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

  杨广低声道,“阿月,父亲这估计是想敛财,这义仓,现在还是劝道百姓缴纳,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强制缴纳,如此一来,和赋税有何区别?”
  贺盾重新拿起两摞文书,仔细看完了,连着杨广修正的小注也仔细看了,把这些文书仔细收好了,这才道,“阿摩,父亲的政令,有它的实用性和迫不得已之处,可阿摩你既然看出来了,就要好好想想,往深层次想一想,这些政令的利弊之处,短期的,和长期的。”
  其实大隋灭亡的原因很复杂。
  杨广这个人,和大隋的制度五五分,各自要负一半的责任。
  杨坚采取了高度的中央集权政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全部都集权化处置。
  政治凌驾于一切之上,把百姓的财富集中到了国库的兜里,聚集了能够供应唐朝五六十年之久、并且让唐朝起死回生的粮食和财富。
  国家是富有了,但百姓们太贫穷,并且长期处在贫穷里,没有翻身之地,也没有翻身的希望。
  这样一来,百姓们根本就没有抵抗自然灾害和兵祸巨变的能力,国家内部外部一旦哪里出现裂痕,立马分崩离析,酿成大祸,并且难以挽回。
  隋朝因为集权而强大,但也因为集权而灭亡。
  杨坚企图把生动活泼的社会装进规规矩矩的四方盒子里,人为划定界限,规定好百姓该做什么,官吏该做什么,皇帝该做什么,包括隋文帝提倡的节俭之风,很大程度上已经扭曲成枉顾人性的禁欲思想了。
  这些政策上的弊端,杨广继位后修复了一些,但还不够,还不足以阻止大隋灭亡的脚步,此后唐朝的君主们,以短命的大隋为鉴得出的治国理念,就显得更具有政治远见和宽容精神。
  懂这些的人才大隋也不是没有。
  有的,但被杨坚一个个干掉了。
  柳庄、苏绰都是,李德林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之一。
  现在能改变这一切的隋炀帝就坐在她面前。
  杨广如历史记载那般看到了父亲朝政的弊端所在,但他还太年轻,缺乏阅历,看到了,却并没有达到最深层次的认识。
  开皇盛世的景象会掩盖这些暗藏的祸患和弊端。
  覆灭的导[火索,其实从杨坚政治扩大化的思想和政令一级级往下传达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
  贺盾见杨广陷入深思面色凝重,轻声问,“阿摩,你觉得父亲颁布的一系列有关‘孝’的法令,对不对。”
  杨广摇头不语,他从宇文赟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至少伪装成一个孝顺的好孩子这一块上,他大哥显然不如他,他的抱负告诉他必须要孝顺父亲母亲,这跟一国之君命令百姓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出自真心,便流于表皮。
  譬如父亲,大概也是不太懂这些的。
  该兄弟相残的时候毫不客气,褒奖一些大义灭亲诸如密告其叔谋反的李安等人,可以说,父亲口里的孝,有用的时候用一用,没用的时候,弃之如敝履……
  现在下令强自规定以孝治天下,褒奖一些因孝出名的人,那些反应,在他看来,实在太浮了,上有所行,下必效焉,动辄以不孝问罪,实在有些本末倒置。
  杨广摇头,“想要百姓忠君爱国,父亲和苏威这就太心急了些,走捷径直接用朝廷的威慑力高压百姓们忠君爱国,只怕适得其反,在这件事上,父亲还需要耐心些才是。”
  “阿摩,你想的是对的。”贺盾听得感慨无比,心里也跟着有些激动。
  杨坚与杨广各有所长,杨坚在国际政治手腕上分明略高一筹。
  但在国政事物、百姓民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这一块上,还是杨广更有远见些。
  把孝道改造成政治手段,可以将分散的权利集中起来,段时间内也可以让漫无秩序的上下关系变得井然有序,但改造得越多,天然的人性便越少,甚至被扭曲利用乃至于走到反面,成为压制甚至扼杀人性的专[制工具。
  五行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一个孝字便能压垮一个人的一生,若被人拿捏到这等错处,可以说一辈子都能被毁了。
  这跟女子守寡是一个道理。
  自愿为亡故丈夫守节的女子,人们称赞感慨,但若无论前因后果,强迫或者提倡为丈夫守节,甚至扭曲成不守节便要受尽唾骂嫌弃,守节的意义就变味了。
  杨坚苏威提出来的孝道,从一开始提高到国家伦理的高度上,就已经变味了。
  杨坚想构建的是一个简单的、井井有条、百姓只知耕种的田园社会。
  这样的理想贯彻了他的一生,根植血液,是劝不动的,李德林何綏等人的倒台,就是例子。
  剩下的希望就在继承人的培养上,可杨坚并不信任儿子们,便是身为太子的杨勇,也不是他自己说了算,身边幕僚太过强大,权柄过大,皇子们根本没有能历练的时机。
  贺盾又问道,“那阿摩,这很难实现,但父亲坚持这样做了,并且短时期里也起了成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么?”
