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太子宠婢日常> 太子宠婢日常 第64节

太子宠婢日常 第64节

  折明珠就不好意思的点点头,再是怎么明事理的姑娘, 遇见自己的婚事,还是有些羞涩的。她就对着折筠雾道:“七姐姐,那你先去睡,等我盘完账, 便去看你。”
  折筠雾朝着她点头示意,朝着前面走去,迈过门槛,转了弯,没了踪影。
  赵氏就看着她的门口叹气,“珺珺,到底还是不愿意跟我亲近。”
  她有些心酸,“她这般大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跟她亲近,你说,这该怎么办?”
  折明珠拿着账本看,一边看数一边安慰道:“叔母,想再多,不如对她好,七姐姐看着是个心里明白的,又良善,那您对她好,她肯定能明白,就愿意亲近您了。”
  “这才回来一日,再是着急,也急不来,侄女知道您思女心切,可也该要给七姐姐时间来适应这个陌生的地方。”
  她道:“侄女觉得,她对咱们没有怨恨,便是老天的垂怜了。”
  这般一番话,掏心掏肺,折明珠越说越认真,赵氏听了,连连点头,“你说的对,叔母听你的。”
  折明珠笑着点头,走过去依偎在赵氏的怀里,“叔母,慢慢来,总会好的。”
  赵氏抹泪,“好,慢慢来,只愿珺珺能接受我。”
  晚间蜀陵侯回来,赵氏就跟蜀陵侯道:“明珠虽小,却比我看的清楚,今日幸亏有她开解我,不然我这心里,还真不知道怎么办。”
  蜀陵侯换了衣裳,走出来,“明珠是个好姑娘,珺珺也是个好姑娘,我这心里,尤其感谢翁家夫妻,三年来将她教成了如今的模样。”
  他道:“过年过节,咱们的礼都要送到,夫人,你可万万不能忘记。”
  赵氏白他一眼,“这般大恩,怎么能忘记?”
  她道:“非但是翁家夫妻,还有折家一家子,虽然最后卖了珺珺,但之前也是有大恩的,既然珺珺不计较,咱们也不能一直晾着人家,该怎么解决,还是得解决。”
  蜀陵侯:“珺珺可有提出过请他们过来?”
  赵氏点头,“有,不过不是请他们过来,是她亲自去。”
  蜀陵侯:“今日珺珺可呆得安心?”
  赵氏:“买完簪子回来,便去睡了,现在还没醒。”
  蜀陵侯觉得有些不对,“我观珺珺行事,皆有章法,今日去看京都繁华,着实有些想不通,按理来说,该去看折家夫妻的。”
  不过这个闺女是失而复得的,他没有继续想下去,只觉得还不熟悉她的性子,等以后便知晓了,如今她做什么,他都觉得好。
  蜀陵侯叹气,“明日正好我沐修,既然珺珺要去,咱们便陪着去吧?也该正式的要去拜会下这对夫妻。”
  当年,要不是他们,珺珺就没有今日。
  蜀陵侯对他们也很感激,“等明日再仔细问问,他们以后想做什么,只要不是什么大事,咱们都可应允。”
  赵氏:“该是如此。”
  她坐在灯下看账本,然后想起什么似的,问道:“你今日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蜀陵侯笑着道:“你可算是问了,如今被珺珺的事情占着,为夫的事情你都往后面放了。”
  他坐在赵氏的身旁,端起茶杯,慢慢的喝了一口,“倒是也没什么,还是禹州的事情,端王跟四皇子一起去了禹州赈灾,立了大功,陛下便想着给端王一个职位,上朝堂去,但是太子还在读书,端王这般,便不妥当,好几个大臣在劝,才将陛下劝回去。”
  赵氏:“你劝了没?”
