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文唐> 第590章 无题

第590章 无题

  一场大雪掩盖了刑场地面的血色,同时也宣告巫蛊案正式完结。
  吃瓜群众骂骂咧咧的吐槽着世家的人不够多,怎么这快就被杀完了,然后意犹未尽的准备过年。
  朝廷众臣则松了口气,风波终于暂告一段落,他们不用担心自己莫名其妙被牵连其中被抄家灭族。
  还有一方面原因是风波过去,国朝秩序恢复正常,大家可以开始重新建设新大唐了。
  渭水书院,岳山、王绩、豆卢宽、孔颖达四人正围坐在火炉周围吃火锅。
  “经此一役山东士族元气大伤短期内无力兴风作浪,宣扬新学的最大障碍破除,老夫要提前恭喜诸位了。”把刚涮好的羊肉放进嘴里,豆卢宽嘟囔着道。
  “呵呵……你老把嘴里的肉咽下去再说这话还有点可信度。”岳山轻笑道。
  “新学代表着进步,大兴是必然之事,有没有士族的阻挠并不影响这个结果,士族不过是螳臂当车而已。”孔颖达不屑的道。
  “你们一直忙于政务对学界关注较少,我听说不少士族都在研究新学,隔壁书院人手一套。美其名曰是知己知彼,实际上他们打的什么目的大家都知道。”王绩美滋滋的道:
  “新学是大势所趋,用翠岚的话来说,要么加入,要么被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没有第三个选择。士族口口声声说尊古复古抨击新学,身体还是很诚实的。”
  听他说的有趣,其他人都笑了起来。
  “这次风波空出了很多职位,不少人都在争抢,岳候你就不打算分一杯羹?”豆卢宽似无疑的问道。
  “呵呵……新学已经耗费了我九成的心力,无力在兼顾其他了。”岳山淡笑道。
  “佩服,难怪你能开创新学。我就不行了,放不下的事情太多。也不怕你们笑话,这次我举荐了几名自家的子侄,只希望他们不要让人失望才好。”豆卢宽自嘲的道。
  “别说你,我也一样举荐了不少自己的学生后辈。岳候那是特例,他不争就是最好的争。我们要是不争恐怕明天就要回老家种田去了。”孔颖达也坦然的道。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此言已经存在千载,能做到的唯有翠岚一人尔。”王绩笑的很畅快。
  当初他就看好岳山,半推半就的接手了龙首山书院,现在的发展证明了他有先见之明,所以他很开心很欣慰。
  “不过我是个俗人,翠岚你既然还没有举荐过人,我有后辈想出仕,要不你帮我举荐一下如何?”
  “行,你把名单给我,改天我递给高尚书。”岳山感激的道。
  他帮王绩举荐后辈,还要反过来感谢对方,很奇怪是不是?
  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他不是不想趁这个机会塞人,而是无人可塞。
  他的盟友并不多,少数几个也都有了成熟出仕途径,用不着和别人抢位置。
  就以敬君弘为代表的元从禁军来说,才能一般的可以子承父业继续当元从禁军,有才能的会进入军校或者万骑体系。
  军校虽说是面对所有人公平招生,但私下还是优先录取将门子弟。而岳山又是军校的创始人兼院正,元从禁军子弟会受到特殊照顾,比一般将门弟子更容易进入。
  万骑就更不用提了,本来就是在元从禁军的基础上建立的,三分之一都是从这支军队提拔。
  而且为了保证战斗力这支军队从不对外招人,都是从其他军队和军校选拔尖子手。
  作为万骑的‘母军队’元从禁军同样受到优待,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固定名额。不用要和别的军队竞争,只需要和同样出身元从禁军的子弟竞争就可以了。
  另外一个盟友就是宁纯,但宁家本身就是岭南大族,不缺出仕的机会。
  如果岭南还是以前的不毛之地,宁家子弟想到繁华的中原地区任职或许还需要岳山举荐。
  但现在岭南大开发,这里对朝廷越来越重要,很多想要建功立业的人反而要走门路往这边调,期望来这里做出成绩。
  宁家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优秀的子弟直接就能在当地出仕,做出成绩了光明正大调入中原任职,也不需要岳山插手。
  其他投靠岳山的人,比如书院的部分先生,想出仕也用不着和别人抢位置。优先安排到棣州和岭南地区,做出成绩再往别处调。
  所以所他的盟友暂时都不需要他安排,而他自己因为家底太薄也无人可塞。
