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奇幻玄幻>尘缘> 第64节

第64节

  两剑虽未交击,空中却响起一记久久不散的金铁交击之音。余音未尽,云风已转过身来,上身后仰,几乎与地面平行,手中长剑也弯成一个极大的弧形,剑尖颤动鸣叫不休,似已不堪承受巨大的压力。他一剑带起的黄气瞬间被冥河水涛淹没,但云舞华也携着涛涛冥水自两人头顶掠过。这威势无畴的一剑还是被云风给卸开了。
  云舞华这一剑自起剑时尙在百丈之外。她如电而来,至十丈外剑上威力已攀至顶峰,且她全然不顾已身安危,剑势有去无回,势要将纪若尘一剑斩杀!而云风突遇袭击,虽有时间准备,但真元至多也只能提至七成,只能仓促间迎上她这绝杀一击。云风此剑以弱当强,旁敲侧引,虽几乎被云舞华一剑击倒,但终还是将她剑上威力引向一边,实已极尽精妙之能事。
  云舞华显然未曾料到自己会一剑无功,但绝不肯就此罢休。此时纪若尘真元耗尽,云风又用不出全力,这等大好时机今后还要到哪里找去?单止看云风刚刚那一剑,若让他全力出击,自己虽仗有天权之利,也没有多少把握能够胜得过他。
  云舞华手中天权古剑嗡的一声鸣叫,一个回旋,又挟着万钧之势斩向纪若尘!她是个极聪明的女子,一剑被云风死力档开,已知他定要护得纪若尘周全,于是她既不攻云风,也不护自身,只是一剑剑向纪若尘斩去。
  云舞华身形如风,绕着小小的山顶不住飞旋往复,顷刻间已不知飞了多少圈,古剑天权与云风手中长剑不住虚击,道道冥河波浪扑天盖地般向两人压下,前浪未尽,后浪已生。偶尔她还会自行驭剑下击,意图以天权剑将纪若尘生生钉在地上!
  在这怒海狂潮之中,云风手中剑如一根弱不禁风的柳枝,在几乎无法相杭的巨力压迫下摇摆不定,但无论如何就是不断,将两人身周三尺之地守得滴水不漏。就算云舞华舍身来攻,他也绝不肯向她递出一剑,只是死守不出。
  尽管云风体内真元如沸,随时有可能不支而倒,但面上微笑如昔,见不到一点焦燥之色,就好象他非是在进行生死之战,而只是与一老友闲话下棋一般。
  见云风如此从容,云舞华心中倒是急燥隐生。她忽然弃了冥河剑气,双足落上了山顶,直接仗着凶兵天权之利贴身狂攻!
  她如此攻势虽然凶厉狠绝,但仍是被云风一一档下,而且这等战法,实则给云风的压力尚不及刚才那冥河压顶的狂攻。且她心中一急,天权古剑上附着的威力就有些些上下波动起伏,结果这些微的失误一个也没逃过了云风双眼。云风得此喘息之机,真元终一分一分地提将上来。
  再斗片刻,偶尔间云风已能反击一剑。他并不是想要云舞华性命,而只是断指截臂,要她不能再战。且他出剑时机恰到好处,云舞华就算不顾自己生死,也伤不得纪若尘,是以对云风每一剑都不能不守。她每守一次,云风的真元就又恢复一分。云舞华越攻越是气馁,她本以为自己多年在外历炼,交战经验之丰远过于寻常名门大派弟子,是以才选择贴身缠斗。哪料得云风一副朴实忠厚模样,实战经验竟似还超过了她。
  且那纪若尘虽然无力应战,只能盘膝坐地不动,但他也没闲着,一双眼睛在云舞华身上看来看去,全无避忌。如此赤裸无礼的目光,也令她怒意暗生,心存浮燥。
  又斗片时,云风精神更长,长剑上鸣叫不已,光芒渐显。
  云舞华终知今日事不可成,当下怒极一声长啸,狂攻三剑,逼得云风全力守御,然后就一飞冲天,眨眼间去得远了。
  遥望着她离去的方向,云风凝思片刻,才向纪若尘道:“这女子应是月下五仙之一,出自无垢山庄的云舞华,只是没料到她道行如此之强。看她一心想要杀你,甚至不惜两败俱伤,你们之间近来可有什么过节吗?”
