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都市言情>洛城金粉> 第四十六章 落梅风第六折下

第四十六章 落梅风第六折下

  客房中烛火的暖芒轻轻地摇了摇,映得屋中之人投在墙上的身影也随之颤了颤。
  玉衡总算给昏睡过去的风茗打理好了略显杂乱的客房,又为她换上轻袍缓带的衣物,这才将她一点点地扶上了床榻,又盖好了衾被。
  尽管仍是在病中,风茗睡得倒也是十分安稳。她的睫毛长而微翘,在烛光摇曳之中看得便更明显一些,似有一点点的碎金在她的睫毛之间若隐若现。
  玉衡抬手试了试风茗额头的温度,叹了一口气,又径自去寻了一块帕子,蘸了些温水敷在了风茗的额头。
  做完了这些,她又将房中案几上的几份去热药物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放好,这才倚着案几坐下微微阖眼,与其说是养神,倒不如说是终于有了静下来思索整件事情的空闲。
  虽说祁臻遇害的案子也算是告了一段落,但此案牵所牵扯到的事情,似乎远比案情本身要复杂许多。譬如一年前客店之中的那场火灾,连绣衣使的卷宗之中也是语焉不详地定为意外。可能吗?而与整个案子若即若离的名伶轻鸿,又是否在其中扮演了某种角色呢?
  玉衡猛地睁开了眼,她听到了自房门处传来微弱的衣带风声。
  她的手微微一抬,随手拈起的一只小药瓶已经向着声音的来源脱手飞出。
  “叮”。
  清脆的碎裂声。
  小药瓶碎得四分五裂,与之相对的,一只再寻常不过的黑色棋子也在地面上碎成了两半。
  玉衡心中一紧。门外之人已经疾步掠入客房之中。
  不及多思,她随身的长剑已是铮然出鞘,反手便向来人刺了过去。
  来人似乎也有些猝不及防,随手便拿起案几上的一支毛笔,笔杆一横便勉强地挡住了玉衡的攻势。
  来人瞥了一眼床铺的方向:“还不曾领教过廉贞大人的身手,不过……何必在此扰人清净?”
  玉衡狭长的双眸紧紧地盯着对方,小心地权衡着他此言几分真假。
  对方似是看透了她的思虑,轻笑一声,当先身形一动,虽看似并不算快,却转瞬已是没了踪影。玉衡思量片刻,起身将客房的门自屋内闩好,而后足尖一点,身形迅疾如流电,自窗口一闪掠出。
  此夜无月,但有漫天星斗与人间灯火遥遥辉映。
  不速的来客执笔的一手负于身后,在夏夜的微风之中立在后院树木的枝头,夜风之中的衣袂轻轻鼓动,颇有几分飘飘欲仙之感。
  玉衡此刻归剑入鞘,但以入鞘之剑飞身刺出,一道锐利而极细的暗芒正如那夜空中飞逝的流星,径直向着来客而去。
  似有一阵风卷过,吹得檐下的铁马于寂静的夜色之中叮当作响。
  来客纵身点足一掠,却不料玉衡的剑鞘也极快地转了方向直逼他的眉心,索性便在一回身时将墨笔在指间一转,以笔杆末端击向玉衡的后颈。他的身法看起来飘逸而洒脱,似乎与迅疾二字所去甚远,却又偏偏在这刹那之间的交锋之中全然不逊于玉衡。
  玉衡不得已向下一躬身,又以剑鞘平平地回转,击向了对方的双腿。这剑明明是带着有几分笨重的剑鞘,一击刺出之时却仍旧有着剑刃的薄与快,如苍鹰逆风而翔,又带着一丝直要分开这洛都之中沉沉夜色的光芒。
  来客将墨笔一收,纵身向前一跃,直接以足尖轻轻点上玉衡的剑鞘尖端,而后在空中灵动而不失风雅地一翻身,向后掠去。繁星之下,他的这一退避曼舞如昙花临风盛放,而宽袍广袖卷起花草的清香弥漫天地,一瞬便是绝俗脱尘的风姿。
  院中树木簌簌而动,声如万千悬冰迸出细碎琼玉。一片落木萧萧之中,恰可窥见来客身形飞转,他浅色的衣衫如星河流转,一霎便是千里,似要融入万顷夜色,却又倏忽之间无声地落地。