  岳家往上数十代都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农夫,亲戚里面实在没有堪用的人才,徒弟年龄还太小不到出仕的年龄,以至于无人可塞。
  所以说他不塞人不是不想塞,是无人可塞,这也是他最大的短板。
  之前他一直当神棍没有担任过任何实际职务,只需要保持对皇帝的影响力就可以了。但现在他跳入了政坛这个泥潭,就别想独善其身,盟友是必须要有的。
  继续保持对皇帝的影响力是必须的,但帮手也同样重要。
  国家大事千头万绪,总不能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吗?很多事情都需要手下的人帮你去完成。这就是俗话所说的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
  而且永远都不要高估了那些同僚的节操,党争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讲的。你坐在这个位置上就相当于是挡了别人的路,别人就有理由敌视你。
  也许大家会因为你对皇帝的影响力不敢明面上怎么着你,一旦抓住机会是不介意背后捅刀子的。
  最简单的例子,同样需要钱粮,别人一封手书就能从户部要来,你亲自跑过去别人还推三阻四拖延十天半个月才给。这一来一回耽误的事情就太多了。
  所以想从政必须要有盟友,要有追随者,当你身边的关系网足够庞大的时候,就没人敢轻易在背后捅刀子。
  岳山在高层的影响力巨大,底层也不缺人手,棣州的大部分官吏都可以看做他的人,但棣州的人想走上高位还需要一些时间。
  他缺的恰恰是中间层的盟友,在这个位置勉强能算盟友的就只有一个马周——这次被提拔为中书舍人。
  作为鲜明对比的长孙家族,在中枢起码有五个以上侍郎级别的盟友,在地方上的盟友更是数不胜数,仅五品以上少说二三十个。
  其他宰辅重臣也都差不多。
  别说和长孙无忌这样的大贵族比,就连秦琼程咬金这些人他都比不过。只不过程咬金等人的盟友大多都在军界,平时看不出来而已。
  真要遇到事儿了,他们登高一呼影响力不比长孙无忌小多少。
  这就是底蕴上的差距,不是三五个人三五天就能弥补的。
  不过岳山身为新学领袖,又有渭水书院可以培养人才,用不了十年他就能弥补自己的短板。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眼下这几年怎么办?
  王家也是名门望族,王绩的哥哥王通是隋唐时期最顶尖的大儒没有之一,李纲这些人在他面前都自能当弟弟。
  他们家需要岳山帮忙举荐人吗?不需要。
  可他还是说了,还是当着孔颖达和豆卢宽两个人说的。
  为什么?
  在用实际行动支持岳山。
  王绩推荐给岳山的人必然是优秀的人才,到中枢担任中层官员绰绰有余,能弥补岳山的短板。
  这就是王绩让他举荐人,他要反过来感谢王绩的原因。
  这个话题大家并没有多聊,话题很快就转到了学政和科举上面。
  “今年的道试算是废了。”孔颖达嘴里说着丧气的话,脸上却一点沮丧的表情都没有。
  “何解?”岳山问道。
  “道试录取八成都是世家子和官宦子弟,这场风波牵连太大,大批中举士子被取消名额,可不就是算废了吗。”孔颖达回道。
  “不过这也算是好事儿,行测一科对世家子和官宦子弟太有利了,寒门士子大多都倒在这一科上。”豆卢宽接话道:
  “针对这一点书院已经设立了专门的学科,寒门士子可以进入书院系统学习,能大大弥补这个短板,等明年情况就会好很多。”
  岳山略微一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行测照应的是‘格物致知’这句话。
  可是寒门士子和普通百姓连读书都难,哪有资源搞什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世家子和官宦子弟家底殷实能四处游学增长见闻。
  当然,行测一科也是有固定套路在里面的,可以通过大量习题练习进行熟悉。
  可在古代知识太宝贵了,行测牵扯的科目又太多,寒门士子没有那个能力接触这么多学科。
  就以数学为例,算学在古代算是偏门学科,只有国子监才开设有固定算学科目。其他人想学习就只能拜算学先生为师才能学到。
  但在古代掌握算学的人太少了,千里挑一都不夸张,上哪找算学先生去?
