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淡淡的带着轻愁,连夫人太太们也受了感染,仿佛透过桃花林,看到了过往的某情某景某人。还是那三名女子中为首一人抚掌道:“小妹这一首却是胜过我们两人了,看来这杯桃花酒竟是你的囊中之物矣。”
  她话音落下,便有婢女手端托盘的出现在他们身侧,笑嘻嘻的将一个白色杯子递给最后那歌女,里头是漂亮粉嫩的清澈液体。那女子一饮而尽,脸上立刻泛起了桃花一般的色彩,乃以手掩面,笑着离开:“这酒太烈了,我得回去躺躺。”
  另外两名女子亦是跟着她离开,自有人收拾了地上的麻布,而太太们才发现林中多了不少端着托盘的粉衣婢女,见她们望过来,便笑着屈膝,让她们看上头浅浅的杯子中淡粉色的酒。
  “这就是刚刚说的那桃花酒?”有好这口的贵女上前问道。那婢女便笑着点头:“正是桃花酒,夫人可要尝一尝?”
  自然是要尝的。捻起酒杯细看,白瓷嫩滑色泽均匀,是上等的瓷器,粉色的酒水只小半杯,却散发着浓郁的酒香。
  那女子也不贪多,只抿一小口,舌尖触碰到一点清甜,还有一些辣味。如之前唱歌那婢女一般,她的脸上也立刻染上红霞,她却是眼睛一亮,将剩下的酒倒入口中,爽快的叫了一声好。
  “果然是好酒。”这位将门出身的夫人满脸惊喜的拍掌道:“我竟不知酒水也可以如此醇香热烈,偏又带着桃花这般柔柔的女儿气息。”
  这相似的一幕也发生在另一个园子里,只是唱歌的婢女们并未铺麻布坐在地上,毕竟对于世家女来说,这是相当失礼的。她们在小木桌上铺了白纸,桃花诗落在其上,吸引了每位世家女的目光。
  “这是什么?”自然有人开口问道。
  婢女脸上是端正温和的笑容,行了蹲礼答话:“这是上将军府送来的白玉纸。”
  洁白如玉,比竹简更轻便,只不知价值几何,可否代替绢帛使用。但凡有见识的世家女立刻想到了这一点,她们出声询问,婢女们却无辜摇头:“此物为上将军府的家内坊所出,我们大老爷虽有不少,却不知如何制成,各位夫人若想知道,只怕还是要去楚府询问。”
  上将军宠大外甥的事儿尽人皆知,有这种新鲜物件儿便紧着沈大老爷用也不足为奇。她们虽然朦胧中意识到这白玉纸的重要性,但到底不知道它的成本,还不知道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样东西会给她们的生活,甚至整个时代造成怎样的变革和影响。
  三名婢女已经收拾东西离开,这一切不过是桃花宴中的小小插曲。而几位老太太则被楚氏拉着打了一会儿门球,之后便有跟着林菁学过手艺的丫环给她们做个全身放松。沈玫的婆婆,梁国公夫人张氏也在其中,十分羡慕的看着楚氏感叹道:“还是你的命好,儿子媳妇听话又孝顺,活的这才叫日子呢。”
  楚氏却是想着去年的这时候。老大闭门不出,整个府上死气沉沉,靠二房的交往层次根本不够,若非还有上将军府拉着,沈府还不知道有多尴尬,更不要提开宴请客。
  可是这次却是多么的显赫,无论世家还是勋贵只怕都要被吓一跳吧,从此还有谁敢说沈家没底蕴,说沈府就此没落?