  玉衡的剑鞘也紧随而至。
  此刻若有他人观战,定会觉得这番场景奇特至极。深色衣衫的人长剑攻势倏忽之间便是千变万化,身姿迅捷凌厉,半融在夜色之中几乎难以分辨。而浅色依然的人乍看来似乎只是在转弄着手中的墨笔,身法风雅而洒脱,看起来漫不经心,却在对敌之时全然不落下风,而若是给他一卷画纸,多半还能绘出一幅长卷。
  玉衡与他交手良久,只觉得双方皆是对彼此的出招颇为熟稔,若是再这样拖延下去,自己的体力难免会先于对方耗尽。
  这样的念头在脑海之中一闪而过,她手中的剑立时便又向着对方的方向平平地削过去,剑格上的暗芒如一线惊电,刺破夜色千重。
  花叶还在簌簌地飘着,却已是无法落地。那一剑平平地削出去,隐隐带着剑气弥散在夜色之中,激得那些触到剑鞘花叶纷纷地反跳起几寸,又在空中被剑气削成了碎片。
  来客亦是不紧不慢地负手向后疾退,直至身形掠至院中树下的大理石桌凳旁,而那大理石的桌面上正摆着白日里不知哪位客人留下的残局。
  眼见对方的剑已近身前,他反手对着那大理石桌不轻不重地一拍,震得残局上的黑白子俱是跳起了几分。他看似颇为随意地揽过那些棋子,顺势一个回身,长袖翻卷之间黑白子已然被次第掷出,而他的神色一如那些谋定全局的棋手落子时的自信。
  一阵叮叮叮的响动之中,玉衡只觉得自己的这一剑被对方以棋子拦截了十余次,尽管那些棋子俱是在剑气之中被削成了两半,她仍是觉得这连续的力道让她手中的剑几乎要脱手飞出。
  眼见这一剑必然落空,玉衡果断地挽了个剑花,转而又是一刺。
  而在剑鞘的尖端抵到对方喉部的同一瞬,那支墨笔的笔杆也轻轻地抵住了玉衡此时大开的命门。
  墨笔是再普通不过的墨笔,但这把剑却是颇为别致。剑身狭长轻盈,剑柄与剑身处唯有一块墨色的玉石镶嵌其间充作剑格。
  夜风习习,星辰明灭。
  两人均是沉默了片刻,齐声发问:“是你?”
  来客率先漫不经心地将墨笔收了回去,笑道:“我倒是不曾想到你还活着。”
  “同样的问题我也很想问一问。”玉衡便也将抵着对方的剑一收,抱着剑扬起了唇角,“让我想想该怎么称呼你呢……师兄?”
  ……
  夜色已深,而今晚的廷尉寺中,仍是灯火通明。
  孟琅书已将祁臻一案需要呈交于尚书省的卷宗撰写完毕,苏敬则见此,便走上前收拾起了书房之中用作参考的其他卷宗。
  “敬则,你觉不觉得,这个案子背后的东西,似乎还有很多没有答案?”孟琅书收拾着案桌上的杂物,忽而不知是想到了什么,问道。
  苏敬则答道:“或许吧,不过廷尉寺的调查做到此处,也算是能让上峰满意了。”
  因手边之事已告一段落,孟琅书的神色也轻松了几分:“你倒是一点都不好奇——不过也是,很多事情都不是廷尉寺所能着手的。”
  “廷尉寺执掌审谳诸事,也有无从着手的案子?”苏敬则似乎是有了几分兴趣,问道,“我虽知道绣衣使偶尔会插手,但到底也只是有协助之名。”
  “若我不曾记错,先帝晚年宁州的一场大案,便是全权交给了如今的崔尚书审理。”孟琅书露出了几分神秘的神色,俨然是一副讲述市井秘闻的模样,“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也就是集中在平康末年的两三年里而已。”
  苏敬则煞有介事地微微颔首:“原来如此,这也难怪我先前抄录备份旧卷宗时,见过好几册写得不甚严谨的卷宗。”
  “说到那几册卷宗,我初来廷尉寺时倒是听过另一种说法……”孟琅书顿了顿,稍稍压了压声音,“那些卷宗都是为了掩人耳目而伪造的,真正的调查结果,都在那间旧书房中。”
  “似乎廷尉寺中的传闻,总是和旧书房有几分关联?”
