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酒肆小当家> 酒肆小当家 第2节

酒肆小当家 第2节

  无独有偶,姐妹同时“丧夫”,丁女士只能变卖家产把窟窿都填满,搬来此处蜗居,生活水平一夜回到从良前。
  若说夜女士是牛脾气,那么丁女士就是暴脾气,天雷勾地火,动不动就发生宇宙级别的碰撞。不过,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而坐在皎然旁边这位石敬泽大朋友,一个月前,还过着飞鹰走狗的逍遥日子,整一个纨绔子弟,但丁女士本来就是暴脾气,丈夫抛妻弃子,看到和丈夫愈来愈像的崽子,有一日火上心头,掀了整张桌案,拿起锅碗瓢盆就往石敬泽身上砸去。
  估计是痛着了,也是吓着了,石敬泽大朋友痛定思痛,立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先考入太学,再考个进士给老娘长长脸。
  从那时开始,石敬泽便一改个人风格,从小蜜蜂变成读书虫,美名曰言行要合一,皎然默默为他批注“此乃做戏要做全套也。”
  --------------------
  作者有话要说:
  第2章 第二回
  这间小小四合院住的是她们的养母,夜凌音和丁旖绰无父无母,好在姿色过人,很争气地在盛京娱乐圈混出头,又抓住机遇摇身一变,从被殖民者变成小小资本家,完成阶级的直接跨越,成了后起之秀奋斗的标杆。
  然鹅,一个遇人不淑,一个识人不清,如今姐妹双双回来啃老,甚是悲催。
  说曹操曹操到。一位穿酱红地袍子的老太太揭开门帘走了进来,老太太团团面孔,慈祥又和蔼。人上了年纪,一胖就显得慈祥,更别提本就长着圆月脸的人,简直就像佛祖本尊。
  皎然笑着对她福了福,道了句,“白师太,阿弥陀佛。”
  这位就是夜大娘和丁二娘的养母,白师太,亲不隔辈,也算是皎然正儿八经的老祖宗。白师太酒肉不戒,但是信佛,日日以佛门中人自居,却不喜欢佛家称号,硬要别人喊一声师太。皎然很是支持她这种堂而皇之的中年叛逆与不羁。
  白师太身旁跟着一位粉团团,白胖胖的小沙弥,名曰白子皓。
  他是白师太三年前在城郊庵堂外捡到的有缘人,刚捡回来时,白子皓枯黄消瘦得没眼看,得亏跟了这么一个爱吃肉的师太,才能养得像个圆球。
  皓哥儿在白师太身边养着,所以就按照白师太的审美打扮,至今仍是小秃驴一个。
  “姐姐,姐姐。”皎然很对皓哥儿的胃口,扯着衣襟,挣扎着小短腿想往她身上爬。不过最终还是没爬上去,因为白师太哼了一声。
  皓哥儿立刻乖乖地站好,拿着刚练习的字帖给皎然看。
  皎然对于这个时代孩子的学前教育深表同情,毛笔书法可比硬笔书法难多了,她很想送上一套庞中华素材聊表安慰。
  几个字连写带画,远看歪歪曲曲,近看曲曲歪歪,是画得比写得好的水平。但不论纸上如何,最后墨水都会跑到他身上脸上。
  皎然对皓哥儿也是没脾气,闭着眼睛先夸了起来,拿手去给皓哥儿擦小脸蛋,小脸粉嘟嘟的,于是擦着擦着却越均匀了,一旁的石敬泽忍不住“噗”地一声笑了出来。