  蜀陵侯摇头,“不好劝,我站至一侧,至始至终没有开口。”
  蜀陵侯揉了揉额头,“怕是以后这种事情会更加多,朝堂要乱起来了。”
  他道:“今日给太子说话的人,全是户部的大臣,越是这般,陛下的疑心怕是越严重。”
  赵氏道:“陛下还是壮年,后宫皇子不断有出生的,之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定,这储位之争,咱们还是按照陛下的意思,离得远远的,不论最后谁……咱们也能慢慢图之。”
  蜀陵侯点头,“是这个道理。”
  然后又说起去宝鸣寺的事情。
  “那里怎么说,也曾经供奉过珺珺的……还是要去拜拜的,免得佛祖怪罪,让珺珺遭了灾。”
  赵氏:“等你想起来,黄花菜都凉了,我早遣人去说了,请他们时刻准备着,等珺珺适应了,咱们就带着她去。”
  黄昏时刻,外头下起了雨,赵氏知偏头道:“马上三月了,春雨也多了起来了。”
  “待会我还得去珺珺那里一趟,你去不去?”
  蜀陵侯:“去,自然要去,今日只早间才看过她,晚间还没见过,叫上几个小的,去她院子里面用膳吧,免得春雨绵绵,她走过来,还要被淋湿了。”
  ……
  “殿下……您衣裳淋湿了,换件衣裳吧。”
  刘太监屏住呼吸,垫着脚走,一点儿也不敢发出声响,就怕惹了殿下生气。
  好在如今殿下长大了,十五岁的时候还会骂他,如今只会沉着脸坐在书案前,手里拿着一本书慢慢看,也没有声响,但也不会有了气就朝着他撒。
  刘太监心里还是喜欢如今的殿下,毕竟自己受益。
  他走了出去,小盛早拿着一双鞋子等在外面,见了他出来,连忙无声无息的过来让他坐在一张不知何时搬来的椅子上面要给他换鞋子。
  刘太监笑了,觉得小盛如今倒是越发孝顺,心细,他舒坦的被伺候着换了鞋子,小声的道:“跟杨太监说,晚间给殿下准备一些筠雾之前喜欢吃的东西,殿下今日肯定睡的晚,晚间就饿了。”
  小盛抱着刘太监湿了的鞋子点头,走了。
  刘四贵见小盛走远了,这才谄媚恭敬的走过来,道:“刘爷爷,您肩膀酸么?小的给您捏捏?”
  刘太监浮尘一扫,“去,去,好好看着门。”
  刘四贵也不遗憾,乐颠颠去了。
  等小盛提着食盒回来,他连忙去接,“小盛哥,我来,我来。”
  小盛没有跟他抢,将食盒给了他,等到了里面,果然刘四贵再将食盒给了他,“我可不敢再进去,小盛哥,还得你来。”
  小盛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多谢你帮我提这么一会。”
  他走了,刘四贵呸了一声,“要不是刘狐狸,你算是什么葱,看着吧,迟早我替了你。”
  然后一转头,又是笑盈盈的回去守着门。
  另外一头,小盛提着膳食进去,行礼道:“殿下,可要用些吃的?”
  太子:“有什么?”
  小盛连忙道:“有藕饼,枣糕,还有一只烧鹅。”
  太子笑了,“放下吧。”
  定然是刘太监拿的主意。
  小盛将膳食摆好,便退了出去,屋子里面又剩下了太子一人。他将书放下,捏了一块枣糕吃。
  那丫头总吃不腻,其实这枣糕也不过是尔尔,只有那般没见识的小丫头才会喜欢吃。
  但人之喜爱,如这膳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和偏好,他觉得不好吃,在她嘴巴里说不得是无上的美味?
  太子嚼了一口枣糕,喝了一口茶,这才站起来,在屋子里面踱步。
  父皇今日怕是忌惮户部跟他的牵扯了。太子叹气,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说皇帝才好。
  不过就是在朝堂上维护了他一下罢了,若是连这也要计较,那他之后怎么办?
  太子之前考虑过很多事情,也考虑过皇帝对他上朝的介意,但他如今才十八岁,尚且年轻,若是这般都计较,以后他想要跟朝臣走近一点,怕是不行了。
  太子闭上眼睛,想到了端王。
  端王比他大两岁,父皇今日极力的想要端王上朝,是一时的“爱子”和“感动自己”,还是真心的?
