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书剑盛唐> 第四百三十章 何谓精兵

第四百三十章 何谓精兵

  现在的裴行俭还很稚嫩,还没有机会去崭露狰狞。正常的道路,他要做一段时间的长安县令。李诚乱穿唐朝的结果,裴行俭的人生已经发生了变化,尽管还在左卫,但已经是个长史,从六品的官员。其升职的原因,就是松州一战表现出色。
  这一次西征,裴行俭率一千骑兵随后军,任务就是护送粮草。前军的差事不好争,不然还真的进不来这一趟。在大唐,别以为出兵打仗是苦差事,你得分人。
  像裴行俭这样的门阀子,出兵打仗就是在攒经验,攒功劳。只要获胜,回来就能叙功。能不能因功升职不重要,重要的是将来多一份政治资本。
  “走那,去军营看看。”李诚与侯君集等人,已经商议过具体分工,也不留下便离开了。
  这一次李诚领军后军出发,协助的人员有两个,一问一问,分别为裴行俭和李义府。这俩都是很能干的家伙,李义府按照李诚的计划,把一切处置的井井有条。各种物资基本备齐了,就等着入冬的时候,大军出征。
  选择冬天出征,是因为沙漠不好走。夏天走的话,能够热死人。但是冬天也好走就是了,只是比夏天要好走一些。夏天走是白天难熬,冬天是晚上难熬。
  李诚的准备看起来就是一些常规的准备,也有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带了一个医疗队。孙思邈非要跟着去,李诚就给他说了一个野战医院的概念。战场上随军行动,及时治疗,对于提振士气的作用非常大。
  后军一共三千人,裴行俭为长史,有骑兵一千,还有步兵两千。大车五百余,并辅兵三千。这么多人可不好带,非常考验李诚的能力。
  李诚的做法很简单,卫军裴行俭负责,辅兵及运输交给李义府,李诚抓总。别看这么安排很不负责的样子,其实这才是最负责的态度。而且李义府和裴行俭都会很感激李诚。
  为啥呢?因为独立带兵的经验,太宝贵了。尤其是李义府,没有李诚,根本就没这个机会。一辈子在衙门里慢慢的熬,熬到死都未必有机会立军功。裴行俭的情况好一点,但也是第一次独立带兵出征。
  在此之前,李诚决定给两人进行一点军事培训。所谓的培训,就是现代军训的那一套。千万别小看军训那种看起来很无聊的东西。战场上连站都站不整齐,你还怎么行动一致?
  当然唐朝时期的军队,对队列的要求并不差,不然唐军怎么战无不胜呢?个人为生,内务这些事情,其实更重要。个人为生关系到身体健康,内务则是养成个人的好习惯,不要因为个人的坏习惯,影响到自己的同僚。
  李诚亲自带队,把这六千人花二十天时间,重新操练了一会,让他们重走新兵路。
  李义府对这些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一直在认真的学习。裴行俭对李诚带兵的套路有一定了解,这一次加深了印象。严格的军法,变态的处罚,让这些士兵和府兵做到行动一致。
  做不到的,李诚也不打军棍,关禁闭,扫厕所,洗衣服等等,变着花样的收拾人。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李诚也没有一味的变态训练。十天休息一天,闲暇至于组织士兵打比赛。马球玩不了,一个是场地限制,一个是太烧钱。直接上猪尿泡塞满稻草,橄榄球了解一下。这玩意在登州很兴盛,长安城还是新生事物。
  李世民一直在关注李诚,得知具体详情之后,决定来军营一探究竟。
  后军的军营设在城外,这一段时间,李诚都吃住在军营。每天亲自起来,亲自示范,带着士兵操练。这种自上而下的行为,能减少下层官兵的反弹。对李诚来说,又不算很辛苦,为啥不去做呢?