  “大约是因为平康朝的遗物总归容易惹人遐想。”孟琅书道,“更何况兴平二年的时候,旧书房外也确实有值夜的廷尉寺官吏出过人命,案子到现在也还是悬而未决。”
  “看来廷尉寺的夜晚……不甚太平。”苏敬则便也笑了笑,不动声色地转开了话题,“今日时候不早,这卷宗也只有明天才能呈交尚书省了——这边的几册卷宗,孟少卿可还需要?”
  孟琅书只是大致地瞥了一眼,便道:“自然是用不到了,你到时将它们收拾好,就早些回去吧。”
  苏敬则将卷宗一册册地打理好:“夜路难行,孟少卿也早些回家才好。”
  说罢,他径自取过了一盏烛台,与孟琅书又简单地道过别,一手抱着几册卷宗,离开了书房。
  因是夏天,拂面的夜风不带任何寒意,这沉沉的夜色便也少了几分森冷的莫测。苏敬则端着烛台一路沿着走廊转过一个弯,向着东侧的卷宗库而去。
  此刻约摸已是宵禁,偌大的廷尉寺中只有方才孟琅书所在的书房之中亮着灯,而在转过一个弯后,那一扇被烛光照亮的窗户也不再能看见。
  苏敬则借着烛台摇曳的光芒走到了东侧走廊上的卷宗库,取出钥匙打开了门锁。
  卷宗库紧邻着的,便是走廊尽头的旧书房。
  檐下的铜铃在夜风之中急躁而无序地叮当乱响着。
  苏敬则将卷宗库里的灯台点亮,而后转身虚掩大门,将手中的烛台随手放在了门边的案几上,便趋步走向了屋中林立的书架之间。
  窗外夜色沉沉,而屋内的烛台轻轻地摇曳着暖色的火苗,光芒昏暗而明灭不定。
  苏敬则依照着记忆,一册一册地放置着卷宗。
  屋内的烛光猛地一闪,光芒暗了几分。苏敬则恍若未觉,抬手将手中的最后一册卷宗插入书架上的缝隙之中,向后退了几步,仔细地检查起了卷宗摆放的顺序。
  他正取下几本摆放有误的卷宗准备重新整理之时,一道冷冽的声音忽而在身后响起:“这么晚了,苏寺丞在这里做什么?”
  苏敬则虽是心下一惊,但也立即认出了来人的声音。他将手中的卷宗放入书架之上,而后转身行礼道:“陆寺卿。”
  陆秋庭点了点头,淡淡地看着他,并不言语。
  苏敬则见他如此,心知多半并非什么好事,但仍旧神色如常道:“祁少府一案的卷宗已撰写完毕,下官是替孟少卿来归还此前参考所用到的卷宗。”
  “那么门边的那个烛台,可是你随手放下的?”
  “……正是。”
  “你不妨自己去看一看。”
  疑惑之下,苏敬则放下了剩余的几册卷宗,越过了陆秋庭一路走到了卷宗库的门口,而眼前的景象却是他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烛台不知何时倒在了门边,尚未冷透的蜡油带着燃烧的痕迹在门下漫开,而门上已有了一片并不算小的烧焦痕迹,还在若有若无地飘着白烟。
  苏敬则见状便打算俯身仔细查看一番,却立即被陆秋庭出言阻止:“别碰,刚刚扑灭的。”
  他微微俯身看了看那烧焦的痕迹,而后转身对陆秋庭道:“多谢陆寺卿。”
  陆秋庭沉默片刻,只是说道:“日后你若在廷尉寺值夜,行事须多加小心。”
  “是。”
  “夜深了,你早些回去吧,剩下的事情我来做。”陆秋庭叹了一声,又补充道。
  “那……陆寺卿也多保重。”苏敬则只是犹豫了片刻,便应了下来,简单地道过别后,离开了卷宗库。
  直到目送着苏敬则的身影消失在了视野之中,陆秋庭这才折返回到了此前的书架旁,将剩余几册摆放有误的卷宗一一地检查过后归了位。
  做完这些,他又有意无意地向前走了几步,看向了此处书架上的标注。
  平康十七年。
  卷宗似乎并没有被动过的迹象。
  他漫无目的地抬手,一册册地抚过它们的书脊,只是在经过“宁州易氏案”时,几不可查地顿了片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