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

  当然,不止贾琰是这样想的,就连王熙凤也是这样想的。
  自己跟贾琏之间出了大问题,王熙凤已经看出来了。可要王熙凤主动服软,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王熙凤打算在贾母这里使劲儿,讨好了贾母,然后让贾母向贾琏施压,让贾琏先低头。
  因此,这次的宴会,王熙凤可以说是用心到了十分。虽然被刘姥姥拒绝了让王熙凤很不高兴,但是,跟刘姥姥这样的人计较有用吗?还不如想办法,让宴会热闹起来呢。
  所以,王熙凤琢磨了一宿,定了一个大致章程,然后来请贾母决断了。
  实际上,这种事情哪里非要贾母决断?只不过贾母这样上了年纪的老人最是不喜欢把自己当成吉祥物,因为那几乎就是老废物的代名词。所以,让贾母来做决断,可比一千句一万句好话来得有用。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王熙凤跟薛宝钗一样,这表姐妹两个,只要她们真心想讨好一个人,真的很容易博得对方的好感。
  贾母果然十分高兴,甚至还道:“家里的戏文都听惯了,不如去外头叫个班子来。二丫头,你看如何?”
  听见贾母点名,贾琰立刻垂着手站了起来,口中道:“老太太,您忽然问我这个,我还真没什么想法。孙女儿也不知道外头有什么好戏文。不过,我记得父亲那里收着家里旧年排过的戏文,记得《琵琶记》里面有一折叫做《听琴》。孙女儿还想着,若是用了那正经的琴师上台,就着水音,会不会跟那书上写的一样好听。”
  贾母当时就笑了起来:“你这个性子,还真像你老太爷。”
  “老太爷?”
  “是我父亲。”贾母的眼底露出了一丝怀念,道:“那《琵琶记》还是我父亲当年写的呢,也亏得老大巴巴的收着。当年我跟你这么大的时候,我父亲就叫人排过《琵琶记》,也曾经叫琴师上台。那琴音就着水声自然是极好的。不过,这样的戏更适合晚上听。”
  薛宝钗看得明白。王熙凤说了一车子的好话才把贾母哄开心了,结果,贾琰轻飘飘地丢出了一件听琴就把贾母的心给勾了过去。
  薛宝钗不知道贾琰这是有意还是碰巧,但是,她看得明白,王熙凤这一次怕是又要做无用功了。
  比起王熙凤这个能给她带来好处有限的表姐,薛宝钗当然更想讨好贾琰这个将来对她的前程有更大帮助的县君娘娘。
  薛宝钗赔笑道:“老太太,这事儿可真是巧着呢。老太爷当年写的戏文,大老爷收着,还叫二妹妹给翻出来了。可不是巧是什么?”
  贾母道:“也不算巧,老大就喜欢这些东西。他那个书房,别人是不让进的,可二丫头要进却不会有人拦。二丫头要找什么书,直接可以去老大的书房。就是老大手头没有,也会去外头给二丫头淘弄。”
  贾琰笑道:“在疼儿女这上头,父亲跟二叔是一样的。当初珠大哥哥在的时候二叔不也满世界地给珠大哥哥找名家注解的经史子集吗?只不过,我哥哥是个惫懒的,辜负了父亲的满腔期待,便宜了我这个妹妹,想要什么书都方便。”
  贾母笑得前仰后合,道:“你这张嘴啊!要我说你什么好呢?你这是嫌你哥哥不知道上进了?仔细你父亲知道了,把你哥哥一顿好锤!”
  贾琰道:“老太太,看您说的,若是早两年听到这话,父亲的确会生气。可如今,我哥哥也明白过来了。再者,我哥哥在读书上的天分的确有限,这是老天爷定的,谁也没法儿。好在有得有失,老天爷没让我哥哥沾一层文曲星的书卷气,却给了我哥哥一颗能做事、会做事的玲珑心!如今哥哥在部里做得不差,听说户部尚书大人已经夸过哥哥好几次了,哪怕是去年秋天哥哥才进户部,这年末考评依旧得了个优字。如今我父亲哪里舍得锤哥哥。”
  听得贾母连连点头:“是啊。当初琏儿刚得了这个差事的时候,我还担心他跟他二叔一样,被人家耍得团团转。他又才那么一点年纪,就是吃了亏,也未必知道呢!”
