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锦衣玉令> 锦衣玉令 第758节

锦衣玉令 第758节

  两匹粗棉布,对神机营自是不够,魏骁龙离去前,又自行去布店驭了几匹,这才出城而去。
  ……
  一个又一个消息传入锦衣卫衙门。
  禀报疫情、求助、要物资,要医官,络绎不绝。
  而此刻的京师,已然是被愁云惨雾笼罩,整个大晏朝廷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都有些措手不及。
  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大疫次数并不少见,而每次出现都是死伤者众,故而,瘟疫与战争并例为灾难之最。
  在赵胤的面前,是今日他从宫中带回的一本大疫纪要。
  跨越两千多年历史,每次大疫,在纪要里寥寥几笔,却是人类传承之痛。
  “天奉三年,丙子,二月大疫,士卒死于疾疫者十有六七。”
  “地皇三年,壬午,大疾疫,死者且半。
  “建武十四年,戊戌,会稽因大疫而死者万数。”
  “延熹五年,壬寅,军中大疫,死者十有三四。”
  “建宁二年,己酉年,疫气流行,死者极众。”
  “建安元年,丙子年,南阳自此连年疾疫,不到十年之间,张仲景宗族两百余口,死者竟达三分之二,摘自《伤寒杂病论·序》。”
  “黄初四年,癸卯年,三月,宛许大疫,死者万数。”
  “咸宁元年,乙未年,十一月,大疫,京都死者十万人。
  “太元元年,丙子年,冬,大疫,延至明年五月,多绝户者。”
  “嘉定二年,己巳年,夏,都民疫,死去甚众,淮民流江南者,饥与暑并,多疫死。”
  “……”
  大疫死亡人数,大多是“死者不可计数”一概而过,“灭门,绝户”的描述比比皆是。
  而自大晏朝以来,有史记载的疫情有两次。
  一次是洪泰元年,战事连年,就一句话“曲阳大疫,二月至十月,人牛多毙,疫死无数。”
  另一次是建章二年,仍是发生在战事,当时还是晋王的永禄帝领兵靖难,遇大疫。纪要里,也只有一句话,“武邑瘟疫,晋军有染,疫死者五千余人,流民数万。”
  这算是近代有清晰记录的疫情了。
  赵胤翻阅旧典,找到的最重要也最有用的一份档案,便是在建章二年的这次疫情里,由永禄爷亲自抄录的《晋军战时医疗保障应急预案》,在这份档案里,有对疫病的防治相关,但由于武邑疫情没有扩大,又发生在战争年代,许多资料已是不齐。
  可惜。
  赵胤揉着额头,颅中隐隐作痛。
  ……
  良医堂。
  时雍、褚道子、孙国栋,还有从太医院赶来的两个吏目和太医,在商议了两个时辰后,共议了应急的药方,含喷洒消毒和内服之用。
  就在汤药出锅前的一个小时,最先发病的沈家夫妇与世长辞。
  同在良医堂的沈家儿媳钱氏抱着孩子哭得声嘶力竭,但没被允许送公婆最后一程,也没有人告诉她,她在京畿大营服役的丈夫,也已染疫,被隔离至军中。老夫妇俩的尸身用他们之前使用的棉被裹了,由官兵抬到了城外的一处坟地,就地掩藏。
  下葬时,沈家亲眷也没有一人出现。
  为了将来亲眷认领尸骨,官府竖了一块木牌了事。
  此事按下不表,只说时雍,等药方审定,并带着娴衣告辞离去。
  “师父,这里有劳你。注意休息。”
  褚道子看着她,点点头,欲言又止,“公主府上,可有医官关照?”
  时雍知道她担心陈岚,勉强笑了一下,“没有。不过,还有比我娘更好的医官吗?”
  褚道子道:“那不同。医者未必能自医,更何况,此乃时疫……”
  时雍道:“我已去信,叫我娘好生防备,不可外出。她晓得个中厉害,倒是师父你……”
  褚道子摆摆手,说得平静。
  “我无妨。孤家寡人,一生醉心医理,便是染病至死,也是死得其所,并无遗憾。”
  “师父!”
  时雍不赞同他这么说自己,但是想想,身为大夫,治病救人而死,其实也是最高荣誉,她同褚道子又何尝不是一样?
  “好。你我师徒共渡难关。”
  褚道子嗯声,“去吧,仔细点。”
  “明白。”
  看时雍掉头就要走,孙国栋眉头都揪到了一处,良医堂今儿又收治了几个病患,看到这么多染疫之人,他焦虑得头发都白了许多,脑子里无时无刻不是写着“完了”两个字,甚至觉得若是祖父再熬上一年,这疫情说不定就有办法了。
  而时雍,就是他此刻的救命稻草。
  “师姑……”
  孙国栋跟在她的后面,“你要去哪里?何时再来?”
