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燃烧的海洋> 第二百二十九章 守无可守

第二百二十九章 守无可守

  经历了二零五四年那次不太顺利的进攻行动,蒋博文吸取了经验教训,为这次全面进攻做了充足准备。
  有趣的是,全力支持蒋博文的不是魏成龙,而是庞跃龙。
  在蒋博文发动进攻之前,庞跃龙就把四个陆战师、以及澳洲战场上三分之一的空运力量派了过去。
  蒋博文需要的不是陆战师,而是空运部队。
  在他手里,军队已经够多了。
  当时,除了六个集团军与四个陆战师之外,蒋博文手里还有一支规模超过二百五十万的盟军,其中战斗力较强的巴基斯坦军队就有四十万,相当于中国陆军的八个集团军,而且这些巴军中,至少有四分之一获得了地面战平台。
  进入二零五五年,中国开始为盟国提供地面战平台。
  当然,不是第二代地面战平台,而是中国陆军与陆战队淘汰的第一代地面战平台。在前五个月里,主要援助对象就是战斗力仅次于中国军队的巴基斯坦陆军,援助规模达到了六个装甲师。
  事实上,在军人素质上,巴基斯坦陆军丝毫不比中国陆军差。
  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之后,巴基斯坦的安全局势大为改善,也就开始奉行“精兵简政”政策,努力打造精小强悍的国防力量。虽然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期间,巴基斯坦的军事规模大幅度扩充,但是战争结束后,巴基斯坦大规模裁军,把陆军的总兵力控制在四十万左右,军队总规模不到六十万。
  巴基斯坦军力大发展,也与飞速增长的国民经济有关。
  大战爆发前,巴基斯坦是以中国为核心的地区经济体中,仅次于中国与印度的第三大经济支柱,而人均国民产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地区经济体中都名列前茅,在南亚地区的富裕程度仅次于不丹。可以说,大战爆发前,巴基斯坦已经是工业强国了,而且是伊斯兰教世界里最强大的国家。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巴基斯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军事强国。
  当时,巴军已经完成了职业化改革,战前服役的官兵都是职业军人。因为在大战初期没有多少作战任务,所以巴军的扩军速度不是很快,主要就是新招募的军人都要进行极为严格的训练。
  甚至可以说,巴军新兵的训练水准比中国陆军还要高。
  事实上,在整个大战期间,东方同盟集团里面,只有巴基斯坦军队能够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其他盟国的军队都因为素质太差,很难在正面战场上发挥积极作用,有的时候甚至会帮倒忙。
  比如在非洲之角的战斗中,斯里兰卡军队就多次帮倒忙。在攻打索马里北部重镇哈尔格萨的战斗中,一个斯军师被两个美军营击溃,一口气撤退了上百公里,导致盟军战线上出现了一道宽度超过三十公里的缺口。为了堵上这道缺口,蒋博文动用了两个陆战营与一个巴军装甲旅,损失了三千多名官兵,并且导致攻占哈尔格萨的行动延长了一周,多消耗了数万吨作战物资。当时,如果不是巴军将领出面说情,加上盟军的联合指挥机制还没形成,蒋博文肯定会就地枪决带头逃跑的斯军指挥官。
  正因为巴军能打,所以在决定对外援助的时候,巴军排在了首位。
  事实上,中国也必须把地面战平台提供给盟军,因为美军的地面战系统已经开始批量装备作战部队,而盟国军队的主战装备都不是美军地面战系统的对手,加上盟军本身的战斗意志就不是很坚定,与美军对抗将必败无疑。
  得到了巴军六个装甲师的支持,蒋博文手里的兵力已经足够充足了。
  不管怎么说,中东战场就那么大个地方,部队太多了,根本挤不下。
  在这里,决定胜败的绝对不是兵力,而是部队的作战能力、官兵素质、战术与后勤保障能力。
  前两项,蒋博文心里有数。
  在战术上,陆战队已经在澳洲战场上向全世界展示了新式进攻战术的威力,蒋博文也大受启发。
  至于后勤保障,就更加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当时,庞跃龙把四千架大型电动运输机与六千架战术运输机交给了蒋博文,而蒋博文最初要求的只是两千架大型电动运输机与三千架战术运输机。也就是说,庞跃龙提供的帮助是蒋博文要求的两倍。
  如此强大的空运力量,足以让蒋博文高枕无忧了。
  当然,中东战场有其特殊性。
  与澳洲战场相比,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战场范围更加狭窄,因此战术空运力量比战略空运力量更加重要。
  事实上,从海湾的港口到叙利亚的前线战场,也就一千多公里。
  在控制了曼德海峡之后,从埃及在红海的港口到西奈半岛前线,只有几百公里。
  显然,战术运输机就能承担全部空运任务了,而战略运输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运送大型装备上。