  邢夫人见状,也凑趣儿道:“老爷和我原来也是这么想的。可谁想到,琏儿在家里是这个模样,出去之后竟然换了一个模样。老爷私底下还说,一定是我们家的那些奴才们太过厉害,把琏儿历练出来了。媳妇儿都不知道,这事儿是应该谢弟妹好还是怨弟妹好。”
  邢夫人这话委实不动听,王夫人当时就便了脸色,就连贾母也拉下了脸。
  不过,就是薛姨妈薛宝钗两个都觉得这句话是大实话。
  别的不说,如果不是王夫人仗着长辈和荣国府当家太太的身份在这府里作威作福,如果不是那些奴才们仗着王夫人,不给贾琏这个荣国府的真正继承人面子反而把贾琏当成荣国府的小管事,贾琏怎么可能历练出来?又怎么可能在户部走得稳稳当当的?
  由此可见,一啄一饮,自有天定。
  往日贾琏在家里吃够了苦头,所以他才会在官场上走得顺风顺水。
  对比之下,贾政拿着荣国府的帖子,以荣国府的正经主人自居,就是荣国府的应酬也多是由他出面,把他养成了眼高手低的性子。再加上王夫人是荣国府里的当家太太,又能干,早就把所有的事情都摆平了,使得贾政在处理事情上面越发稚嫩。这直接导致了贾政在工部的碌碌无为,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贾政初入官场的时候还是有实权的工部主事做了一年之后就明升暗降成了工部员外郎然后在工部坐冷板凳直到今天的重要原因。
  邢夫人的话是不好听,但是,就是贾母也不得不承认邢夫人说得有几分道理。
  朝廷养着那么多官,就是要这些官帮朝廷做事儿的,贾政什么都做不好,人家哪里不厌弃的?贾琏能够做事,别人自然另眼相待。
  这都是极其简单的道理。
  听到邢夫人这样说,王夫人的脸色立刻阴沉得可怕。就是王熙凤都忍不住瞧了她姑妈一眼。
  至于贾母,她在沉默了片刻之后,方才道:“可不是这么个道理。”
  贾赦是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贾琏在户部很得重用,这事儿贾母是清楚的。贾母是心疼自己的亲儿子,但是,她也不可能让贾琏给贾政让路。别的不说,贾政是真的自己不争气,让工部起了嫌隙,而贾琏有今天,贾赦和贾琰的帮助是少不了的,可贾琏自己会做事、能做事,那才是主因。
  要不然,贾赦和贾琰就是把家底儿都给拼上,也不可能让贾琏如此得到户部重用。
  别的不说,就说贾政。王夫人对丈夫如何不尽心?每年给工部尚书、工部左右侍郎的礼物都是往厚里送,也没让人家工部尚书和工部左右侍郎夸赞贾政,更别说重用了。
  贾母虽然年纪大了,可有些事儿,她不糊涂。
  王夫人心中暗恨,忍不住冲口而出,道:“是啊,我是个厉害的。可惜,我没养个能为父亲哥哥考虑的好女儿。”
  如果当初的红薯的那份折子是贾政献上去的,哪里还有贾赦贾琏的什么事儿?可偏偏那死丫头就是那么奸猾,竟然直接交给了贾赦!虽然贾赦没有什么本事又常年呆在家里饮酒玩古董玩女人,可他到底是荣国府正经领了爵位的爵爷,能够给皇帝上请安折子。
  贾赦就直接把说红薯的好处的折子当成了请安折,走明折送到了皇帝面前,把这个功劳明晃晃地装进了口袋,让贾政王夫人一根毛都摸不着!
  这也是王夫人半年来最恨的一件事情。
  她深恨自己这十多年来,因为贾赦的安分而对贾赦起了轻视之心,结果让贾赦有了翻盘的机会。
  同时,她也是嫉妒邢夫人的。
  这个破落户的女儿,娘家都已经败了,结果就因为嫁给了贾赦,竟然稳稳当当地做了一等将军夫人,还坐到了她的头上去!
  这叫王夫人如何不嫉妒?
