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谬论红楼梦> 第396章 红楼梦6

第396章 红楼梦6

  薛姨妈忧心忡忡地对袭人说:“宝玉到如今也找不到,你想过没有,如果,他再也不回来了——”
  袭人和薛宝钗听了,都很失落伤心。
  “唉,可是我害了你。”薛姨妈对着正坐在床上泪流满面的袭人说。
  薛宝钗胸有成竹地回答说:“妈妈别这么说,我既做了他们家媳妇,他回不回来也没什么大的不同了。只是这屋里的丫头们少不得都要打发了。”
  此处薛姨妈是对袭人说着抱歉安慰的话,可是薛宝钗却代替袭人回应了薛姨妈的抱歉,袭人又不是哑巴,用得着薛宝钗来代替他说话吗?所以说此处的袭人和薛宝钗可能是同一个人。
  那之前分析薛姨妈和袭人是同一个人,此处又说袭人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那么也就是说此处的薛姨妈、袭人和薛宝钗这三个人都是“这屋里的丫头们”。
  那之前分析,“丫头们”可能指的是某个人的一束头发。那么也就是说此处的“这屋里”可能指的是一个人的头顶。
  而之前分析袭人和薛姨妈可能是“皇上”,那么也就是说可能这个理发的人是“皇上”。
  袭人听了薛宝钗的话,昏厥了过去。
  与此同时,薛姨妈对着他身旁的丫鬟说:“你去罢!”
  薛姨妈身旁的丫鬟就离开了。
  也就是说此处的袭人就是薛姨妈身旁的这个丫鬟,此处的昏厥和离去可能是同一个意思。
  薛姨妈对薛宝钗感慨说:“我看袭人瘦的也了不得,他是一心想着宝哥,按说呢你是正配,理应守的,只是他虽算是个屋里人,到底跟宝哥没有过明路的。刚才你太太也说,若放他出去,恐怕他不愿意,又要寻死觅活的。若是留下他,也罢,又恐老爷不依,所以难处啊!”
  那么之前是薛宝钗说要把屋里的丫鬟都打发了,袭人听了晕厥过去,而此处薛姨妈却说薛宝钗“刚才你太太也说若放出去恐怕他不愿意”,也就是说此处的薛宝钗就是薛姨妈所说的“你太太”。
  那么之前说薛宝钗、薛姨妈、袭人和薛姨妈身边的丫鬟都是同一个人,之前薛姨妈已经让丫鬟出去了,那么也就是说此处的薛姨妈和袭人、薛宝钗肯定也是要出去的。
  但是此处薛姨妈说袭人“到底跟宝哥没有过明路的”,“若是留下他又恐老爷不依”,那么之前分析此处可能是一个婴儿的降生,婴儿的头发肯定是几乎没有或者很短的,而且之前分析开篇的时候可能讲的是杨广的出生,那么婴儿贾宝玉认识他的头发吗?肯定不认识,因为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是懵懂的。所以说此处的“老爷“和”宝哥”可能都是指的头发的主人。
  另外,此处的“到底跟宝哥没有过明路的”和“若是留下他又恐老爷不依”可能指的是同一个意思。也就是说此处的“宝哥”可能就是贾政。
  因为之前分析红楼梦的故事,开篇讲的是杨广的出生,末尾讲的是武则天的去世。此处又是这本书的末尾,而且作者又说这本书可能是倒着写的,那么也就是说这本书的末尾也就这本书故事的开篇,所以分析此处头发的主人可能指的是杨广。
  薛宝钗说:“如问袭人自己的意思,他是一定不肯出去的,可是若宝玉若真的回不来了,又何苦耽误他一辈子连个名分都没有?他自来有一股痴意,跟着谁便一心一意的,若是真的配了好人家,倒比这么守着要好。”
  薛姨妈点点头:“正是这个理啊!我刚才跟太太也出主意,叫他找他家里的人来,狠狠的吩咐他,给他配一门正经亲事,再多多的陪送他些东西。这孩子心肠也好,年纪又轻,也不枉跟了你们一场。”那么此处似乎就提到了一句俗语——人之初性本善。那么也就是说此处的袭人可能是一个婴儿。
  那薛姨妈之前是在跟薛宝钗商量如果贾宝玉不回来袭人怎么办的问题,薛姨妈此处却说“我刚才跟太太也出主意”,也就是说此处的薛宝钗和王夫人可能是同一个人,此处的薛宝钗就是“太太”。
  薛姨妈说:“袭人那儿还得我细细的去劝他,就是他家里的人来,也不要告诉他,只等他家里说定了好人家,我们还要去看看。若果然足衣足食,女婿长的又像个人,然后再叫他出去。”
  那么此处是倒着写的,也就是说头发还没有被理。那么也就是说此处的头发的主人可能是一位女性。
  薛宝钗说:“就照妈妈说的来罢。”
  薛姨妈满意地点点头。
  画面一转,袭人正在做噩梦,闭着眼睛口中絮絮叨叨地说着梦话。
  “宝玉,宝玉!宝玉!是你么?”袭人挣扎着问。
  丫鬟猫儿走上前试探地问:“袭人姐姐你怎么了?”
  “宝玉!宝玉!”袭人闭着眼睛没有回答猫儿,只是絮絮叨叨地叫着。
  “姐姐你醒醒啊!”猫儿担心地推着袭人说。
  袭人终于醒了过来,猫儿却飘然离开了。
  也就是说此处的猫儿可能就是贾宝玉,因为此处是倒着写的,袭人看到了猫儿在床前所以才叫道“宝玉”。
  猫儿又为袭人端来了汤药送到床前,高兴地说:“袭人姐姐,药好了。姐姐吃罢!姐姐可是大好了!能自己坐起来了!”
  袭人心想:“刚刚梦里宝玉必是跟了和尚去了。我若死守着,又叫人笑话;若是我出去,心想宝玉待我的情分,实在不忍。想想刚才的梦,好像和我无缘的话,倒不如死了干净。”
  之前分析贾宝玉可能指的是头发,此处袭人说宝玉跟了和尚去了,可能指的是和尚来收头发。
  而之前分析“不忍”可能指的是“说很多话”。
  和尚收的头发是袭人,跟着和尚去了的是袭人,而此处袭人却说是贾宝玉跟了和尚去了,那么也就是说,此处的袭人可能就是贾宝玉,他俩是同一个人或同一缕头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