  这是当老师考他了。
  杨广倒也认真回答了,“朝政清明,法制严苛,父亲管得很严格,基本没有贪官腐化的情况,这是我佩服父亲的地方。”
  对的,这是杨坚能维持国家正常运转的关键之处,一针见血。
  贺盾心跳都快了许多,心说陛下真是成长得不错,头脑冷静,是非利弊分得一清二楚。
  这是个好的开端,贺盾心里高兴,连连点头,皇帝不是这么好当,政治清明,光是要做到这一点,已经足够杨坚殚精竭力的了。
  杨广见贺盾看着他清湛湛的眼里都是激动和渴盼,知道她是因为自己作对了什么事,或者思考到了什么事而真切的高兴,看起来甚至比她自己学会什么东西更高兴…杨广看她这么一会儿脸上都浮起了些兴奋的绯红色,心里情绪浮动得厉害,心说就算她不爱他,但她依然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妻子,也是一个真切盼着他好,推心置腹的知己和朋友……
  她这样循循善诱竭尽全力,他岂会看不出她小心翼翼生怕做了揠苗者的态度和十足十的心意……
  只怕他父亲母亲都没有为他这么考量过。
  杨广看着面前目光里都是激动期望的贺盾,心里情绪翻腾得厉害,抑制不住,她对他是真好,好得过分。
  贺盾才想郑而重之的把自己心中所想说出来,还未张嘴便被面前的未来炀帝陛下勾着脖颈勾得扑了过去,惊呼声还未出口便被堵了回去,紧接着她脑子就懵了。
  杨广把人压来怀里,无师自通的开始亲她,他知道这样不妥当,但并不太能控制得住,禁锢着她的自由不让她动,觊觎她的美色,觊觎她的气息,掠夺她的呼吸,她很甜,柔软又温暖,甜得他心尖发疼,让他失去理智,暴躁又渴望,因为得不到……
  这是他第一次好好亲她,他以往都很克制,今日是冒犯了,杨广稍微离开了些,喘了口气平复着胸腔里翻腾滚烫的热意,在她变得殷红的唇上缱缱绻绻的含吻她,得不到回应便低低唤她的名字,声音嘶哑又渴望,“阿月……阿月……”
  贺盾脸色爆红,跟白纸放在大红的染料盆里一般,眨眼间从头红到脚,回过神飞快地爬起来,心说天哪!耍流氓了!非礼了!