  这时院里的李妈妈端着碗盏,夜大娘和丁二娘端着冷食进来,招呼开饭。之所以不喊丁旖绰“小娘”,一方面这两个字不是很好听,意味不明容易有歧义,比如别人会说“你是小娘养的”,另一方面是,夜凌音女士抗议自己有被内涵到。
  寒食节禁烟火,只吃冷食。皎然昨日和李妈妈准备吃食,捏了蛇盘兔,寓意“必定富”,还做了枣饼、面燕、细稞十余种供品,一个个小巧可爱,饱满圆滚,可惜只能远看,不能入口。
  吃的是寒食粥、青精饭,配之新出的春酒,这一日也就权当清肠养生。
  市井人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讲究,白宅的饭桌向来热闹。两位阿娘想借此放弃来客酒家,“来客酒家”是石敬泽他爹石青的产业,属私营酒户,旁边就是丁二娘的来客茶馆。
  皎然很不靠谱地揣测,丁二娘有点眼不见为净的意思,不然常看常打脸啊。
  这一个月以来,双方辩友围绕这个酒肆存续与否的话题友好讨论了无数次。
  “阿然既然想要留下这间铺子,为何却将作婢作仆遣散了?”丁二娘虽然开茶馆,却很少亲自煮茶,多是仆妇在打理,她只管清点银子,所以不太懂皎然打的什么算盘。
  “我们酒肆不大,自酿酒销路不佳,从公库拿酒又有庸力运酒兼搬运,用不上这么多闲人。”言及此处,皎然流出一丝坚定。
  “便是如此,也该留下一两个来呀。”夜氏语调平平,她和丁氏一样,都觉得这是吃力不讨好。
  皎然知道她们虽出身贫穷,但过惯几十年的富裕日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看小钱都不像钱,她慢慢算了一笔账:“酒工一日工食钱250文,听着不多,但二娘的茶肆仆一日也才40文,我们院里有时请来浣濯、扫除的妇女杂工,一日也才不到百钱。坊里五位酒工,一日统共要花去一贯多钱,算下来一月便是三十八两银子。那些人都干坐着等吃饭,烂虫蛀虫还是早走的好,以后要人再请便是了。”1
  夜凌音神出半晌,挥了挥手道,“既是如此,却不如关了算了,你二娘说得不假。”
  既没有自主品牌,又自我萎缩,前景不太明朗,可皎然确是一片看好。
  皎然微笑道:“俗话说‘若要富,守定行在卖酒醋。’酒肆的位置不差,人流就是钱流,三流的酒户也比得过一流的茶肆,再者我们每年在曲院有定额酒曲,可以自主酿酒,虽说量少,但也是多少拍户眼红的。往大了去是成气候,往小了保不齐也是衣食无忧。”
  闻言,丁氏和夜氏对视了几眼,端起酒盏默不作声喝了一口。
  皎然缓了缓继续道,“阿娘好不容易倾家荡产填了空缺,总不能一直吃老本,能吃到几时。”
  这下可是打蛇打在七寸上。石敬泽上学堂念书处处费钱,夜氏作为息影多年的昔日顶流,也不好抛头露面,要是遇上粉丝认主要来叙叙旧就尴尬了,丁氏刚刚给负心汉填了窟窿,私房钱也不多。
  眼见胜利在望,皎然决定加一把火,略微提高声音:“我知道阿娘是心疼阿然,但阿然不觉得这有什么苦的,阿娘养育我长大,我自然是要让阿娘安稳到老,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安安稳稳。况且我们只是暂时遇困,想想西汉时,苏武被扣在匈奴,到北海牧羊,卧冰吞雪数日不死,熬了十九年方才回到长安。与前人相比,咱们家这算不得艰辛呢?娘亲待我好,让我衣食无忧,二娘也待我如亲闺女,总不能让二娘还去献茶,让大娘去献艺。阿然一点也不觉得难,真的。”