  纪若尘也不隐瞒,大致说了事情经过,最后言道为耗无垢山庄实力,才将极乐针用在了她身上。
  云风点点头,道:“无垢山庄乃是我宗夙敌,你所作所为并不能算错,计谋也足够深远。只是有一点你却是不知,以后当牢记在心。我宗立派三千年,开派祖师除道行深湛外,又皆是雄才大略之人,不光传下许多经济度世之道,且都给后人留下不少遗泽。是以我宗所藏之丰,实甲于天下。你说的那几样可以破解极乐针之物,俱是天地间极罕见的灵物药材,我看那无垢山庄多半一件也没有。纵是有,以忘尘先生心性,也该不会用在她身上。”
  这一节纪若尘倒是没有料到,当下愕然道:“若是这样,那极乐针时间早过她怎还能平安无事?”
  云风皱眉道:“这事我也不知。不过我们今后须得小心提防了。”
  二人回到洛阳时,已近天明。遥遥望见府第时,云风忽然叫一声不好,携着纪若尘加速向府中飞去。
  纪若尘甚至已经先一刻感应到了府中升腾而起那一缕血腥气。这丝血气中夹着丝丝檀香,非是普通人血,而是修道之士流的血。
  项刻间二人已冲入府中,直冲后院厢房。府第中树倒楼塌,一片狼藉,看那惨状,就似是被洪水冲过一般。可是这附近哪来的水?且四面院墙还好好的立着。
  厢房丹室中,两名道德宗弟于已倒在血泊之中,胸前各有一个剑创,前后通透,创口微黑,已被蚀成焦炭状。纪若尘一见,即知这两名弟子已被人一剑穿了气海,再无幸理。
  云风眉头紧皱,虽然心中早有答案,但仍遁例检视过两名弟子尸身,方沉声道:“是云舞华。”
  纪若尘默然二这两名道德宗弟子道行不弱,竞也被那云舞华一击而杀,看死时情形,这两名弟子连反击都来不及。其余八名道德宗弟子和龙象、白虎二天君此时均在城南大营,府中空虚,不想却被云舞华趁虚而入。
  纪若尘忽然想起济天下也在府中,叫一声不好,立刻向他居处飞奔而去。
  一路上,府中家丁仆役丫环人人带伤,号哭呻吟不已,倒还没看到有死的。想是那云舞华虽在激愤之中,也不屑于对这等下人动手。
  济天下所居厢房别院墙壁尽毁,房子也倒了一面山墙。纪若尘心下焦急,直接撞开房门,冲进屋去。他举目四顾,但见屋中桌塌持毁,笔墨书本散了一地,哪有济天下的影子?正当他心中稍宽时,忽然房屋一角的衣橱得得得地抖了起来。
  纪若尘先是一惊,一转念间已经明白,上前一把拉开了橱门,果然济天下正躲在其中瑟瑟发抖。他文房四宝,经史子集一样不带,怀中只牢牢地抱定了一包沉甸甸的银子。济天下见是纪若尘,这才颤颤从橱中爬出,只是问道:“强人可是走了吗?”
  纪若尘见他身上无伤,这才放下心来,忙扶他坐下,喜道:“先生无事就好!可急死我了。”
  济天下惊魂甫定,登时又挺胸昂首,做起君子浩浩之气,不为强梁所折的模样,朗声道:“堂堂千年东都,光天化日之下竞是强人横行,还有天理王法吗?”
