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武侠仙侠>剑圣崛起> 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背后的计谋

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背后的计谋

  说出这话的,是一个身形高挑的男性,虽然穿着很简朴,但却隐隐有着一丝高人风范,不过在这种万籁俱寂的时刻胆敢只身一人站出来,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也已然说明了他的不凡之处。
  在他的脸上则是戴着一个素青的木质面具,在失落之城戴面具就如同穿衣打扮一样极其平常,毕竟在暗启中是很容易惹一生腥臊的,为了不避免影响到自身在天启州的正常生活,一般人都会以面具示人。
  不过,这个男人的面具倒是别具一格,倒不是说他的面具有多奇异,恰恰相反,这面具和他的穿着风格同样朴素,甚至可以说是朴素过头了,面具上没有任何花纹雕饰,甚至连最基本的看向外界的孔眼也没有,活脱脱像是把一块青色的木板粘在了脸上一般。
  如此打扮,混在嘈杂的人群之中,还真是没有半点存在感可言,直到此人在这时突然出声,才让人留意到他的特殊之处。
  然而就在周围的人都对此人的出面而感到惊诧之时,叶冲朔脸上的微笑则是慢慢地沉了下去,和其他人不同,在这个男人张口的那一刻起,他叶冲朔便知道了对方的身份。
  这个戴着青色面具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八大圣主之一,掌握着木系法则之力,尊号“万物至尊”的齐无踪!
  和常规的手段不同,叶冲朔并非是从他所散发出来的气息来判断他的身份,毕竟以他这等实力,想要将自己的气息隐藏到无人能察觉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真正将他身份暴露给叶冲朔的,是他的声音。
  对于一般人来说,八圣主都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存在,只存在于口口相传的传说之中,此生哪怕能见其真容一面,都是三生有幸,即便有少许得以见过其真容的,也几乎没有能与他们对话的机会,因此自然不会熟悉他们的声音。
  但叶冲朔却完全不同,在二十多年前,迷失峡谷中遭逢的天魔之灾,是他此生极大的耻辱,在场的圣主们给予他的痛苦,他至今依然能清晰地回忆起来,每回忆一次,心中的恨意和杀意便会更进一层。
  当日在场的圣主,就是化成灰他也认识,更别提声音了,因此在这个男人出声说第一句话时,叶冲朔便将他给认了出来。
  不过,虽然认出来了,但叶冲朔却也没有点破,因为这本就是计划中的一环。
  他专门弄出这么大的声势,就是为了直接与八圣主进行交易!
  这看似是一个十分疯狂的想法,皇甫恨天和叶小亚得知这个计划时也都百般阻拦,但实际上叶冲朔远比他们想的更加冷静慎重,这场交易大会,也是在他的重重算计和考虑之后才出现于此的。
  先行放出魔剑,抛出“交易大会”的幌子,引来众多外界强者的吸引只不过是第一环计划,在他人看来或许是叶冲朔对自己的高调包装,但实际上只是他的试水罢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出现必然会迅速引来八圣主,因此才先让魔剑代替自己先一步现于世人眼中,以试探八圣主的反应。
  若是八圣主立刻便出手抢走了魔剑,那便说明自己的出场没有丝毫生路可言,接下来的计划也将重新规划,从长计议。
  而如果八圣主没有出手,那么至少可以证明一点,北煞那个已经疯了的不可控因素还没有注意到黑石城的情况,或许是消息不通,亦或许是其他几个圣主刻意对她进行了消息封锁,总而言之,只要她不会出现,那么便可以进入到计划的下一步。
  即便八圣主没有出手,也依然有着两种可能性——
  第一,他们想要放长线钓大鱼,等叶冲朔现身后再出干掉他;第二,他们想先与叶冲朔进行一番正经的交易,之后再对他出手。
  虽然两种可能性看起来叶冲朔似乎都是毫无生路,但这其中却有着微妙的差异,而这微妙的差异却能导致结果的天翻地覆。
  事实上,这一步是叶冲朔此行所冒的最大风险,他将全部的希望都押在第二种可能性上,如果他赌错了,现身于黑石城的那一刻,便是圣主们共同出手之时,届时叶冲朔凭借目前的实力,几乎可以说是必死无疑。
  而如果赌对了,则至少可以说明两点结论:第一,圣主们还不希望让暗启现有的机制崩溃,作为八大圣主的他们,虽然在暗地里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失落之城的大部分运作,但在明面上依然是暗启的死对头,而这个死对头却在某一天,毫无征兆地现身在失落之城中,大肆出手,试想会发生何等的连锁反应?
  或许有聪慧之人能看出来这是故意给叶冲朔设下的局,但在更多的人看来,这便是圣主要彻底铲除暗启,排除异己的信号和前兆,届时面临的便将是整个暗启的全面崩溃,谁也不敢再去失落之城,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身边的人会不会是圣主的卧底。
  虽然暗启的消失似乎对八圣主并没有什么影响,但这样一来的话,圣主们便会失去一个重要的情报和法则碎片来源地,这对于他们来说,总归是弊大于利。
  这也是叶冲朔会将交易大会的地点选在目前最大的失落之城中的原因,在这个地方的话,圣主们即便想要出手,也要先掂量一下得失。
  而第二个结论便是,比起杀了叶冲朔,圣主们更想从叶冲朔这里得到更多的好处,将他的剩余价值完全榨干。
  这件事,对于现今的八圣主来说,比起杀了叶冲朔更有意义,这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叶冲朔自己站在他们的角度充分考虑后得出的结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