  贺盾麻溜得爬起来,转眼卷回了卧房,四处看了看打开衣柜的门一头扎了进去,脑袋在衣服堆里埋了一会儿,摸摸被杨广吃得红肿的唇,伸了伸有点麻麻的舌,明白方才的事不是幻觉,都是真的,心里真是震惊得无以伦比,各种陌生的情绪纷至沓来,生平自来没有的情绪一下子吃了个饱,冲得她脑子发胀,她真的恨不得整个人都坐去衣柜里被衣服埋一会儿才好,好让她胀得无法思考的脑袋冷却下来。
  杨广看贺盾长了无影腿一般一眨眼卷出了书房,心知失策,薄唇微抿,心说他原先与过她承诺,方才是他冒犯在先,她便是打他一巴掌,他也认了。
  唉。
  色令智昏说的便是这般情形了,杨广唤了铭心出来,吩咐他跟着贺盾一些,有事便回来回禀,铭心应声去了。
  杨广不去想方才她柔软清甜的唇舌,也将那股设想得她回应的渴望硬生生压到了最底层,拿起案几上她理好的政令,重新一条条理过,看完后觉得始终缺了些什么,他理不清的一些问题,可能需要像李德林高熲等人,先从做官开始,才会明白。
  但他身份是皇子,他能不能做,决定权在皇帝手里。
  杨广开始分析让父亲把并州的实权交给他,父亲同意的可能性会有多大。
  先前大兴城的事未出差错,弘化与幽州一战,他有实际的军功,算是摘去了朝臣心目中幼年文才藩王的帽子,广通渠的事是他全权负责,若是做好了,倒或可以一说。
  贺盾裹着被子在床上滚了好一会儿,忽地又坐了起来,扇了扇脸上的热气,穿上了软鞋,在卧房里慢慢踱步了两圈,觉得自己准备好了,又往书房去了。
  杨广正在熟悉广通渠的事,听见叩门声头也没抬,说了声进来。
  贺盾在杨广面前坐下来,努力组织语言,原本用自己的信条来要求对方便是一件很过分的事,但她实在过不去这个坎,而他恰好也愿意等一等她,方才她这么跑了就很不厚道,像是他做错事了一样。
  杨广起先以为是添茶的婢女,抬头看见是贺盾还有些诧异,“阿月,你……”
  这个事情真是复杂,贺盾想了想,不知是不是错觉,经过方才这一波折腾,现在她都觉得他正看着她的唇,十分不自在,贺盾强忍住想用手捂着唇或者去捂他眼睛的冲动,咳了一声道,“阿摩,你方才在想什么。”
  不生气便好,只是他自制力有待提高。
  杨广回道,“在想问问父亲,能不能把并州的实政交给我,纸上谈兵,总觉得是慢了。”
  她问的压根不是这个,难道亲她的时候也在想政事么?
  贺盾有些纠结,再开口当真被自己的口水呛得咳了起来,杨广看她绯红的脸便知道她在强装淡定,够过手去给她拍了拍背,低声道,“方才是我失控了,以后我会注意的,阿月,莫要生气。”
  贺盾老脸一热,心说她一个该道歉的人,反倒先听到了道歉,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只不过方才的事真是太尴尬了,虽然她才是被流氓非礼的一方……
  贺盾觉得自己今晚大概是要把所有的能量烧干,不用看肯定都知道她脸色涨红,喷出来的气都是热的,“阿摩,你真的愿意等我五年么?”
  他自是愿意的。
  杨广凝视她道,“你愿意嫁给我,赔上了一生,我等你十年又何妨。”这些年来她得到的一切都是她自己挣的,晋王妃这个名头给她带来的反倒是束缚多一些,他约束她不许上身救人,不让她自己待在长安,去哪里都拘在身边,带着她在战乱里出生入死,将来还要她陪着他一起走这条染血的不归路,是生是死前路未卜,她知道明白,且还愿意陪着他,她还是他心爱的女人,他爱她,也敬她,原先她是块石头的时候,绝望之余都想过陪她终老,现在等一等又有何妨。
  杨广像寻常正说点普通的政事一样,语气平静。
  贺盾却听得心口震动,酸酸涨涨的,嘴唇张了张,说不出话来,半响竟是连鼻子都酸涩了起来,贺盾掐了掐眉心,转了转眼珠,好歹是没奇怪的掉下眼泪来。
  贺盾清咳了两声,尽量让自己的思绪放到正事上,好歹是把那些陌生的情绪憋了回去,大概这便是青梅竹马日久生情,她有种很陌生的预感,等他十八岁,她可能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感情和体会,这辈子好像过得比上辈子好太多,上辈子也好,但没这么满。
  贺盾低声道,“那阿摩,下次不要搞突然袭击,你得咨询我,征得我的同意才能这样,我们商量好啦?”
