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都市言情>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660章 “海东青”计划

第660章 “海东青”计划

  空军这一看,不行了,再不控制未来几年的军费拨款都不够填的,于是果断要求腾飞集团别把摊子铺的那么大,集中力量在一个型号上。
  结果……
  空军还是没有逃过真香定律。
  当腾飞集团顶着压力拿出四款基于先进轻型运输平台概念衍生出来的机型,空军先前那种收缩防线进攻一点的想法就被彻底的抛进了故纸堆里,直接将腾飞集团的成果通过总部上报决策层,然后申请一大波特别拨款,不管不顾的就砸入腾飞集团。
  没办法实在是四款机型太让人欲罢不能了,别说是空军,就是海军得知了情况都有些跃跃欲试,至于国内各大航空公司了解情况后更是趋之若鹜。
  为什么,很简单,腾飞集团拿出来的东西足够优秀。
  四款机型即已经装备到空降兵某航空飞行团的六架运15和四架运15plus外,还有两款喷气式飞机,腾飞集团内部代号为海东青b以及海东青bplus。
  当然,运15和运15plus是装备到空军之后的军用型号名称,在腾飞集团启动先进轻型运输平台伊始,这两款机型的代号同样叫做海东青,只不过相较于b型,运15系列为a型。
  a型与b型合在一起,便是腾飞集团过去近五年最为核心,同时也是对未来形象最为深远的计划,即由先进轻型运输平台概念升华而来的“海东青”计划。
  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海东青a和海东青aplus为核心,背靠军方与国家的支持,在进行军用运输机研制过程中积累起飞重量25到30吨级轻型运输平台的设计、研制、生产与制造经验。
  第二阶段则是完善a型与aplus的同时,开始展开b型的研制工作。
  最后的第三阶段,就是在九十年代末,二十世纪初,完成70到100座级别的支线运输平台的批量生产,为新世纪中型和大型运输平台的发展打下基础。
  基于这个计划,腾飞集团的海东青a型基准客户瞄准的是军方,所以采用的是上单翼,t型垂尾布局。
  但定位并非拘泥于军方,就比如说空降兵部队装备的运15,腾飞集团实际上将其定位为多功能军民两用平台。
  因为将其内部进行客运化改造,加装民用航空的导航和通信设备,增设行李收纳和厕所厨房等设施,就是一款典型的46座支线客机。
  设计航程3500公里,即刻执行藏区高原和边疆区的航空运输业务,同时也可以执行内陆省份的中程客运业务。
  以此为基础,腾飞集团的计划是将其发展成为涡桨类专业运输平台,等到3500到4200千瓦级别的wd—50j涡桨发动机完全成熟,换装更大功发动机的海东青a将会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升级,届时其起飞重量将达到35吨,成为航程达到4500公里,载客达76人的优秀涡桨支线机型。
  而在军用方面,深度升级后的海东青a将会更加灵活,性能更加优异。
  相较于海东青的军民两用,海东青aplus就是彻彻底底的军用型号了,无论货舱尺寸还是起飞距离亦或是装载物品,完全是按照部队的作战需要设计的,几乎没有掺杂民用方面的东西。
  所以海东青aplus未来便是腾飞集团军用运输机的招牌和基础,等到wd—50j涡桨发动机同核心机的,拥有6.5吨推力的wd—50s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投产后,海东青aplus的最大起飞重量将接近40吨。
  届时升级后的海东青aplus载荷量将达到18吨左右,而进一步改良后的货仓将可容纳一辆63式坦克或一架“空中皮卡”直升机。
  如此一来将大大拓展部队的作战弹性和任务需求,其他不论,空降兵部队、南方两栖部队以及高原山地部队的作战能力将会得到极大增强。
  相较于海东青a型的涡桨、涡扇,军民两用并行发展;第二阶段开始的海东青b就要单纯的多,其主要目的就是瞄准国内外日益增长的支线航空运输市场。
  所以海东青b型飞机采用的是下单翼,t型垂尾布局,发动机是运15plus同款的wd—48sm涡扇发动机,采用尾吊式布局,将发动机安放在垂尾下方。
  设计航程4200公里,50座,等到wd—50s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投产后,航程将会增加到5500公里,座位增加到82座。
  最后的第三阶段,便是为未来大型客机打基础的海东青bplus,机身沿用海东青b的成熟机身设计,但整体布局将从下单翼,t型垂尾布局,发动机尾吊式布局变成波音、空客大型客机所采用的下单翼,高垂尾,水平尾翼,发动机翼下悬挂式布局。
  初期采用wd—48sm涡扇发动机,设计航程4500公里,座位46座;中期升级款采用wd—50s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设计航程6000公里,座位90座。
  最终款将采用腾飞集团正在研制了推力达到10吨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设计航程将达到9000公里,座位120座,成为与空客a320,波音737同级别的先进干线运输平台。
  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腾飞集团整个海东青计划只不过刚走完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才刚开始。
  所以一切都还是萌芽,也正因为如此,为了降低成本和研制难度,海东青a型和刚刚开始投入的海东青b在很多地方都是通用的,就比如说货仓尺寸目前三个型号宽度都定为3.2米。
  这样在机舱底板和加强筋的设计与制造上就可以用同一个标准,同一套指标甚至是同一条生产线。
  中央翼盒也是一样,尤其是连接机翼的翼盒核心组件,a型和b型除了部分连接工艺和装配不同外,大体的制造工艺完全是一致的,这就让设计和生产十分便利,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还有t型垂尾,三款飞机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一条生产线完全可以应付过来。
  正因为如此,虽然腾飞集团研发投入看着很多,摊子铺的也令人咋舌,可实际分摊到各个机型上的成本其实并不高,等到量产在将成本进一步摊薄,实际上每架飞机的成本更是出奇的划算。
  再加上腾飞集团各机型优异的性能,可以说是近年来少有的高性价比产品。
  包括空军在内的各个单位这么一算,好嘛,腾飞集团的海东青系列完全是高投入,超高回报,既然如此,还犹豫什么?继续拿钱投就完事儿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