  洛氏看出大姑姐的感慨,握着她的手道:“阿姊如今可高兴了吧,儿子听话媳妇能干,连闺女都陪在身边,这里可没有比你更有福气的老太太了。”
  说到沈玫的事儿,张氏有些讪讪,只她身份地位都不如洛氏,也不敢有什么表现。好在有婢女来通知午膳已经安排妥当,请各位夫人入席,总算解除了她的尴尬,跟着众人一起到大厅用餐。
  清一色的黄花梨木桌椅,统一的白瓷餐具,这都是沈安侯在家内坊里整出来的。天知道他当年为了一个任务花了三个月时间在瓷都学了一手好本事,把坊内的烧窑师傅惊的不要不要的,若不是身份有别,只怕立刻就要抱大腿拜师。
  不过这玩意和蒸馏酒一样,无论是楚氏还是沈安侯都意见统一的只用来待客不拿出去销售。府上并不缺钱,日常开销有庄子铺子就足够了,并不需要这些东西拿出去打了谁的眼,二来物以稀为贵,只有这般才能凸显出沈家的不凡来。
  和他们预料的一样,当一道道菜品被端上桌,无论世家还是勋贵的夫人们都惊讶了。沈家淡出交际圈四五年,人们都以为他们是消沉了,却不知根本就是等待时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婢女们执壶候在一旁,白瓷壶里有水酒也有果汁,端看夫人们的口味如何自行选择。偶尔看客人举箸踌躇,她们也会小声介绍菜品,按照观察推荐夫人们会喜爱的菜色。
  世家女们吃的安静,勋贵女却行起酒令来,吆吆喝喝的好不热闹。也有人小声问起之前唱诗的婢女,楚氏便笑道:“你们少吃几口酒,等下半晌我让你们看个好戏。”
  说是看好戏,那就真是看好戏。下午演的便是老太太亲自排了,又有沈玫建议后几番修改的《胭脂雪》。这种家宅子嗣并儿女情长的故事最是吸引夫人太太们,兜兜转转机缘巧合不知最后成全了谁又害了谁。
  便是最端庄的世家女,最后也只能红着眼眶说一句“其罪不容,其情可悯”。林菁趁着忙碌的间隙看了两眼,不禁感慨这些“演员”们的可塑性,在没有系统的学习也毫无先例可寻的情况下,他们能表现的情真意却,虽然稍有夸张却并不尴尬,最重要的是能带动所有人的情绪,当真是和天赋与努力分不开的。
  一个故事演完,夫人太太们依依不舍的登车离开,再没有只是给楚氏面子来玩一天的想法,只盼着明日早些到来,不知沈府又有什么新节目。
  而一些脑子转的快的,已经想到了一直在操持着琐事,并没有露面太多的沈家的大儿媳妇林氏。虽然楚氏将范氏卢氏摆在面上,让她们在仪门招待宾客,但说实话,她们无非是有个身份摆在那儿,作用还不如引路的婢女。反倒是林氏虽然没和大家多交谈,但有眼睛的都能看出如今沈府上全是她在操持,连老太太都只顾着玩乐,但凡有事儿都是差着丫环小厮“找你们大太太”。
  沈府的大房这是彻底站稳了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起来了。夫人们在心中暗暗思附,并给林氏打上了着重号,以后只怕不能再无视她,便是人情往来也要走上一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喜欢的小天使记得点个收藏哦,爱你们^3^
  第18章 轰动
  沈府连宴三天,上了数十道从未见过的新菜品,更有三出好戏,一时间在京城贵族圈子里风头无两。而宴会上风头最胜的,是随着疑似沈府大老爷诗作流传出来的,出自上将军府家内坊的“白玉纸”。
  楚怀在京中人缘不错,他既是实权能臣又是世家子弟,为人谦逊有风度,上到君主下到士子都对他十分有好感。然而面对好友们的索要,他也是一脸的无奈:“沈安侯这个混小子,明知道白玉纸的产量不高还要到处炫耀。”