  两位娘眼泛珠光,皎然暗自雀跃,海拔最低最没有气势的皓哥儿不乐意了,放开小手的鸡翅膀满嘴油光:“还有我呢我呢!我待然姐姐也很好的!”可不是,每回得了龙须糖都给她舔一口呢,皓哥儿嘟着嘴表示不满。
  皎然点了点皓哥儿的额头,“好好好,皓哥儿最好了。”把这个肉团抱到自己腿上,皓哥儿得意地看了石敬泽一眼。石敬泽回以“君子不和小人计较”的眼神,默默吃饭。
  白师太看着一桌子的人,笑得欢畅,“阿弥陀佛,阿然所言极是,心是一方砚,眼是一片天。你们俩如今有的多,看的倒变窄了。孩子长大,该听听小的,别端着大人的架子了。”
  皎然合掌叹息凑趣道:“我们院不分三六九等高低贵贱,大家都是佛门中人,众生皆平等,阿弥陀佛。”
  两位娘被皎然逗得破涕为笑,纵容又无奈地瞪了她一眼,白师太笑得愈发开朗,却啐了一声,“你这小丫头,倒是长进了,编排起你祖宗。”饭桌上自又是一番欢声笑语。
  保卫家业的游击战经过一个月的长征,终于落下胜利的帷幕。
  既决定了要加入酒业市场,皎然便马不停蹄,真枪实干地落实了起来。
  理论知识她是具备的,长久的耳濡目染,加上前世的知识储备,但实践经验稍欠,第一步便是要实地考察。
  次日便是清明,这日,盛京城一反昨日的阴雨天,暖阳高照,春风和煦,市民踏青的踏青,祭祖的祭祖,赏花的赏花,斗草的斗草,好不乐哉。
  午寝过后,皎然梳个男子头髻,插条木簪,去东厢房找石敬泽借身男装。得益于女子之躯发育早,男子之躯拔高迟,石敬泽的玉带白袍,套到她身上还挺像回事,清润公子是也。
  “不去,过了节夫子要检查功课呢。”石敬泽义正言辞地拒绝。
  好家伙,扮上瘾了这是。“你可知我要去哪里?”
  石敬泽轻哼一声,“还能去哪,簪花斗草,纸鸢秋千,小孩玩意,玩物丧志。若夫子到时打我手板,你能替我领罚吗?”
  小样!皎然凑到石敬泽耳边嘀咕了声,叉着腰挑眉看他。
  石敬泽握拳放到嘴边干咳两声,义正言辞道,“夫子也说过,念书要劳逸结合,死读书读死书书读死,不可取。”
  两人走出小甜水巷时,汴河之畔早已衣冠如织、车马如龙,货郎挑着扁担沿街叫果子,花匠颈间挂个竹篓子高声叫卖,红的黄的紫色白的,时不时停下供人择选,还有那卖冰碗,卖龙须糖的小贩,都被大人小童团团围住,乐得开花。
  皎然看得乐滋滋,好似那些铜板进了她口袋似的。她和石敬泽没往那最热闹处去,反而出了朱雀门,往外城南边的通御街信步而去。
  她从昨日心里就直痒痒,但行至目的地,却也没料到场面如此火爆。
  两人站定在“沈家酒铺”门首,有点惊愕,“噫!吁嚱!这得占了半条街吧。”石敬泽遥指了一下长长的人龙,“打酒难,难于上青天啊。”
  沈家酒铺开在通御街的偏巷里,街面并不宽敞,却挡不住圣上的带货能力实在惊人。可又能如何?排呗。
  皎然耳听六路,来尝鲜的有南城的、北城的、内城的、外郭的,士人、学子、吏人、家丁、市民,一人一张嘴,都是馋猫,听得人愈发期待。
  不远处传来的阵阵酒香,勾得人口舌生津。好在沈家酒铺是家散酒店,只卖酒,队伍虽长,一买一卖利落干脆,很快就排到跟前了。皎然悄悄密密瞄了眼身后,队伍好似没变化,果然“酒香不怕巷子深”啊!