  纪若尘哭笑不得,只好道:“先生说得是。”
  接下来府中要清理废墟、救治伤患,云风还要以道术制冰,封存两位同门尸身,以运回西玄山去。于是一片忙碌,待尘埃落定,已是掌灯时分。此时有门丁来报,道李安有请,请纪若尘速至王府一行。
  原来这段时间纪若尘忙于以道术合兵阵,李安也没有闲着,他于诸王中势力算是雄强的,于朝中多方活动,终于辗转找到了高力士的门路上去。当年孙果曾向明皇进献功能延年益寿的冰蟾朱玉丹三颗,明皇服后有神效,方拜孙果为半师,赐国师之号。高力士见了,也曾私下向孙果求过冰蟾朱玉丹,孙果却称此丹难得,不能轻易与人,就此一口回绝。李安素知高力士气量狭小,最是受不得闲气,定要寻机报复。因此他千方百计试探之下,高力士终松动了口风,说可为李安在明皇面前进几句言。
  李安一得到这一消息,立时就来找纪若尘。道德宗之敌刻下只一个真武观而已,杨国忠看似附合孙果,实际心思计较则是谁也不知。此番若能得高力士之助,至少可在庙堂之争上扳回一局,不似先前那样在明皇前没有一个肯为道德宗说句话的人。且以道德宗实力,取真武观代之而成为国教实非什么难事,但目前关健一在于道德宗诸真人是否愿意为此调配更多人手,否则单以纪若尘等几人想要压倒真武观,实是不太可能。二来则是以什么方式让明皇知道道德宗道法的强横。庙堂毕竟有一定之规,也不能肆意胡来。
  纪若尘时朝庭之规只略知一二,从洛阳王府出来后就立刻回府,要寻人商议些对策。
  “这等事又有何难?”
  济天下冷笑一声,剧的一声打开折扇,作足了姿态,方道:“只消来上几场殿前斗法,不就大局可定?”
  纪若尘与云风面面相觑,均觉有些不可思议。修道为的只是羽化飞升,与人争强斗狠已落了下乘,何况还要在殿前相斗,那岂不是与戏子无异?但细细想来。此举又实是非常可行。明皇素喜热闹,又一心慕道,听得有两大道派肯在殿前斗法,必不肯错过了,那时孙果再怎样寻借口也是推托不掉的。
  至于斗法胜负倒是不放在纪若尘与云风身上。洛阳一役,孙果的道行已显示得清清楚楚,任一位真人都能稳稳地制伏他,论弟子门人,真武观也绝非是人才济济的道德宗对手。似真武观这等二流门派,若非攀上了朝廷,哪有与道德宗叫阵的余地?
  若在殿前斗法中惨败,孙果又还有何颜面挂这国师一职?那时自当由大展神威的道德宗门人接任,顺带将真武观的产业收了也有可能,可谓胜得兵不血刃。
  殿前斗法这四字一出,立刻轻飘飘地绕过真武观的所有长处,使得双方不得不凭真本事互斗一番,实是一针见血。
  那孙果也非笨人,想也要千方百计的推托。是以这当中的关健,就又着落在了高力士身上。
  云风与纪若尘皆非愚钝之人,略一思索已想明白了当中的关节。要高力士帮忙说来简单,无非是投其所好、供其所需而已,可是两人时高力士几乎一无所知,更不必说知晓他好什么,需什么了。看来若非去找李安,就是得请教这自称通晓天下时务的济天下。
  还不等纪若尘开口相询,济天下就折扇一张,说起高力士的诸般逸事传闻来。这一开了头,他可就有些收不住了。从高力士每日的起休时辰,日常爱好习惯,直说到他如何帮助哪宫缤纪争宠,助哪位皇子邀功,甚而他喜好什么颜色,背地里爱用哪种花样折磨宫女都一一道来。
  说到兴起处,济天下声色并茂,口沫横飞。那种种匪夷所思之事,直听得纪若尘面红耳赤,目瞪口呆。济天下所说如此荒涎不经,可是细细想来,好像也不能完全否认这些事就不存在。只是不知这些逸事,济天下又是如何知晓的?