  只是哪里有光顾着外甥就不管同僚旧友的?楚怀只能“忍痛”答应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再三保证白玉纸一做出来就给各家送去,再不偏心沈府的那个混蛋外甥。
  其实哪里是没货,楚家的造纸作坊里早已经屯了大半个仓库的白纸。不过沈安侯有句话说的对,上赶着不是买卖,奇货可居。如今白玉纸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他慢慢的往外散,吊足了人们的胃口,只怕效果比大咧咧拿出来要好的多。
  原本楚怀也并不想占沈安侯的便宜,只当借了家内坊和信得过的人给他用。只是这白玉纸一出来,得知成本的他就知道这事儿不能善了,至少不是如今无官无职的丹阳侯可以担下来的,便是他也要拖带着整个楚氏才能硬扛之后的巨大压力。沈安侯那小没良心的却笑:“风险越大收益越大,舅舅别总想着外甥坑您,这里头好处多着呢。”
  自然是有好处才会抗,否则楚怀再怎么偏帮沈安侯,也不能拖着自己一大家子并身后的楚家给他挡刀子。为此他甚至让心腹请了楚家的家主和几位话事人悄悄来了一趟京城,在庄子上和沈安侯密谋了许久,达成利益分配,这才让沈安侯在桃花宴中将消息散出去。
  其实按照沈安侯的想法,他所求不多,有楚怀的帮助足以,至于背后的利益如何分配,权利和责任怎样交接,那都是楚怀和平宁楚家的事情。但楚怀却并不同意,他和沈安侯长谈之后劝服了他,家族的力量不能放弃。
  而楚家也是厚道的。有楚氏的关系在,他们并没有看轻了沈安侯,也没什么长辈的架子,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与他商讨。虽然其中偶有分歧,但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白玉纸冠上楚怀的名字,生产和销售交给平宁楚家,而沈安侯得纯利润的三成作为分红。
  这个比例已经是很高了,沈安侯将这笔钱托付给楚家,让他们在平宁买地也好收养孤儿也罢,总之给自己留个根基。这点对楚家来说并不难,整个平宁郡,甚至青州都在楚家的掌控之中。楚家的当家人楚岷并族中的几位话事人当场便答应下来,保证不会坑了沈安侯。
  楚家人来的悄无声息,走的也毫不显眼,并没有惊动任何人。等到白玉纸的热度差不多口口相传——当然这少不了沈安侯和楚怀安排的托儿——楚府便按照计划一点儿一点儿的将它配上文房四宝的套装礼盒送到各府,但凡有几分风雅的人家无不拍手称奇。
  这样一来,沈府就不怎么打眼了,楚怀成了京城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不仅大臣贵族世家纷纷与他拉关系扯皮,连几位得了礼物的大儒都心甘情愿的给他刷了一波高帽子。
  宫中圣人听到风声,也没忍住的找他要了不少白玉纸,并开玩笑道:“楚卿本是风流名士,如今只怕名声要更胜一筹。”
  楚怀却是坦荡的很:“这白玉纸本是臣家内坊中工匠偶得,与臣而言也不过是得用罢了。绢帛也好竹简也罢,和它又有什么区别?”
  这就是世家子,一副拽拽的样子看得人牙痒痒。不过圣人早就习惯了他这画风,并不以为忤,反而说起来沈安侯来:“朕还记得当年初入国子监,看他和先太子关系要好亲如手足,让朕心生羡慕。不知现在安侯可好?”
  楚怀表情未变,依旧淡淡:“他有爵位在身,不愁吃喝,还能偶尔来臣府上陪臣饮上几杯,在臣看来就足够好了。”
  圣人便追问道:“他可有意出仕?”