  不过很快就证明,酒香还是怕巷子深的。
  “二位公子,小店不日便要迁至青宣市榆林巷,还望到时公子们能赏脸光顾。”沈家娘子一边打酒一边笑得淳朴地道。
  “这是自然。”石敬泽笑答,从妇人手中接过白色经瓶,搂着皎然往外走。
  直接从外城入驻内城c黄金商业区?皎然看着手中的酒瓶,再次感叹皇帝的流量效应,这样的小号经瓶,一枚瓶子酒一升65文,算是良心价。一日下来,手断了都要笑开花,皎然眼里闪着金币的光,“若要富,守定行在卖酒醋”诚不欺我。
  --------------------
  作者有话要说:
  1参考自《宋人佚简》。
  第3章 第三回
  走出巷口,皎然眼尖地瞥见不远处一位老妇人席地坐在路边,面前支着个小摊,她拽着石敬泽蹬蹬蹬跑过去,指着面前的青团笑道,“两个这个,两个这个。”
  石敬泽赶紧掏荷包付钱,皎然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青团卖相很好,油绿如竹,皮是糯米揉成的,绵软糯韧,带着清淡艾草香,咬开一小口,里头是沙软的豆沙馅儿,甜而不腻,糯而不粘牙,很是味美。
  “老人家是江南人士?”皎然边吃边开口道。
  “正是呢,小公子好眼力。”老妇人笑道,“家孙在太学内舍念书,他父母去得早,只剩我一个老婆子,我便跟着他一道进京,在附近寻个住处,也做个小买卖。”说起在太学念书的孙子,老人家眼中有抑制不住的自豪。
  太学和国子监正好在这通御街附近,离了老妇人的摊子,皎然拉着石敬泽径往武学巷去,在太学对面的街檐石上坐下。
  “好生瞧瞧,希望到时能沾沾你的光。”皎然指着对面对着石敬泽笑道。
  “自然是会让阿姐阿母扬眉吐气的。”
  两人一边闲侃着,一边饮起沈家的“梅花酒”来。刚一打开,瓶口就飘出一阵清香,阳光下瓶中清可见底,比起白浑的浊酒,皎然更爱这种清酒。清酒用曲多,工期长,不是每家都酿的出来,凭这一点,就可以甩开一批人。
  饮一口清冽有劲,略苦微甘,花香浓郁,乍入口还只道寻常,再过得片刻,满腔的清香回味起来,才是乐趣所在。若有冰块,想来更是清香顺滑。
  梅花酒酝的酒户不少,沈家也不算是多出色,在皎然看来,顶多算中等偏上水平,不过……她眼睛一亮,脑海里灵光一现。
  小酒小食最开胃,两条馋虫倒是想找间小酒馆坐下,再来几瓶,配几碟小菜,岂不美哉?还是皎然理智先回了笼,“不行,正事还没办呢。”
  石敬泽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他只是馋馋嘴嘛,两个青团下肚,外加半瓶小酒,起身拽着皎然道,“走吧走吧。”
  从此处到东华门街,要穿过小半个盛京城,石敬泽拿80文在街市桥头租来两匹鞍驴,两人晃晃悠悠地往东北城去。
  春意正浓,皎然随手折下一株杏花,点缀在小灰驴耳朵上,粉粉嫩嫩的,连空气都变得温柔,让人神清气爽,看着心情就舒坦。
  小灰驴嘚嘚嘚走过寺桥,汴河两岸杨柳浮动,桃杏争妍,皎然正四下闲看,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愈来愈热烈的哄闹声。
  只见一架红漆金粉宝盖马车款款行来,上坐一窈窕佳人,车盖上垂下彩绣珠帘,却什么都遮挡不住,倒是平添几分若即若离的勾人韵味。
  本朝多用轿子、马车,这类“敞篷”的宝盖车,多用在秦汉及之前,此时用来,颇有几分复古味道。皎然笑笑,看来古代也有复古豪车收藏爱好者。
  马车由小厮执缰,前后有老媪仆婢随行,此时随驾前后簇拥着沿途而来的少年壮汉,人马越来越多,一时间人人驻足而视。
  “楼若姑娘,可否揭开珠帘,让我等一睹芳颜啊。”
  “不知楼若姑娘何时再公开献艺,昔日有幸在席,真是余音绕梁,人间难寻,让鄙人从此茶不思饭不想!”
  “今日良辰吉日,楼若姑娘不如赏个脸,多少钱我们都给。”
  “我刚从河畔归来,怎知楼若姑娘的容颜,比那灼灼桃花还妍丽。”
  “楼若姑娘若看我一眼,小生来年必定金榜题名,难忘佳人,只望到时姑娘还在,小生我……”
  ……
  时人爱饮酒,皎然估摸着这群花痴儿郎都是借酒壮胆,越说越大胆。
  “尔等凡夫俗子,一边去!楼若姑娘怎么能被尔等泥人玷污,楼若姑娘与我才是良配。”有人越说越大胆,还有人唱起了求爱歌。
  “楼若姑娘莫听他胡吣,此人五载考不上个功名,脑子不好使,还是鄙人有前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