  直至半个时辰后,济天下已说得口中生烟,方不得不道:“大致就是这么多了。”
  看他那意犹未尽的样子,纪若尘生怕他再说上半个时辰,忙谢过了他,与云风离了房间。
  一出房门,纪若尘登时觉得神清气爽,耳中轰鸣尽去。随着一阵清凉夜风吹过,他浑身骨头都似轻了几分。纪若尘再侧望云风时,见他也是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不禁莞尔。
  “云风师兄,你觉得这济天下怎样?”纪若尘问道。
  云风沉吟良久,方道:“此人虽看似荒涎不羁,但实有大才。你能得此人相助,倒是幸事。只是不知道他本心如何,按说以他如此之才,封相入将均非难事何以如此落魄?”
  纪若尘道:“我也是疑惑不解。云风师兄,你看这人会否是深藏不寡的修道之人?”
  云风摇了摇头,道:“我从他身上看不出分毫真元灵气,应该非是修道之人。不过想来这等有才之士多半个性猖狂,大约是不屑为官吧……”
  说到此处,云风停顿一下总隐隐感觉这济天下身上有些不对,可究竟哪里不时,却又完全说不上来。他索性将这些放在一边,向纪若尘道:“若尘,殿前斗法一事,待我秉过真人们再说。你今日真元损耗太多,先回房修炼补足真元吧。本命法器一事你先不必放在心上,真人们有通天之能,定能为你解决此事。”
  纪若尘应了,自行回房去了。
  子夜时分,静室之中,盘膝静坐中的纪若尘忽然双眼一开,张口吐出一尊青铜鼎。这尊不过寸许见方的小鼎精致异常,小虽小了,可是细细望去,鼎身上的花纹以及那些似符似篆的文字都一一在目。青铜鼎浮于空中,散放着淡淡青光,映得纪若尘脸上也是青幽幽的一片。
  纪若尘心念微动,青铜鼎果然缓缓地转了一圈。
  纪若尘本是心中猜想,但这一刻已证实了几分。难道这就是他的本命之器?正因有了它,自己才不能再炼化其它法器?
  可是这分明是太上道德宫中一尊弃置已久的铜鼎啊!虽然鼎气出乎意料的丰沛,但那多半是因为年深日久,吸收了太上道德宫内的灵气所致。若这口鼎真是什么了不得的法宝,又哪会胡乱扔在一个荒僻的小巷中蒙尘落灰?再者说以他当时微末道行,这口鼎哪怕是稍稍看得过去些,还不就得当场逼得他爆体而亡?
  所以纪若尘才一直没把这剩余鼎气化成的青铜小鼎当一回事,只觉得它大小合适,操控如意,拿来煮药炼丹都是再好不过。
  然而纪若尘忽然想起当日在洛阳之时面时三位南山寺大和尚时,万般无奈之下喷出此鼎,没想到竞然一举击破对方闻名天下的护体禅功。念及此处,不由得又时这口青铜鼎有些利目相看。且他越想那混沌雷龙的下场就越是疑惑,难道那雷龙之魄是被这口铜鼎给消了不成?若真是如此,此鼎实是非同小可。
  但此鼎来历殊不光彩,一旦解说起来多半还会牵出解离诀,是以纪若尘当时犹像再三,终还是没向云风吐露此鼎的秘密。
  纪若尘反复观瞧这口铜鼎,越看越觉得鼎身上那些花纹似是一个个的文字,望上去与构成解离仙诀的文字倒有七八分相似。鼎身上还镌有五个大一些的文字,看位置应是这口鼎的名字。只不过解离仙诀文中之意是自行浮现在他的神识之中,这铜鼎鼎身上的字可就识不得了。纪若尘忽然灵机一动,取过纸笔,将那五个字抄在纸上,又随意摘抄了十几字下来,打乱了次序,准备去问问那无所不知的济天下,说不定能问出些什么来。
  第二日清晨时分,纪若尘就将济天下从被窝中拖将出来,含笑说要向他请教文字。济天下初时面色不善,待见了纪若尘递上的一锭大银,登时眉花眼笑,言道你这小子孺子可教,也不是整天埋头修那些仙仙鬼鬼、怪力乱神的东西,还能知道向往圣人之道。
  当下济天下披衣来到书房,纪若尘早就将数张绢纸铺在桌上。面对首张绢纸上三个大宇,济天下不去认宇,先点评了半天纪若尘的书法。
  纪若尘虽未怎么练过书法,不过随着真元修为渐长,笔下之字也逐渐有所不同。那几字望去杀伐中透着一丝仙气,确是有些与众不同之处。但济天下只点评书法却不辨宇,慢慢地纪若尘就发觉不对了。
  济对面上一红,知道无法蒙混过关,终于咬牙道:“这三宇不识。”
  纪若尘笑了笑,揭过这一张绢纸。济天下这一次不再考虑书法问题,只是盯着纸上两字猛瞧,看了半天,忽然一拍大腿,道:“我知道了!这些字乃是前朝姜尚姜子牙召唤仙兵天将时,那篇祭天祷文所用的文字!只可惜那老鬼私心太重,从不肯将这些文字授人。他死之后,这些上古文字泰半流失其意。幸好我对前朝历史了如指掌,考据详实,这两字倒还是识得的。一个是文字,另一个……另一个该是山字。”
  接下来数张绢纸翻过,济天下认出了河,王,日,月,玄,清六宇,倒有十一字不识。他盯着最后一宇,憋得满面通红,方咬牙道:“这是……这是锅……不对,是鼎……错!是盆!”