  跟之前林黛玉进贾家的时候一样,贾母没有说话。
  贾琰看了看贾母,这才道:“看二太太说的。我跟三妹妹、四妹妹一块儿住的时候,谁人不夸三妹妹好的?四妹妹小也就算了,我虽然比三妹妹痴长了好几岁,可家里若是来了亲友,哪个不夸赞三妹妹神采飞扬见之忘俗的?我也只是得了父亲母亲的疼,因此白担着这个名儿罢了。就是如今,也不过是因为父亲母亲宠着,因此才有了如今的体面。不然,谁知道我啊。”
  王夫人暗恨,道:“那么,你给了后廊上的芸儿一万两银子怎么说?”
  听说一万两银子,就是王熙凤也吓了一跳。
  换了往常,王熙凤说不定就帮着王夫人数落贾琰了,可是上次贾琏拂袖而去之后,再也没有出现在王熙凤面前,王熙凤也怕了。
  她知道,贾琏虽然不成器,却还有几分良心,别的不说,就说这红薯给贾琏换了官位一事,贾琏一直都记着呢。如果她为了红薯的事儿再度站在王夫人这边,回头贾琏知道了,只怕他们夫妻再也没有修好的可能。
  所以,王熙凤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选择了沉默。
  比王熙凤的反应更快的却是邢夫人。在王熙凤做好决定之前,她就已经开口了:“弟妹说得哪里话,什么一万两银子,老爷只帮衬了一千两,只是这芸儿会办事儿,竟然用一千两银子办成了别人一万两才能够办到的事儿!”
  贾母一听,也来劲了,追问道:“此话当真?”
  听见贾母垂问,邢夫人立刻站了起来,答道:“回老太太的话,二丫头就是跳脱些,终究也是一个女孩儿,哪里能对族里的事儿多嘴?这事儿,原是老爷定的。说是我们家的哥儿都还小,琏儿在官场上不容易,要给琏儿找几条臂膀。也不知道后廊上的芸儿到底哪里进了老爷的眼!老爷亲口吩咐了我,又交代说,家里的哥儿少,这族里的老少爷们将来也是二丫头的臂助,因此才让二丫头跟着我见了那芸儿的娘卜氏几回。也不知道哪个传的话,竟然说这银子是二丫头给的!明明是老爷亲□□代了我,
  银子也是在我的正房里面交给芸儿他|娘|的!也不知道是哪个人,竟然把这事儿栽到我们二丫头头上!这不是要存心害了我们二丫头的名声是什么!”
  这话,是当初当着贾赦的面,邢夫人跟贾琰商量好的,只要有人这么问了,邢夫人就这么说。
  因此邢夫人说得理直气壮。
  毕竟这个时代对女孩儿可是极为苛刻的,未嫁的女孩儿能够传出去的名声,也只有孝顺、柔顺、贞静几个极有限的词,能干对于未嫁的女孩儿来说,绝对不是个好名声。
  邢夫人很清楚,维护贾琰才是讨好贾赦的正确方式,所以,在这方面,她绝对是据理力争的。
  那边贾琰早就离了位置,眼睛红红的,直接跑到邢夫人身边去了。
  邢夫人搂了她道:“好孩子,你放心。这事儿,我跟老爷必定为你做主!”
  第53章
  邢夫人贾琰如此, 贾母不得不开口安抚:“好了, 老大媳妇。不是二丫头做的就不是二丫头做的。有什么大不了的。话说开了不就好了, 值得你发这么大的火?”
  邢夫人说的话, 贾母一个字都不信。
  邢夫人连忙拉了贾琰,对贾母躬身道:
  “老太太, 不是媳妇小题大做, 而是如今外头对女孩儿是越来越苛刻了。我们老爷就二丫头这一个女儿,又是媳妇看着她大的。一想到她可能因为这种谣言坏了名声, 媳妇,媳妇这心里……”
  邢夫人说不下去了。
  她拿着帕子捂了脸, 虽然没有哭出声,可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看到了她红红的眼睛。
  贾母没法儿,只得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了。记住, 是老大看中了后廊上的芸儿,要用他给琏儿做臂膀,是老大媳妇帮着老大做事, 跟二丫头不相干。知道了吗?”