  楚怀摇了摇头:“他只想着到处游玩呢,可惜阿姊不让。要臣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出去走一走也是好事。”
  沈安侯身上没实职,若是想出京只要在尚书省的吏部打个报告就行。圣人一时也拿不准这话是真是假,笑一笑略过不提。
  且不说楚怀如何应对宫中圣人,京中的王公大臣们很快就察觉了白玉纸的好处。不仅轻薄柔韧便于存放,而且在书写时有一种特殊的质感,这是绢帛也无法比拟的优势。配合着一方砚台,一块镇纸,光是摆放在那儿便赏心悦目,更遑论笔尖落下的触感和氤氲的墨迹,让他们忍不住发呆,似乎在其上能有无限的可为。
  又有沈安侯的手书和画作从沈府里流传出来——其实只有诗是他自己抄的,画是林菁的手笔。她一直跟着爷爷学习书法和国画,造诣虽然算不上大家,但糊弄糊弄没见过纸张的燮朝人已经够了。
  和绢帛不同,纸张可以承载的笔墨变化实在太多,又有晕染和泼墨等手法,真的是“浓妆淡抹总相宜”。京城贵人以得到楚府“白玉纸”为荣,无奈楚怀实在太小气,送的纸张太少了。可再让他们厚颜上门讨要,就显得太失礼了。
  也有人暗中找上楚家,花了大价钱从管事下人们那里打探消息,这才知道平宁楚氏已经得了造纸的方子,开始大量生产纸张,不久之后便会在燮朝各地售卖。而上将军府的家内坊并不做外头的生意,只提供府上的需求,最多再搭上一个沈府罢了。
  这一点他们倒是十分理解,楚怀位高权重,不可能对商贾之事上心。但世家就不同,他们总要有谋生和立足的手段,但凡高门大族,几个独家生意是不可少的。
  既然有了着落,自然就不用再去烦楚怀,只耐心等着楚氏的纸铺开到京中就行。京城的达官族并学生士子都翘首以盼,而楚怀与楚家名下的商户们则暗暗称赞,沈安侯这法子果然极好,只怕这纸铺才开门,就要被抢购一空。
  果然不出他们所料。四月初一,京中楚氏纸坊开张,一间不大的铺子摆着厚厚的纸张并笔墨砚台之类。没有吆喝,也没有下帖子或请百戏表演,只安安静静的打开了门。
  楚家卖的纸张不止是白玉纸,还有黄纸和白纸。
  黄纸最粗糙,摸着手感略差,但价格便宜,一贯钱便可以买上一刀,适合给刚学字的孩子或平民家庭使用。白纸比黄纸细腻的多,墨迹晕染也均匀,作画和书写都很不错。价格却是黄纸的三倍。
  这两种都可以大量提供,每三天上一次货。而纸质最好,最白嫩细腻的白玉纸却只有楚怀府上出产,多少不定,全看家内坊的产量和楚府沈府的用度,有多了才会拿来卖。
  纸张生意只此一家,人们便是有所不满也只能忍着。好在白纸与白玉纸的相差不大,大家也能将就。
  只一个上午的时间,纸铺里的东西就几乎被销售殆尽。就这样,铺子外头还围了不少没买到东西的小厮和管事之类。铺子的掌柜陪着笑脸解释:“今日当真是没货了,各位再等上三天,三日之后我们一定多多的摆货,让你们都能买到。”
  不然怎么办呢,人家身后有上将军府,总不能来强的。不甘心的离开了纸铺,白玉纸的名声却随着热销而变得更甚。一时间住在京中的读书人若是用不上纸还在刻竹简,便显得和其他人差了什么一般。
  这股风气自然也影响到了沈府。与楚家合作的事儿沈安侯并没有瞒着楚氏,不过是等尘埃落定达成协议后才说的。楚氏如今心宽的很,并不管他做什么,只告诫他千万谨慎,要有分寸,沈府不比楚氏,无论底蕴还是势力都多有不如。
  沈安侯也是认真的受教,整整一个月都低调的呆在府上教沈汀读书。等到五月初,楚家的铺子在京城已经扩到三间,他也决定实施下一步计划,便是楚怀早对圣人说的那样,出去走一走。
  沈安侯本以为这个决定会遭受家人的反对,没想到只有沈汀十分不舍,而楚氏和林菁都表示了赞同。在楚氏看来,沈安侯在京中根本没法舒展拳脚,这般憋屈着凡事只能打着舅舅的名义实在是不痛快,不如走出去天高皇帝远,想干点儿什么也少了牵掣。而林菁更是开心不已:“辣椒花椒胡椒!蔬菜水果药材!我觉得我该给你列个单子。”