  书房中忽然不知从哪里响起一声若有还无的金石鸣音,济天下登时两道鼻血就滴了下来,将那张绢纸污了。
  纪若尘吃了一惊,一边扶济天下坐下休息,一边在心中自行整理过顺序,暗想道:“文王山河鼎?倒是一个好名字。”
  济天下竟能够认出这许多字,倒是一件意外之喜。纪若尘有心将鼎身上所镌文字一一问来,就算十中只知三四,也是不小的收获.只是今日看来济天下已累得狠了,不好再问。反正时候还长,日后自会慢慢的问出来。
  刚出得济天下院落,云风忽然匆匆而来,一见纪若尘即道:“若尘,真人们有吩咐。”
  原来云风刚刚得到消息,紫阳真人他与纪若尘即刻起行,赶赴长安游说高力士,好与那真武观在明皇殿前一决雌雄。
  正文 章三十三 长安
  丁当声中,一片银片被打成银环,套在了一根三尺长的细铜管上。铜管上镌满了咒文,大多是增强御火、韧性的咒文。紧接着两根吹弹得破的纤指轻轻一捏,那银环就生生地嵌进了铜管当中。
  “你这婆娘干些什么!我的阳火御鬼笛啊!就这么被你给毁了!”旁边传来一声哀嚎。
  云舞华分毫不去理会那汉子的鬼哭狼嚎,右手掌心中亮着一朵淡青色的真火,火中一块赤铜,已被溶成一团铜水,飘浮在真火正中。她右手微微一倾、铜汁就此滴下,将那只三尺长的阳火御鬼笛的笛孔一一封死。
  在她身旁一株大树上,正缚着一个面皮白净、书生模样的人物,他面有青色,身有鬼气,显然是常年与尸道鬼畜打交道的修道者。他显然对这支御鬼笛极是心痛,哀号不已。
  此人本是湘西万鬼宗门人,乃是御鬼唤尸的高手,只是今日时连不济,刚用阳火御鬼笛召了些符鬼行尸出来,就不知因何惹到了从旁路过的云舞华,被她骤然发难,一击而倒,夺了阳火御鬼笛去。
  云舞华名头不小,这人倒也是认得的。只是他连问数遍何处得罪了云舞华,她不予理睬,只是开始动手改造这支铜笛。那人爱笛如命,一身道法倒有大半需靠此笛施展,一见之下简直心痛得如欲昏去。他本非什么善类,急火攻心之下也就口不择言,骂道:“你这千人骑的骚货,凭什么如此强凶霸道……”
  他尚未骂完,忽然倒吸一口凉气!云舞华已转过头来,冷冷地看着他,双眼中透出的寒意杀机,几乎可以将他的魂魄冻僵!