  贾母一声令下, 就是王夫人都不得不站起来应了, 更别说那些丫头仆妇了。
  贾母把这事儿定了性, 可是只要是长了心眼儿的人哪个不知道这里头的事儿。
  别的不说,这府里就是再压着贾赦,贾赦也是荣国府的正经爵爷, 就是贾政代替了贾赦在亲朋故交中间应酬, 可正经代表荣国府参加大朝、进宫领宴的人却是贾赦, 如果贾赦真的要做什么,早个一二十年里头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什么抬举后廊上的芸儿?
  贾家京中八房这么多子弟,难道就非贾芸不可?
  贾母虽然把这事儿定了性,可下面的丫头仆妇们,包括宁荣二府后街上的贾氏一族的族人们都坚信,这事儿还是嘉善县君贾琰提出来的,贾赦邢夫人才是担着名儿的人。
  不过,既然嘉善县君是人西府大老爷的亲闺女,这事儿到底是他们父女之间谁提议谁担名儿,对于贾氏一族的族人们来说并不重要,他们只需要知道,是西府大老爷这边要开始抬举下面的族人就行。
  大多数人都看不到投靠了贾赦有什么远大前程,但是,贾芸手里白花花的一千两银子却是实实在在的。
  对于目光短浅的贾氏一族的族人们来说,前程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银子!
  事情传扬开后,很多人都来贾赦跟前奉承,而女人们去不了贾赦跟前就来邢夫人跟前撞木钟,一时之间,邢夫人跟前倒是比王夫人和王熙凤加起来都热闹。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对于闲了许久的贾母来说,贾氏一族的族人们自然是比不上她举办宴会、招待刘姥姥、在刘姥姥面前显摆来得重要。
  更巧的是,天公作美,这天竟然是个艳阳天,春光明媚,贾家的后花园里面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早有那后花园的管事儿剪了几盘最娇艳的各色花儿给游园的女眷们戴。
  贾母自己捡了一支姚黄,转头见贾琰只挑了一支粉色的荼蘼,就把另外一支魏紫给了贾琰。
  不独贾母贾琰这祖孙俩,就是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都捡了自己喜欢的花儿,至于探春、惜春、史湘云、薛宝钗几个,自然也叽叽喳喳地挑了各自喜欢的。
  诸位姑娘们挑过之后,王熙凤拉过了刘姥姥,把剩下的花儿全部插在了刘姥姥的头上,坐在边上的贾琰见了,忍不住道:“姥姥,你快把这些砸在她脸上!她都把你打扮成老妖精了!”
  刘姥姥哪里敢这么做?
  她只能赔着笑,道:“我年轻的那会儿也爱戴个花儿草儿的,今儿个做个老|风|流才好。”
  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刘姥姥虽然是个乡下婆子,却能说会道,又历经世事,行事间透着乡下老妇人的精明,她边上又站着个惯会来事儿的王熙凤,倒是把贾母乐得合不拢嘴。
  方才贾母把魏紫随手递给了贾琰的一幕早就被史湘云看在眼里,又跟薛宝钗交好,见贾琰结过魏紫之后也不戴,反而拿在手里玩儿,便道:“我要说,家里的姐妹们也就宝姐姐配得上牡丹之说。这魏紫二姐姐既然不戴,让给了宝姐姐可好?”
  她还记得之前跟贾琰的斗嘴呢。
  只是她年纪尚幼,又是天真娇憨的模样,就是熟知她的人,如果不是特别留心,只怕也不会发现端倪。
  薛宝钗从来是个细心的,别的不说,牡丹那是花中王,这可是众人皆知的。贾母直接拿走了那大荷叶边玛瑙盘里唯二的两支牡丹,还把其中的魏紫给了贾琰,薛宝钗早就把这里头的意思在心里琢磨了好几圈了。
  要不然,她也不会挑了有芍药中的玉带金围。
  现在看见史湘云开口,薛宝钗连忙道:“不,不用了。我戴玉带金围也是一样的。”
  贾琰笑笑,随手把手里的魏紫给了薛宝钗,然后,意味深长地道:“只要身份足够,什么花儿草儿都能够戴得。也只有那身份不够的人才需要处处忌讳。”
  不知如此,就跟皇宫里面一样,哪怕皇后头上戴着一根草,也有无数的人在边上奉承着。相反,那做妃子的不长眼,戴了大红的牡丹花来,只会被人当成傻子和蠢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