  杨广就笑,“那十八岁之前阿月你会同意么?”十之八[九是没戏,她这个人某些方面真是一根筋转不过来,就像当初说不要二月的身体便绝对不要,说十八岁便是十八岁,界限分明。
  贺盾想了想,破涕为笑,“不同意。”
  就知道会这样。
  杨广扶额笑,看她这会儿眉开眼笑起来,又无可奈何,他经常就想亲她,这三年日子定是非常苦的。
  贺盾莞尔,接着方才最重要的事说,“阿摩,我给你推荐一个人当老师,这个人知识广博,政治远见卓著,目光长远,思想和理念都有包容四海的气量,更为宽容和博大,阿摩,你若求得此人当老师,定能受益匪浅。”
  杨广心头微震,“是谁?”
  贺盾笑得见牙不见眼,“李德林李大人,阿摩,父亲说李大人是个书生,但他也是个厉害的书生,现在天下人都知道高熲、虞庆则、苏威、杨雄是长安四贵,治世能臣,但其实是李大人这些年的政见与父亲相悖,没有被父亲采纳,否则他会大放异彩的,阿摩,你跟他多处一处便知道了。”
  第68章 她是个,好姑娘
  杨广倒不曾想贺盾对李德林评价如此之高,想一想李德林当年受父亲重用时的所作所为,倒觉得是功臣末路,听她说拜老师的事,也没有立刻应下。
  倒不是他不相信贺盾的话,只在想这件事如何做,毕竟李德林是遭父亲厌弃的臣子,阿月与之结交尚可说得过去,他跑去拜师,一个不好,只怕要惹父亲猜忌厌恶。
  贺盾一时间并没想到太多,只当杨广是对杨坚政治思想的弊端没有最深层次的认识,没放在心上,绞尽脑汁,劝得苦口婆心。
  “阿摩你熟读史书,定然听过这么一句话,‘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这是司马迁大大写在《货殖列传》里的一段话。
  意思是对于一些社会自发的活动,国家应该少加干预,无伤大雅的情况下顺其自然,有伤大雅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因势利导,其次是教育教诲,下等的是利用法令强制性整齐约束,最下等的是和下属百姓争利益。
  无论是强迫百姓们诵读孝经,还是遏制消费娱乐,长远来看,都不是妥当之法。
  消费刺激经济,这不是西方才有的经济学理论,早在天[朝远古的春秋时代,就有思想家提出来了。
  譬如管子的《奢靡论》。奢靡论里讲适当消费必然刺激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这就是很合乎社会发展的思想理论,但杨坚与宇文邕一样,军阀贵族集团出生,军国思想根植血液,连民间音乐百戏这些都成了朝廷明令禁止的项目,一心一意只想着朝百姓填鸭似的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希望他们安分种田耕战,用这样的军国思想来统治和平年代,实际上直接扼杀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过犹不及。
  这书房里的书贺盾都看过,见杨广背后恰好放着这两本,眼睛亮了一下,当场便翻出来了,“阿摩,这个书你先前便看过了,不过你没有真正的在这方面做过事,可能很难理解刺激消费的影响会有多巨大。”
  杨广点头,把贺盾递到跟前来的《奢靡论》《货殖列传》翻了一遍,这些书他原先也看过,现在对照着朝堂政事一一剖解,感触就更深了一些。
  父亲想要让州郡百姓千篇一律,方法又太过简单粗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时间长了,必生祸端。
  李德林这些年与父亲据理力争,争的便是这些,倒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杨广想了想,沉吟道,“这样罢,我先与父亲说,他若同意了,我再登门拜访李德林。”他需要学习历练的地方确实很多,也需要收揽人才。
  这件事虽难,却也不是全无希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