  说完她就真的去列单子了,还让沈安侯做了几支铅笔画图样。看着一头扎进纸堆里的媳妇儿沈安侯只觉得牙痒痒,直接用实际行动对她做出了最严厉的惩罚。
  不过事情终究是这么定下了。按照规程交了个类似于登记表的折子,写明去哪儿去多久之类,吏部便给了他一个关牌并路引。前者的作用是可以在驿站混吃混喝,后者则是进出各大关口的身份证明。沈安侯带着十七八个家丁,收拾了些行礼,再有楚怀给的几个军中高手,就这么毫不留恋的踏出了京城的城门,浩浩汤汤的往远处走去。
  看着他渐渐消失的背影,林菁说不感伤是不可能的。只是在现代时他们也是这样,两个人各忙各的,沈安侯一出任务便是几个月,后来当了教官依旧聚少离多,她也渐渐理解和习惯了,更希望他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被困在内宅,每日做些打杂的活计。
  穿越过来近一年的时间,林菁也完全适应了这个时代和全新的身份,并表现的游刃有余。随着上次桃花宴的成功举办,她也开始收到帖子,慢慢有了自己的交际,结识了许多贵女。如今的她和沈安侯一样,不再对沈家和这个世界冷眼旁观,她握了握拳,沈安侯找到了自己要做的事情,她也要开始奋起了,便是内宅生活,她也可以当最有创意又最精致的贵夫人。
  第19章 浮生偷得半日闲
  沈安侯说走就走,沈玫住满了三个月也被秦江求爷爷告奶奶的接回了秦家,无论楚氏还是林菁都觉得挺不习惯,唯有二房范氏只觉得天也蓝了水也绿了,看什么都顺眼不少。
  她正准备大施拳脚,可第一步就卡住了。如今沈府是大太太当家,林菁早就把下头庄子铺子的底细摸清楚,接连丢出了算盘阿拉伯数字和简体字三个大招,又换了记账的法子,全部用纸誊抄装订了做四柱清册。
  这事儿从她完全接手管家权开始就在谋划,到如今刚刚完成。之前被闲置的厨房采买吴大便最早学成了这法子,成了 “培训班”的老师,带着一批机灵的小厮教授沈府下头所有掌柜和庄头。
  林菁又任命府上大管事沈贵和楚让作为考核人,学不会的掌柜和庄头要么被辞退要么被调离,剩下的都是被他培训好了能干活的。而她深谙一个棒子一个枣儿的管理方式,掌柜和庄头们可以获得铺子庄子收益的分红,效益有突出进步的还能在年终领到红包。
  便是府里的采买和库房也是一样,清账,签押,预算,一项都不能少。不会的可以学,学不会可以申请调职,但绝不允许糊弄和中饱私囊,更不得抱着糊涂账得过且过。
  吴大和他那群小厮们培训完掌柜们,摇身一变又成了“巡查”。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就往铺子或是庄子里溜达一圈,大概就能看出有没有瞒报,交上来的账册是否属实。林菁也直说她宁愿高薪养廉也不来“水至清则无鱼”那套,不能保证自己手脚干净就趁早滚蛋,等被她发现了只怕就没好果子吃了。
  人都是逼出来的。沈家给的待遇好,这些学了也没坏处,管事庄头掌柜的大多数在痛苦的熬了一两个月后就出头了,现如今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模式。范氏好不容易从大房和小姑子的阴影中走出来,却发现自己连账本都看不懂,更别说插手家事,一时间失落的简直无以言表。
  可是这事儿能拿出来说吗?管家权是老太太给林氏的,婆母都没说什么,她一个弟媳妇哪来的底气指责嫂子?何况林菁也没少了他们的吃穿用度,甚至比以往还更丰富了些,她若是抱怨,只怕要被人当做白眼狼好一番嘲笑。
  既然没法在管家上插手,就只有往来交际了。可林菁的桃花宴实在是做的漂亮,借此机会入了不少夫人太太们的眼。下帖子邀请她玩了几次,她们也被林氏的爽朗所打动,更重要的是和她在一起总有许多话题可以聊,一点都不会觉得无趣。