  时雍看他一眼,“我还有事。”
  孙国栋苦着脸道:“这些人,师姑就不救了么?”
  时雍脚步微微一顿,“这里有你们,我要去做的,是为了救更多的人。”
  孙国栋不是很理解她的意思,时雍也没有时间跟他解释。
  这个点儿,已是夜深人静了,离发现疫情过去了几个时辰,时间就是生命,她耽搁不得。
  回到无乩馆,在门房一问,赵胤尚未回府,时雍立马和娴衣调转马头,直奔锦衣卫衙门。
  在门口,她就被挡了驾。
  守卫告诉他,大都督正与几位大人商议要事,大疫当前,锦衣卫不得任何人进入。
  娴衣问:“夫人也不可能进吗?”
  出门的时候,时雍为了方便,穿着男装束带,脸又戴了个面罩,守卫经提醒,这才认出她来。
  可惜,仍然被拒绝了。
  “大都督说,天王老子也不行。”
  娴衣:“你这人怎么不讲理,你不去通传怎知大都督不肯见……”
  时雍猛地挡住她的手臂,看着那个守卫。
  “我们在这等。不进去,烦请知会大都督,就说我有十万火急的事情。他会见我的,去吧。”
  防疫要求,一视同仁。时雍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她要做的事情,如果没有赵胤的许可,或说是协助,根本就成不了事。
  而且,这事越快越好。
  守卫踌躇着看她,似乎不肯。
  恰在这时,一个人从里面走出来。
  “盛大人。”
  时雍看到是盛章,松了口气,拔高嗓子道:“能不能请你帮我告诉赵胤,我要见他。立刻,马上。”
  她内心太着急了,脑子里全是防疫的事情,根本就没有什么尊卑和礼数的想法。
  不管是盛章,还是守卫,听到她几乎直白的称呼和表述,都愣了愣。
  但盛章与她熟识许多,迟疑一下,示意守卫开门,将时雍迎到衙门的一个小偏厅里,倒好热水,“郡主稍候,大都督正与张院判等人拟定大疫章程,结束便会来见你。”
  一听这个,时雍更急了,屁股就像长了疖子似的,根本坐不住。
  “你告诉他,我有现成的,现成的章程,科学的……相信我。”
  什么是科学,盛章不懂,可是她看出来了时雍眼里的急切。
  这个郡主是有本事的,盛章明白,看她说得紧张,他没再犹豫,点点头,出去了。
  不到片刻,再次传来脚步声。
  这次来的人,除了盛章,还有赵胤和张院判,以及时雍完全不认识的几个官员。
  第751章 ? ?还可治我
  这群人,就是目前光启帝示下,指挥疫情的核心官员了。
  时雍看他们每人戴了个口罩,微微意外,再与赵胤对视一眼,心里就明白了这口罩的由来。
  “侯爷……”
  时雍刚要行礼,就被赵胤阻止。
  “大疫当前,虚礼免了。你说你有现成的章程?”
  众人的眼睛都盯住时雍,目光充满了希冀。
  在古代的医疗条件下,每逢瘟疫,对朝廷,对百姓都是灭顶之灾,更是病毒对人类的降维打击,时雍看着眼前这些人目光里的焦灼,知道他们已经为了阻止疫情,殚精竭虑。
  可是,哪怕是拥有了现代医学的后世,应对疫情也是艰难,这不是他们努力就有用的。
  “是,我有一套完善合用的防疫措施,侯爷,请令人笔墨记录。”
  对赵胤和这些官员来说,防疫章程也是借鉴历史措施,再进行一些完善。而时雍要说的章程,方向是一致的。
  唯有不同,是她有着后世总结而来的数千年经验,又是经历过后世疫情而来的医者,会比他们想的更细致,更有条理,更高效。而且,没有他们那么费力。
  不过,古今条件不同,防疫方法不可生搬硬套,直接拿来是无法使用的。后世拥有的医疗条件,这里没有。但综合考量,此时的大晏朝也有一个优点——在锦衣卫多年的“铁拳”制服下,朝廷的行政制约力度,比后世更强、更有力,民怕官,惧官,官府说一不二。
  而实事上,在没有特效药物治疗疫症的情况下,物理防疫其实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在来锦衣卫衙门的路上,时雍已然再三思量过,哪些可以用,哪些必须屏弃。因此,众人问来,她心头有数,条件极为清晰。
  “第一,隔离制度。这一点,侯爷和各位大人反应迅速,我代表京师百姓感谢你们。但是,尚有不足。隔离的目的,是为阻碍疫情蔓延,就是说把疫症圈起来。因此,除了隔离病人和戒严染病区域,对接触过病人的这一部分高危易发人群,也要实施隔离观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