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都市言情>重生之命当争> 第317章 燧石科技的合作方案

第317章 燧石科技的合作方案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燧石科技的3d闪存技术,同时涉及到两个层面的3d化,存储单元,以及存储颗粒封装。”
  一句话,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存储单元的立体化和3d封装同时实现了?天……”
  做封装的,更是精神一振。虽然此封装非彼封装,但谁知道这里面有没有机会呢?
  林耀东点开了下一页幻灯片,顾松说道:“我们在实验室里,完成了四种架构的立体存储单元架构。依照申请专利的需要,这四种结构的大致思路,是会公布出来的。当然,现在是首次公布。”
  台下懂技术的和企业的人都没听他的话,只把注意力放在幻灯片上呈现出来的四种结构示意图上。
  顾松等他们消化了十来秒钟,才靠近话筒加大了音量:“请大家注意,虽然工艺的核心细节不会完全披露,但以国外的研究基础,还有他们的能量,此刻他们肯定已经拿到了我提交上去的专利申请材料,在实验室里进行攻关了。”
  台下的人这才把注意力转移到顾松身上,顾松说道:“时间并不充裕。现在的好消息是,四种架构、四套技术,我有把握至少在专利层面封锁住国外3-5年时间。这段时间内,他们能找到第五套结构的可能性,非常小。这就意味着,3到5年的时间里,我们得在闪存领域站稳脚跟,得在制程工艺上赶上世界一流的水平。”
  闪存领域站稳脚跟,既然有了这个技术在手,问题是不大了。但制程工艺赶上世界一流水平……包若章儒京在内,台下都沉默了下来。
  “至于tsv封装工艺,我只在闪存芯片上完成了全套工艺的申请。但这种封装工艺,应用领域当然并不只有闪存。一旦国外巨头在其他领域完成突破,反而会拉大那些领域的差距。”
  章儒京看着幻灯片上tsv封装工艺的示意图,内心沉重地点了点头。
  顾松用严肃的语气说道:“诸位,放下成见,先压住些私心。一种新技术,给国外所带来的科研思路启发、应用领域延伸,我们并不能完全预料。这个契机稍纵即逝,这种时候如果不能团结起来,先把3d闪存厂建起来,先在全球市场取得足够的份额。那么,这个蛋糕就不存在。我有专利在手,我不希望指望国外厂商把蛋糕做大,然后每家分一小口给我。”
  “要想把这个蛋糕做大,首先要确保的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3d闪存生产基地,将来是在华国!现在,2d闪存的制程工艺在130纳米的层面已经成熟,今年mlc架构的2d闪存就会量产投放市场,而且采用的12寸晶圆生产线。但现在,燧石科技的3d闪存,只能考虑在250纳米甚至350纳米的制程上去尝试流片量产,而且是在8寸的晶圆上。”
  顾松停顿了一下,诚恳地说道:“困难很多,优势并不如想象的大,因为我们的基础太差。甚至最直接的困难,第一批3d闪存,现在想要流片成功,都需要专门攻关。我可以选择去找英特尔、去找东芝、去找三星一起联合研发、流片量产吗?”
  看着顾松的神情,台下的人这才终于清醒过来。
  是啊,3d闪存的技术确实是划时代的。但现在大家想要的,是能吃进嘴里的蛋糕。如果不能尽快量产出来,这块蛋糕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想要量产,设备比别人差,工艺比别人落后,甚至没有专门的闪存厂来一起联合研发。
  华芯国际的生产线最先进,但它设立之初就是以纯粹的代工厂为发展方向的。华虹的8寸生产线,现在只能做到500纳米制程的成熟量产。贝岭微电子,同样很吃力。
  现在就考虑分蛋糕,岂不是儿戏?
  “这就是芯火科技现在面临的第一步困难。8寸晶圆的生产线,尽量能够在250纳米的层面完成一整套工艺的量产落地。所需要的设备、团队,这是现实困难。”
  顾松朝林耀东点点头,随着幻灯片的内容进入第二个环节:“我提出我的解决思路。在芯火科技筹建的同时,我要选择一家芯片厂合作,8寸晶圆、250纳米制程的量产工艺攻关我来负责,尝试流片。这家芯片厂,将获得该套架构和第一代工艺的永久授权,日后以独立品牌量产自己的3d闪存。”
  章儒京和华虹、贝岭微电子的代表都露出期待的神色。8寸的生产线,250纳米制程,他们的生产线都能满足基本条件。
  顾松没等他们消化,继续说道:“而芯火科技,我要直接上12寸晶圆、130纳米的制程。所需要的初代设备,我会拿出第二套架构,和一家国外大厂来交换。同样,我交换到国外的,也是基于8寸晶圆、250纳米制程的初代工艺,量产工艺我不负责攻关。这个方案不是绝对的,如果在座哪家芯片厂有能力直接引进这一条生产线交换给我,那么国外的授权我就不必给。这条生产线,等于一套架构和初代工艺专利的永久转让。”
  “各位,如果有可能,我不想3d闪存的量产率先在国外实现。但同样,我也不想要从8寸晶圆和250纳米的基础开始,去和别人在12寸晶圆生产线上以130纳米甚至90纳米制程量产的mlc芯片竞争。”
  章儒京一脸苦笑,一套12寸生产线和能实现130纳米制程工艺的设备,用来永久交换一套3d闪存专利,当然是值得的,只怕国外的厂难以拒绝。只不过,顾松给他们的条件绝对没有给国内企业的这么优厚而已,必定带着些其他的要求。
  但他穷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只引进了8寸晶圆生产线。12寸晶圆生产线……上哪去弄得到?这是01年才刚刚成熟投入量产的晶圆生产线。
  韩经纬低声向王邦介绍着现在12寸晶圆生产的引进困难,王邦也一脸严肃。
  “说完了设备的困难,再说人的困难。芯火科技的负责人,我已经确定了。湾积电总厂的生产主管廖青山,已经确定加盟芯火科技。”
  章儒京猛地一抬头,盯着顾松。
  动作好快,廖青山……这可是老熟人了,湾积电的中坚骨干,被当做下一代领导层培养的人物。这么快就被挖到了?
  “有将无兵,没有意义。”顾松朝章儒京看了两眼,“流片时候的工艺攻关,两套人马一起参与、一起学习,这是我的合作要求。”
  “未来的计划方面,先搁住不讲吧。合作流片、帮助芯火科技引进12寸晶圆生产线和130纳米制程工艺设备的事,大家有什么门路、有什么想法,我们先交流一下吧。”
  台下,沪海市的领导和章儒京率先站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