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都市言情>我为国家修文物>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173节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173节

  粟等人一听,这话好像没毛病。
  他们一行人被带到咸阳城外一处驿站,与其他百工汇合之后,便全都被人用麻布蒙住了眼睛,塞进马车之后,一路摇摇晃晃,东弯西绕,也不知行了多少路,最后全都被扔在了这里。
  这里,就是骊山了吗?
  连重在内,所有人都是这么以为的。
  但向南却是知道,这里根本就不是骊山,离骊山直线距离还有将近40公里远呢。
  这里,实际上就在都城咸阳附近!
  据资料显示,1989年,华夏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者,在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的一片菜地里进行勘测钻探时,发现了21座距今约2100年的西汉大型烧造兵马俑的陶窑,并出土了数千件陶俑。
  这是专为皇帝和政府制造入葬用兵马俑的官窑。
  由此不难推测,实际上,在秦皇陵修建时期,烧造兵马俑的官窑,也不可能建造在骊山附近,而极有可能就在六村堡。
  因为这里靠近咸阳,一是方便少府官员来往视察监督,二是,兵马俑烧造虽然都是模制的,但面部五官在入窑烧造之前,需要参考军中将士的容貌重新雕刻,所以将官窑设在这里也方便将士往来。
  第三个原因就是,陵园位于何处事关重大,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重和里中的年轻人待了半天时间,天色快黑时,又来了一队马车。
  马车里,又下来了一大群工匠模样的人。
  重等人四处看了看,此刻,这里已经汇聚了近千人之多了,也不知道究竟要做什么,竟征召了这么多的百工汇聚此处。
  他们正想着,从不远处走出一位瘦削老吏来,对众人大声说道:
  “从此刻起,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二伍为一什,设什长;五什为一屯,设屯长!”
  “以屯为计,烧造陶兵陶将、陶马陶车,所烧造之物上,需刻印屯长之籍、名,以计其数,以验其质!”
  众人听后,并没有显得太过意外。
  这里的工匠,大部分都服过兵役,对“五人为一伍,二伍为一什”这种秦国军队的基本建制很是熟悉,因此也没有提出什么异议。
  当然,提出异议也没用,说不得还得被打一顿。
  而后面所说的,烧制的陶人陶马上需要刻印姓名籍贯,这就是秦朝对制陶作坊的工人们,实行的“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制度了。
  老吏说完之后,众人很是熟练地开始“组队”。
  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书名原因,陶坊里的这些年轻人加上重,不多不少正好五十人。
  重在这里人当中爵位最高,又年纪最长,便理所当然地做了屯长。
  少府小吏依次将各个屯编了号,又记下了屯上的姓名、籍贯等信息后,又交给那老吏过目。
  老吏看过之后,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好,从今往后,咱们便要在一起共事了,希望诸位拿出真本事来,你们不让我为难,我也不会为难你们。”
  老吏训完话后,天色已然黑透,小吏们便将这些工匠带到一排低矮的土房前,便径自离开了。
  工匠们一看,便知道这是他们以后长久居住之所,也不客套,十人一屋,很快就将这边低矮的房间都给占满了。
  剩下那些胆子小或者动作慢一些的,只能愣愣地站在风中凌乱。
  当然,他们也不会没地方睡,一个屯里面的人,总会在大通铺里匀出一点地方来让他们休息,要不然的话,对方跑了,这一屯的人都得受罪。
  回到屋子里以后,粟和里中的那些年轻人,都从随身携带的包裹里,拿出干粮来,一口干粮一口水地吃起了晚饭。
  重却是没有动,坐在黑乎乎的屋子里,一言不发。
  这一趟出来,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前途未卜啊!
  第二天开始,那老吏又出现了,开始安排工作,一部分泥瓦匠,开始沿着附近低矮的山坳,开始建造窑口。
  而重这些陶匠,则被派出去寻找适合烧造陶器的陶土。
  并不是所有的泥土,都能够用来烧制陶瓷器物的,而是必须使用陶土。
  陶土的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高岭石、水白云母、蒙脱石、石英和长石组成,而且颗粒大小不一致,常含砂粒、粉砂和粘土等。
  陶土的颜色不纯,往往带有黄、灰等色,因而仅用于陶器制造。
  而重判断陶土的好坏,却不需要知道那么多,更何况,秦朝时也没人知道陶土的成分。
  重只需要伸手抓一把泥土,用粗壮的手指捻上一捻,再放在鼻子底下闻一闻,便能知道这土能不能用来烧制陶器,烧制出来的陶器究竟是上品,还是下品。
  这种本事,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出来的,而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地跟陶土打交道,才能够快速辨别出来。
  秦始皇二十六年八月,泥瓦匠们日以继夜地忙碌,终于在小半年时间后,造出了一部分陶器官窑。
  而这时候,屯长重等一干陶匠,也分别在咸阳附近找寻到了一些适合烧造大型器物的陶土。
  随着一车车的陶土,从远处运来,向南也开始振奋起来,兵马俑的烧制,终于可以开始了。
  重和幺儿粟等里中人为一屯,自然是独占一个窑口。
  这样一来,从制模、洗泥,到拉胚、成型,一直到最后的烧制、上色,全都是一个屯里的人在操作。
  倘若其中有人出了错,犯了事,那自然就是一屯之人都要受过。
  此时,少府老吏又出现了,他开始安排“工作”:
  “从即日起,开始制作陶俑。所有陶俑,均按照真人、真马、真车大小烧制。”
  “一号到五号窑口,烧制武士俑;六号到十号窑口,烧制立射俑和跪射俑;十一号到十五号烧制军吏俑……二十六号到三十号窑口烧制战车,其余窑口,均烧制战马俑。”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所有兵俑和马俑,样貌、神态不得雷同,否则按废品处理,屯长受十笞!”
