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奇幻玄幻>[历史]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 [历史]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_330

[历史]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_330

  贾诩一摸索,就感觉到曹操对他的疏远,心中一动:曹操在防备他。
  想要安稳度日,不被威胁到性命,低调做人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展现出自己是个“有用的人”,这样才不会随随便便被舍弃。
  贾诩危机感爆棚,他在曹操麾下,可没有在西凉军中的地位,除了与帝王有些关系以外,他在这里毫无根基,便是董承,也不会为了他去得罪曹操的。
  贾诩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他得为曹操做些实事,以免被当成“无用之人”,便是不死,丢了脑袋上的官帽,日子也不好过啊!
  最理想的状态是在这里能够拥有一席之地,旁人动不了他,他又不会总是遭人惦记,能默默过自己的小日子就更好了。
  贾诩在心里盘算着,向曹操献了一道计。
  曹操听后,诧异道:“召集西凉诸将领讨伐李傕与郭汜?”
  心里诧异着,又打量贾诩两眼,暗暗嘀咕:他该不会是要坑我吧?
  贾诩恭顺道:“董卓的西凉军曾经是多么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啊!诸位将领在董卓死后都是各自为政,如马腾、韩遂等西凉将领更是已经在西凉自立,李傕与郭汜虽然统领了一部分到达中原地区的人,许多人却是不服气他们统帅的,不过是碍于陛下在他们手中罢了。就我所知到的,除了屯兵在外的杨奉,还有张济前去攻打穰城败亡,其侄子张绣率领张济余部驻军宛城。”
  而现在,帝王到了曹操手中,曾经挟持了陛下的李傕与郭汜尚且还在外面,拥有一定的兵力,随时都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对于迎接了帝王的曹操而言,李傕与郭汜与他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关系了。
  曹操若有所思,对贾诩的话已是信了大半,这贾文和胆大包天,就没有他不算计的,要是他疏忽大意了,就有可能就被他牵着鼻子走。
  曹操私底下去寻了唯一还得空的谋士,郭嘉,见他身体健朗,已然走出了戏志才病逝的阴影,心下不由松了口气,向郭嘉问起了西凉诸将之事。
  郭嘉道:“贾诩刚到兖州,想要取得主公信任还来不及,怎么会在现在这种时候来欺骗您呢?招安西凉诸将是好事,主公不妨去做了,甚至可以去问一问贾诩可有方便招安的名单,他在西凉军中当了那么多年的军师,对诸位将领的脾性应该有所了解才是。”
  “奉孝以为贾诩可信?”
  在曹操看来,每一个人前来投靠他,都有其目地,有的为了高官厚禄,有的为了出人头地建功立业,有的理想更高尚一些,从来都不存在无事献殷勤的好事,他不觉得贾诩是个毫无所求的人,若他什么都不求,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他所图甚大!
  随着身边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人员的复杂性令曹操的竖起了一道心灵的防护墙,他不再像曾经那样,能够毫无保留地去完全信任一个人,之后来的人们,注定难以超越从最初陪伴在他身边的那批谋士们,曹操还是转变,他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可他眼睛又不是透视眼,用肉眼可见就看透一个人的内心,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也没有这个耐心去倾听、接触更多的人,在曹操的眼中,那些人只分为两类:有用的,没用的。
  “贾诩至少暂时是可信的,”郭嘉话不说太满,他见曹操似乎心情还算好的样子,将早就打好的腹稿托盘说出:“主公对待旧人与新人,差距是不是太大了?志才走后,您身边最为信重的谋士只剩下五人,如今只有程昱、荀彧与我在许昌,只靠我们三人的进言,远远无法达到为主公全面出谋划策的地步,您现在需要的是扩展人员。”
  郭嘉明示曹操:核心谋士的人数太少了,还需要再扩列一些。
  这也是他与荀彧商议好的,人要往前看,虽然曾经的六大谋士会为了一点主公的“宠爱”而斗成乌鸡眼,可那是私底下的事,大家心里都清楚,主公的利益就是他们的利益,现在主公事业扩大,需要更多的人为他所用,郭嘉与荀彧、程昱等人一合计,就决定劝说曹操再扩展些人员。
  曹操愣住了,含糊道:“这事之后再说吧,核心人员到底不一样,人选也要慎重一些。”
  郭嘉不再纠缠这个话题,慎重一些也好,他们需要的是一切以曹操的利益为重的人,而不是以帝王利益为重的汉臣。
  有了郭嘉的一席话,曹操再次去问贾诩西凉诸位将领的名单,贾诩为曹操列了一些人,其中就有他的同乡梁兴、张横等人。
  由贾诩作引,曹操向这些将领抛出了橄榄枝,许以官职厚禄,以帝王诏令,命令他们前去平定“郭汜与李傕”叛乱。
  梁兴与张横,那都是与贾诩关系好的人,他们见贾诩投靠了曹操,遥想以后的未来,自知没有自立为王的能力,于是接受了橄榄枝。
  能靠贾诩收服西凉之军是意外之喜,曹操高兴之余,为贾诩升了官职,将他提拔为文学掾,负责写政令,整顿书籍,也算是司空府能够见到曹操的近臣了。
  一下子被拎到曹操最近的位置,贾诩眼皮子跳了跳。每当曹操办公的时候,他都感到心里发怵。
  曹操办公的时候那是面无表情、全神贯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商谈事情也是一板一眼,没有丝毫谈笑的余地,如此看来,既威严,又能镇得住场子,领导的派头端得实实的。
  贾诩被他这表现唬得不清,越发小心谨慎起来。
  被无形的压力压迫着,促使他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去寻了更多能够增加在曹操心目中地位的法子。
  贾诩投入到对书籍的整合之中,除了公务以外,还会抽时间去查阅司空府中的藏书,暗暗为曹操藏书之丰富而心惊。
  没想到曹操看似是乱军之中起家的卑微出身,家室底蕴却丝毫不逊色于世家大族!
  光那么多藏书,就足够贾诩钦佩有加,在这个时代,知识就是力量。
  不久,贾诩再次找到曹操,对他说起了自己的发现。
  曹操恍然道:“你发现了造纸之术?”
  那些不都是世家大族垄断的产业吗?他们家没有这么大的能耐,更没有袁绍家里的底蕴,自然是寻找不到造纸之术的法子,家里需要纸,会出钱问其他家族购买。曹操已经习惯了用竹简看书,用竹片来刻字,乍一听到贾诩找到了造纸术的法子,惊讶问道:“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贾诩恭敬地递上一捆竹简,微笑道:“曹司空府中藏书甚多,有些甚至是绝版古籍,您忙于政务,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关注这些,这造纸之术,是下臣从您的藏书中找到的。”
  却原来,造纸之术在前朝就已经有了,那时候造出来的纸根本无法书写,也就没有引起重视。在八十年前,有人改良了造纸之术,造出了成本低廉,可以书写的优良纸张。
  “此人名为蔡伦,是明帝时期的一位宦官,”贾诩解释道:“当时由于蔡伦改良了造纸术,洛阳出现了轰动一时的‘蔡伦纸’,因为造纸的贡献,令蔡伦成为九卿之一的重臣。只可惜,最终因朝堂斗争,这位名动一时的蔡侯自杀而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