  而世家子和官宦子弟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他们可以接触到各个学科的先生。
  所以在行测一科世家子和官宦子弟是占优势的。
  岳山单独开设行测科目的时候还真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不过还好,书院体系能有效补充这个短板。
  孔颖达和豆卢宽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书院单独开了针对性学科,寒门士子可以通过书院学到这方面的知识。
  而且这个问题也可以通过贩卖教科书来缓解。
  永远不要小瞧读书人当官的决心,只要给他们一点机会,他们就能蹚出一条通天大道来。
  即便他们没有考入书院,只要手中有教科书,他们也能学会相关知识,所以重点还是书院体系建设。
  “今年已经在中原两百一十七个州开设了州学院,县学也开设了四百余所。明年边疆和偏远各州也实现会全面覆盖,中原百分之八十的县也都要开设县学。”豆卢宽说道:
  “至此学院体系第一阶段建设工作完成,之后五年内把书院铺设到每一个县。并且在人口众多的州县开设更多的分校,确保更多的学子能接受书院系统的教育。”
  “等到这一步完成,学问讲真正的普及到每一个百姓面前。此等空前的功业……呵呵,你我都将青史留名。”
  “真羡慕你们啊。”王绩毫不掩饰的道。
  “虚伪。渭水书院是第一所新式书院,你这个第一任祭酒必然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你还是新学核心人物,听说你的老庄新注已经快要完成?”豆卢宽说道:
  “此书一出你就是学界老庄的权威,靠此书就能名垂千古,比起来应该我羡慕你们才对。”
  “哈哈……哪有你说的那么好。来来来,喝酒喝酒。”王绩嘴上说的客气,脸上的笑容都要掩饰不住了。
  他兄长王通学贯三教,一生致力于三教河流。他没有王通的学问和气魄,一生致力于研究老庄,之前就出过老庄注。
  但可惜,始终没有脱离前人的窠臼,算不上经典之言。
  和岳山接触久了,受到岳山来自于后世的见解的影响,他终于摆脱了前人的影响,写出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老庄注。
  一旦这部书完成,以后任何阅读老庄的人都避不开他的著作。
  说的更大一点,一旦新学统一学界思想,他的老庄注就可以借助新学加持,成为解读老庄的标准答案。
  不管谁想学老庄,都要用他的老庄注当教科书。
  到了那一天,他王绩必然会名垂青史。
  比起他来,孔颖达就次了一等。孔颖达最擅长的就是论语,然而有岳山的《论语正义》专美于前,他的论语注就只能作为参考。
  如果孔颖达不能再学问上做出突破,在学术上始终会差上那么一筹。
  但孔颖达并不发愁自己能不能名垂史册,孔子的嫡系后人就足够他留名了。更何况他也是新学核心人物,本身也学识渊博,还是大唐重臣……
  豆卢宽就比较担心这件事情了,他有学问但不足以支持他著书,想名留青史就只能靠政治成就。
  这也是为什么他身为世家子弟,明知道书院体系和科举体系将会打破世家对当官途径的垄断,还依然参与到书院建设和科举中来的原因。
  这个功绩实在太大了,大到让他无视家族利益的程度。
  震动全国的巫蛊案终于完结,这也意味着岳山悠闲的日子到了头,和王绩、孔颖达、豆卢宽三人吃完火锅的第二天,他就来到了长安城。
  六扇门要开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