  如今京中贵妇往沈府下帖子,只怕林菁的比范氏的还更多些,不仅勋贵女子愿意找她玩,便是世家女也有不少和她交好。毕竟楚氏和舅妈洛氏都是世家出身,她们对林菁表现出来的好感太明显不过。
  到底她才是沈府的当家夫人,便是从品级上来说,她也是正经三品侯夫人,比范氏这个六品安人高出不少。
  若说之前她嫁的人还有几分尴尬,在沈安侯刷了这么久的名声,尤其是桃花诗与纸上画之后,京中高门提起沈府丹阳侯也得说一句文采风流自成一体。虽然没有实权官职,但人家甩手就跑出去游历,这是妥妥的名士风范,谁也说不出他的不是来。
  有人说她运气好,直接从小户之家飞上枝头变凤凰。也有人提到宏广大师曾亲口说林氏与丹阳侯是天作之合,有旺夫之相,指不定是谁占便宜。无论如何,如今的林菁已经被夫人们的交际圈慢慢接纳,范氏便是再想从中做些什么手脚也是不太可能了。
  唯一能做的无非是多在家中请宴,沈敬和范氏很快就想到了这一点。沈府饮食独特在京中已经不是秘密,得到邀约的人家自然是欣喜前来,有时单吃喝没意思,还得搭上一台戏。
  楚氏对此都不免有了微词,林菁反而劝道:“二叔好歹是个官身,总有些同僚往来的,这般小宴不费事又有面子,您就如了他的愿吧。”
  她只说沈敬,却不说范氏。男人们喝酒看戏是为了仕途关系,范氏这般可就没什么正当理由可说了。
  二房看着林菁没阻止,自然是变本加厉,丝毫不知道楚氏对他们已经忍无可忍。然而不等老太太出手收拾儿子儿媳,沈敬便迎来当头一棒,被御史台直接告了一状,其名目便是耽于享乐。
  若是其他职位的官员,喜欢看戏也没什么,但偏偏沈敬的位置是国子监,这就有些不妙了。作为国子监助教,不仅不能以身作则,反而拉着同僚一起玩乐享受,此德行如何为人师表?
  这种罪名不大不小,圣人也没罚他,只下了口谕申饬一番以作警戒。只是这样一来,别说以后再听戏了,被他牵连着挨了御史批评的同僚不恨他就是好的。
  才有些飘飘然,觉得找回了之前作为沈家话事人的状态的沈敬被这一下子打懵逼,许久都没缓过来。
  林菁也没想到御史管这么宽,急忙向老太太请罪,都是自己的疏忽,若是之前约束二房一些也不会有今日这一出。楚氏虽然心疼儿子,倒也分得清是非黑白,沈敬完全是自作自受,若是林菁真出声阻止,还不知道范氏要给她安上多少名声。
  如今再追究责任已经于事无补,可要把这戏台子拆了戏班子散了又可惜的很。林菁便想了个辙:“咱们家不是有挺多的庄子吗,您把他们都挪到庄子上去。”
  老太太一想也是,京郊的庄子里府上不远,想看戏了套个牛车小半天就到了。只是一个人去又觉得无趣,林菁眼珠子一转就有了主意:“这样,您可以再邀请几位老太太一起,咱们办个会所吧。”
  会所是什么?林菁的解释是好友们聚会见面的场所:“也不用多麻烦的,有个四五家人就行,每个月一同到庄子上呆个两三天。比如头天上午到齐,下午便可以开个咏诗比赛,各家出一两个丫环比拼,选出诗作的好的,曲儿唱的好的,各有彩头。又或者做糕点做菜的,也拿了彩头来耍子。”
  “第二日便可以打门球,若是怕晒着就在屋子里摸牌,再洗个药浴做一做全身按摩。我还学过不少改善肤质的法子,您们要是不嫌弃也可以试试。得到第三天便看戏,不拘只是咱们府上,最好是您邀的几家轮着来。夜里可以聊家常,听评话,”
  楚氏只是听着林菁的描绘就觉得不错。想想和三五个至交好友,抛开家务和一切烦恼,在庄子上闲闲散散的呆上三天,又有趣儿又充实。她是个行动能力极强的人,打定主意便让林菁替她下帖子,邀了上将军府的洛氏、尚书令李正牧的母亲,李太夫人崔氏、国子监祭酒孔奕的夫人陈氏,并弘农侯府老夫人秋氏和广陵侯老夫人白氏共襄盛举。
  </div>
  </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