发起来,救灾的百姓。
  当地的卫所士兵也顾不上什么,加入了救灾当中。
  可一般情况下来说,每逢灾祸,就会有青皮流氓作祟,所以当地的卫所士兵有一部分还是维持着城中秩序。
  陈松一行人声势浩大,人数众多,所以在进城的那一刻,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这个消息也被送到了开封府的知府衙门。
  开封府知府是个明白人,之前朝廷下文说会派遣陈松过来治理水患,估摸着时间也是这几天到达。
  所以开封府知府急忙带着府中的大部分属官,往陈松这边赶来。
  开封府知府贺于良,担任开封府知府也没有几年。
  他的裤腿挽到膝盖上,身上的官袍全部缠在腰间的腰带上。
  就这样在水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带着府中属官朝着陈松这边而来。
  天上的雨还在下着,贺于良穿着一件蓑衣,满是疲倦的脸上多了不少的高兴。
  陈松被李三娃和张铁牛以及十几个侍卫拱卫在最中间。
  贺于良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最中间的人是陈松。
  看着跑过来的贺于良,他身上的官服已经说明了他自己的身份。
  陈松停下脚步,静看着贺于良。
  贺于良来到陈松面前,朝着陈松拱拱手,面带欣喜的道:“敢问可是富平侯陈大人?”
  陈松点点头,“正是我!”
  “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是将大人盼来了。大人来了,开封府就有救了,整个河南也就有救了!”贺于良一脸欣喜,丝毫没有掩盖自己的想法。
  “如今城中是个怎么情况?城中积水这么多,城外如何,黄河又如何?”陈松问道。
  “……城中的排水渠很多都已经被堵死了,下官已经让人开始疏通,但天上大雨不断,就算疏通,城中的水不能完全流出去。
  至于黄河,下官已经征发了周围大量的役夫,让他们加固黄河大堤。
  黄河最为危险的地方位于柳园口,那里的水位不断上涨,如果按照这样不断的涨下去,后果不容乐观……”
  贺于良的脸色又开始变得艰难起来。
  黄河从郑县往东,地势突然平缓,泥沙在开封府外堆积,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地上悬河。这样的河道放在后世,也只有通过加固大堤来对付,这个时代更没有多好的办法。
  所以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加宽加厚加高大堤,只祈求黄河水位不要再上涨,黄河大堤不要溃堤。
  “如今城中怎么样?”陈松问道。
  “开封府城中的青壮劳动力已经被下官抽调了个十之四五,全部送到了黄河大堤上。
  剩下的人就是处理开封内涝的问题,人手现在没有多么短缺,唯一短缺的就是粮食。
  很多地方的粮食都已经被水泡了,吃不了了,如果再照这样发展下去,开封府的粮食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开封府知府贺于良一脸认真的说。
  陈松点了点头,“先带我去黄河大堤上看一看,看看那里的情况到底怎么样!”
  黄河大堤距离开封尚有十里左右的距离。
  如果放在以前走路的话,也要不了多久,可是现在一直走到下午才到达。
  还没有来到黄河大堤上,陈松就已经听到了黄河那奔腾而过的呼啸声。
  就好像一头老虎在耳边咆哮一样,甚至都能够感受到黄河穿行而过带出来的风。
  陈松眉头皱起,这个样子可不是一个好事啊。
  黄河大堤上满是挑着担子的百姓,他们将一框框泥土往大堤上运送。
  大堤顶上,百姓们拿着木夯,不停的夯实送上来的泥土。
  “这里的大堤情况如何?”陈松指着这里,问道。
  站在陈松旁边的贺于良急忙解释,“这里就是柳园口,因为大堤上种有柳树而得名。
  这里的大堤在洪武十年,十一年都有加固。可今年的大雨实在是太大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