  储君,端王……太子走到小案桌前坐下来,上面摆了一盘棋,他抓起一颗黑子在手里,想了良久,犹豫不定,将黑子扔回棋盘上,深吸一口气。
  “还是以不动制万动吧。”
  他喃喃了一声,觉得在朝政上,他还是不能有所变动。第二天去南书房里面读了书,端王也在那里坐着,看向太子,心里微微一顿。
  从江南回来之后,他就等着官职的圣旨,谁知道等来等去,什么也没有等到,一打听,好嘛,户部那几个老头子带头在朝堂上面拦着。
  端王也不气,他就是想知道,太子这下子该怎么办。户部那些人拦住他,走的是第一步,那第二步该是由太子来走。
  端王想看看太子怎么走这一步,却没想到太子却读完书,等先生一走,直接去了御书房。
  御书房外,太子坐在侧殿等着皇帝跟大臣们说完话再进去,周全恭亲自拿了糕点送过去,“太子殿下,陛下说让您等着。”
  太子微微点头,正襟危坐,“你下去吧,孤自己呆着就好。”
  等了一个时辰,太子才等到皇帝叫他进去,大臣们已经走完了,皇帝坐在龙椅上,茶盖子拨茶叶子,“怎么今日还见朕?书读完了?”
  太子就站直了,“父皇,儿臣昨日听闻,您想要端王兄上朝堂?”
  父皇就端着茶,头没动,只抬眼看了他,“不是让户部顶回去了?朕可还没下旨。”
  话音刚落,就见太子脸色更不好了,刚刚的话还算忍着气,那现在的话就算是气势汹汹了。
  “父皇,儿臣觉得户部大臣说的对,儿臣都没上朝,端王兄就去,儿臣不服。”
  皇帝气笑了,茶杯一摞,“你不服什么!”
  太子大声道:“端王兄哪点比儿臣好,比聪慧,比城府,他学识,儿臣不必他强?他除了见人就笑,一点儿也没有皇家贵气之外,还有什么比得过儿臣?”
  皇帝怒道:“你还挺会给自己脸上贴金!”
  太子就嘟囔了一句,“是不是贴金,大家心里都知道,儿臣足不出户,还翻出过云州贪墨案,想来云州老百姓对儿臣感恩戴德,端王兄去了一年禹州,可没听说有人给他万民伞。”
  皇帝气的拍桌子,“你还得意呢,云州贪墨案,要不是朕在后头给你擦屁股,你能有什么好?你自小就心胸狭窄,容不下你端王兄。”
  太子也生气了,“端王兄那假笑脸就容得下我了?我可没打老五老六老七,你看看端王兄,老四跟着去了一年,都不带给他喝汤的。”
  皇帝摔了茶杯,“你走,走走走,看着你就烦。”
  太子就站起来,做出要走的架势,“父皇,您可不能偏心,端王兄去上朝,儿臣也要去。”
  皇帝:“你还不滚!你还要气死朕吗!”
  太子就走了。皇帝捂着胸口,“朕怎么就生出了这么个孽障。”
  他叹气,“就这么点心机,还在朕身上耍。”
  然后哼了一声,“不过太子这边,确实不好给了端王不给他,刚刚他虽然有给自己撇清户部的心,但也是真埋怨朕偏心的。”
  皇帝倒是不怀疑是太子和户部勾结,太子要是真有那个心,皇帝就不但心太子的性子了,只户部这么早就直接投诚太子,让他心有不喜。
  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皇帝叹息几瞬,道:“既然太子想要上朝,那就上朝吧,连着老二,老四一起。”
  说了四个儿子,就突然想起了这四个,除了老二有王妃之外,其他三个还没有定亲。尤其是端王,今年二十了。
  于是又操心起来,“这回,正好趁着春日,若是有合适的,便给端王指一个。太子和老四也是,也该看起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