  眼看十月将近,李诚准备给士兵放假五天,让他们回家去参加秋收,顺便告别亲人。就在李诚准备放假计划的时候,李世民带着百骑摸到了城外的军营。
  操场上正在进行一场球赛,欢呼声和呐喊声震天。军营里如此喧哗,倒是出乎了李世民的预料。军中强调令行禁止,不得喧哗,一般的军营都非常的安静。到了李诚这里,直接翻天了,这让李世民很是不解。
  这家伙真的会带兵么?营门口被士兵拦下了,李世民亮出身份,本因为这又是个细柳营,没曾想士兵立刻开门,根本没拦着的意思,只是派人去通知了李诚。
  李诚从军中出来接驾,球赛根本没有停止的意思,也没多少人注意到皇帝来了。
  李世民看着球场方向乌泱泱的人头,还有震耳欲聋的喊声,忍不住怒道:“竖子,此军中也。”李诚微微一笑,抱手道:“陛下不要着急嘛。”说着领着皇帝上了高台,之后朝裴行俭做个手势。
  裴行俭二话不说,冲到军中大鼓跟前,操起鼓槌,狠狠的击鼓。咚咚咚!咚咚咚!震天动地的鼓声响起。裴行俭却没有停下的意思,继续不断的击鼓。
  军中突然响起一片尖锐的哨音,李世民站在台上,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人很多,但是丝毫不乱。站在高台上,可以看出李诚对营地的布局。一共分三块,成品字形。这里是中军,住着两千步兵。左右两侧的营地,分别住着骑兵和辅兵。
  所有士兵在鼓声响起后,没有立刻乱跑,而是就近跟随低级军官,先列队再追随哨音的方向,发现更上一级的军官。并且跑步前进,向上一级的军官报道。
  李世民亲眼目睹了伍聚成伙,伙聚成队、旅、团,最后在台下的操场,整齐列队。左右的军营里,也是一个套路,鼓声一响,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从营房里冲出来,列队报数。汇聚成团,开往中军营地的大操场上列队。
  整个过程大概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的样子。一个小时的时间,看起来不短,其实不长。要知道,三个营地一共六千人呢,而且来自不同的地方。有卫军,有府兵,汇聚到一起,也才一个月的时间。
  就这一个月的时间,还是李诚找兵部疏通了关系,这才提前征召府兵来集训。毕竟府兵是战时为军,闲时为农,半兵半民的状态。卫军才是常备军,经常保持操练的。
  从听到鼓声开始,一个小时六千军队完成了集结,这速度简直就是吓人好吧。真不知道李诚是怎么办到的?满大唐根本找不到这么牛逼的集结速度。
  李世民目瞪口呆了好一阵,这时候台下还在继续,各团长官策马到台下,大声汇报:“报告总管,我部应到人数xxx,实到人数xxx。”边上有书记官在快速的记录,李诚都不用等多久,数字就计算出来了,实际人数有多少。
  “陛下,由您来宣布本次集合演练结束,宣布放假七日,每人再发一份集训费。士兵每人一贯,军官每加一级,翻一倍。”李诚低声告诉李世民,那意思陛下露脸的时候到了。
  李世民反应过来,心里震惊,却故作轻松的反问一句:“竖子,这钱谁出?”
  “陛下,您不能不讲良心啊。这次集训,是为朝廷练兵好吧?”李诚叫屈。
  李世民低声道:“你还有脸说,兵部,户部,把状都告朕跟前了。说你搞集训,花费巨大。每日一操练,官兵每日都要吃一顿肉。兵部不批,你就堵人家尚书的门口,户部不批,你就坐在人家办事房里耍赖不走。”
  李诚叹息道:“陛下,训练效果您也看见了。这里头可是有三千卫军啊。以臣看,卫军三日一操练,还是太懈怠了。臣此次集训,不过训练了一些皮毛,搞了几次紧急集合,才有眼下这番效果。”
  李世民满意的笑了笑:“竖子,算你识趣,没效果还花那么多钱,朕就能治你的罪。算了,不要为难户部了,此次的费用,朕让内府给你。不过,你也要把练兵的心得和章程写一份,送到朕的跟前来。”
  李诚早有准备,回头招呼一声,书记官拿出一本小册子,双手奉上。
  “陛下,这就是臣拟的新兵操典。”果然没有白吃的午餐,不过李诚也强调了,这是新兵操典。只是其中的很对内容,比如每日操练,各种严格的内务规定等等,大唐的士兵在这些面前,还都是一群新兵。
  “自成,如此一来,养兵的费用也就上来了。”李世民有所担心,李诚笑着摇摇头:“陛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精兵,都是练出来的。说句不好听的,如果十六卫交给臣来训练,就不存在什么等到冬天才出兵的事情。”
  李世民听了一脸的嫌弃,不懂不要乱说话,但是又觉得他话里有话,忍不住反问一句:“哦,你心目中的精兵,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难道说,眼前这些就是你心目中的精兵?”话是这么说,李世民其实也认可了,这些兵够精兵标准了。
  李诚摇摇头:“陛下,这些士兵,最多算是个样子货,距离精兵还远远不足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