  此话一出,众工匠们全都噤声不言。
  在这缺医少药的年代,要是被这十鞭打下来,不死也得残!
  老吏安排完之后,各屯便开始迅速动了起来。
  重这一屯人所在的窑口,正是十二号,需要烧制军吏俑,而军吏也分高级军吏、中级军吏和低级军吏三类,他们的穿戴更是分了好几种,有披挂战甲的,也有头带长冠,身着长袍的。
  这些东西,都要分清楚来。
  趁着这当口,重便找来十一号、十五号等其他几个负责烧制军吏俑的窑口屯长,商量了一番。
  其他几个屯长都认识重,这不单是因为重的制陶技术远近闻名,更是因为他们几人年岁相仿,当初服兵役时,也曾在一处打过仗。
  此刻知道重的来意后,便纷纷说道:
  “这甲衣制作繁杂无比,我等怕是应付不来。重,你技艺精湛,便能者多劳罢!”
  “是啊,重,这一次全要靠你了!”
  “……”
  这事关系到身家性命,大家也都没什么可客套的,重略微一思考,便应了下来,他这一窑口,负责烧制所有身穿甲衣的军吏。
  商议完毕之后,重便回到住处,将屯中之人全都集中在了一起,一脸严肃地说道:
  “从明日开始,便正式烧制陶俑了,我们等负责甲衣军吏俑的烧造,望大家打起精神来,早日完工,早日回家!”
  “诺!”
  众人纷纷应声,也是神情严肃。
  第二天开始,整个窑厂便开始热闹了起来。
  虽然还没有开始烧窑,但各个工地上已经是忙成了一片。
  陶器烧造工艺,在秦朝时已经十分成熟了,尤其是模具翻印,彩绘刻画,更是精美无比。
  要烧制陶器,就得先制作陶胚。
  这一点,粟等里人已经是轻车熟路了,他们在很早之前就开始跟着重烧制陶器,对于这些事,根本用不着重来吩咐和督促。
  而重也没有闲着,他向老吏提出了一个请求。
  既然要制作军吏俑,那么,他就需要一个样板,仔细去观察这军吏身上的甲衣具体是什么模样的,穿戴上之后又是什么样的。
  不是说重没有见过甲衣军吏,而是之前他根本就没想到过要等比例烧造这样的陶人,自然就不会观察得那么仔细。
  老吏果然如他所言,并没有为难重,派了军中一个身穿甲衣的小吏,就让他跟着重,可以让重随时随地观察。
  重苦笑一声,本想观察得仔细一些,不成想,倒是给自己招来了一个监督者。
  不过此刻,他已经没有心思去考虑这些问题了,还是得赶紧烧造一批军吏俑出来,否则的话,哪天那个少府老吏不开心了,设一个时间限制,那大家都得完蛋。
  匆匆忙忙的一个月过去了。
  粟等一干人先是用陶模作出了初胎,然后重就在初胎之上,雕刻甲衣的形状,再按照军中军吏的模样,雕刻面部表情。
  到如今,他们这一屯之人,差不多已经制作出了三十个陶俑初胚。
  然而,这三十个陶俑初胚远远达不到开窑的要求,因为一个窑口最少也需要350-400个陶俑,才能够将陶窑装满。
  如果还按照之前一屯一窑的办法来制作的话,一年也难开一次窑。
  这要是都烧制成功了还好,如果失败了,岂不是一年都白忙活了?
  那大家得做到什么时候才算结束?
  这一次,老吏也发现之前出了差错,他也不是纠结之人,当机立断地更改了方案:
  十屯一个窑口,其中一屯专门负责烧造!
  如此一来,速度就快了不少,一个月就能烧一次窑。
  然而,速度快是快了,可刚刚第一次烧窑,就出了大事了!
  第224章 炸窑
  少府老吏下令重新组合,改为十屯一个窑口之后,八十多个屯只需要八口窑,一个月就能烧一次窑。
  然而谁也没想到,第一次烧窑时,竟然就出事了。
  这一日,重带着自己这一屯的人,依旧在制胚工地之上,埋头制作甲衣军吏俑的俑胚。
  在重面前的空地之上,晾晒着一个又一个制作好了的俑胚,这些俑胚,毕竟等它们干透了,才能入窑烧造,否则的话,很容易炸窑。
  炸窑,是陶瓷烧制行业里面的行话。
  它指的并不是窑口炸掉了,而是指陶瓷胚体在送入窑中烧制以后,没有烧制成功,裂开了。
  导致炸窑的因素很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