  他这才从怒火中醒来,刚想求饶,云舞华右手一挥,那一团用剩的铜汁已脱手飞出,尽数浇在了那人胯间!他连叫都叫不出来,只吸了一口气,就已晕死过去。
  云舞华不再理会那人死活,只是凝神制出一枝长二尺的细长铜箭。然而是在箭身上刻螺旋纹还是刻直纹上,她终于犹豫起来。
  她自幼性情刚烈,素喜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杀伐果决。因此学艺之时即选了无垢山庄中从未有女子练过的冥河剑录。她虽然也习过暗杀潜行之道,但当时只是匆匆掠过几眼而已。云舞华嫌这等背后下刀,暗中动手的伎俩上不得台面,是以她虽然真元、剑气、剑术、道法俱是无垢山庄弟子之冠,惟独暗杀处于末流。
  可是现在算算已没有多少时间,纪若全自己就很是滑不留手,云风更加难以对付。当日在洛阳城外,云舞华一阵倾力狂攻尚攻不破只能运起七八成真元的云风守御,如今他们有了防备,要靠正面突击堂堂正正地击杀纪若尘,几乎是全无可能。无可奈何之下,云舞华只得选择暗杀。无垢山庄精擅暗杀之道,云舞华虽只知一二皮毛,白忖应也远远强过了云风、纪若尘二人。
  她努力在记忆中思索,铜箭刻成螺旋纹又或是直纹有何区别,最后终是选了螺旋纹。记忆之中,这等刻法飞箭去势即疾且稳,只是似平她还忘记了些什么。
  清晨。
  看到山那一端逐渐浮现的两个身影,已在山顶守候数个时辰的云舞华双瞳中终闪现了一丝生气。她默默运起无垢山庄心诀,小心翼翼地将周身气息都收回体内,与周围石头无异。然而她气海中升起一道黑色的龙卷。引得周身真元逐渐攀升,又将这些真元都吸附在龙卷周围,不使一丝外泄。
  徐徐行来的两人正是纪若尘与云风。他们并不急于赶路,没有驭气飞行,只是足尖不住点在树梢岩石上,每一次落足,即可腾空而行十余丈,方慢慢落下。这等行法速度其实并不慢,又能持久,乃是道行修为未能到达与天地浑然一体之人长途赶路的首选。
  云舞华已完全停了呼吸,只有一双星瞳和那支改造过的铜笛跟着纪若尘的身影慢慢移动着。
  三百丈巨离,正是她这一支夕隐箭的最佳距离。她已收敛了全身气息,在这个距离上,除非是有忘尘先生那般道行,否则无论如何也难以发现她的行踪。
  转眼间纪若尘与云风已从她面前的山谷中穿过,一路远去。云舞华盯着纪若尘的背影,徐徐将体内汹涌澎湃的真元进过双唇倾注入改造过的铜笛之中。铜笛突然微微一颤,笛心中铜箭如电穿出,在空中一个转折,掉头向下,几乎是贴着林梢向纪若尘后心刺去。
  此箭飞动时全无声息,且离笛后越飞越快,肉眼几已不可辨识,若一道极淡的灰线,刹那间飞过三百丈,已到了纪若尘身后!
  云舞华忽然暗叫一声糟糕!
  原来那少隐箭一直极速飞旋;越飞越快,但飞到后半途时,箭身上忽发出一阵几乎分辨不出的尖啸!
  若是灵觉稍差,对于夕隐箭所发的尖啸是决计分辨不出的。就算听到了尖啸,也多半来不及对其疾如电的夕隐箭做出反应。只是云舞华已然看到纪若尘和云风都转过身来,面有讶色,望向了来袭之箭。
  那他们会不会来不及反应呢?
  与云风一战后,云舞华已不再对此有任何奢望。似乎是为了验证她的想法,云风反手抽剑,斩落,停剑,收剑,回鞘,直如行云流水,说不出的挥洒自如,他长剑回路之时。夕隐箭方才居中分开,掉落地上。
  “若是没有这个该死的杂毛……”云舞华咬牙,恨极。可是她旋即看到纪若尘手中早已多了一柄艳红短剑,横剑当胸,已作好了万全准备,就是没有云风,这一箭也要不了他的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