  正是如此,蒋博文对进攻战术做了调整,主要就是缩小了进攻规模。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以更加密集的空中进攻行动来瓦解敌人的防线,把战略级别的空中突击降低到战役与战术级别。
  可以说,这也是一大创新。
  与澳洲会战相比,蒋博文这次需要重视的只有一个问题:前线指挥。
  提高空中攻击的频率,意味着指挥强度大幅度提高,必须以更高的效率指挥前线部队作战,才能充分发挥出空中突击的战术灵活性,也才能在复杂的战场上抓住机会,而不是被敌人围歼。
  要知道,战术级别的空中突击,每一支突击部队的规模都不是很大。
  按照蒋博文的部署,空中突击也以突击集群为主,每支突击部队的兵力在一千到两千人之间,每次突击行动的目的都非常有限,突击部队的作战行动得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以确保不超出部队的作战承受能力。
  为此,蒋博文甚至亲自改编了六个巴军装甲师。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算不上创新。
  原因就是,空中突击的本质没有改变,而且作战方式也没有改变,即便是突击的目的也没有改变,都是以越过敌人的防线,直接攻占敌后军事目标为主,并且以此来包围与歼灭聚集在前沿防线上的敌人,迫使敌人在后方设立新的防线,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发动下一轮进攻。
  事实上,这也正是空中突击的精髓,而且是无法防御的根本所在。
  要知道,任何一支部队在进行防御作战的时候,都不可能把兵力平均分摊到所要守卫的整个战场上,必须有重点,也就必然会出现防御空缺,从而给进攻一方留下破绽,最终被进攻一方击败。虽然通过扩大防御纵深,在后方保留足够的防御部队,能够抵抗空中突击,但是绝对不可能取得胜利,因为防御部队只能通过地面机动,而进攻部队则是空中机动,因此防御部队的战场机动能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超过进攻部队,也就不可能在局部战场上获得兵力优势。当战线后方落入敌手之后,战线附近的防御部队就将遭到包围,也将因此丧失防御能力。
  在整个大战中,西方同盟集团都没有找到应对空中突击的有效防御手段。
  战后,马歇尔就承认,中国军队首创的空中突击战术,是导致美军在地面战场上迅速战败的主要原因。当时,他为美军在地面战场上迅速战败总结了三个原因。一是中国陆军首先获得地面战平台,而美军晚了两年才开始列装地面战系统。二是中国陆军首先建立起了以空运为主的后勤保障与支援体系,而美军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建立起来。最后就是中国陆军的空中突击进攻战术。
  显然,这三点实际上都与空中突击进攻战术有关。
  在中东战场上,美以联军在次遇到了无法避开的难题。
  当时,巴拉姆采用的是全线布防的防御战术,即不管后方还是前线,在所有重要军事据点都部署足够的防御兵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许是对付空中突击战术最有效的手段。
  可惜的是,要想让这种防御战术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即拥有足够多的兵力。
  要知道,守卫一条战线与守卫一块战场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即便采用大纵深防御战术,守卫战线所需的兵力,也只有守卫战场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
  可以说,在当时的军事体制下,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组建起足够守卫一块战场的部队。
  要知道,空中突击部队的进攻距离可以达到数千公里,几乎可以横跨一块大陆,而要在整块大陆上部署防御部队,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虽然中东战场比较小,但是美以联军的兵力依然不足以守卫整个战场。
  与大陆战场一样,当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的时候,中东战场的结局就没有悬念了。
  当时,连巴拉姆都极为悲观,认为以色列将在年底之前战败,最应该做的不是努力在战场上击败敌人,而是尽快想办法把以色列的一千多万犹太人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不然这场战争将毁灭犹太民族。
  这种悲观情绪,从上到下弥漫笼罩着整个以色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