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小知县> 小知县 第341节

小知县 第341节

  开口就让这件事有了底限。
  他算准太子不会同意辞官,算准国子监文学士等人不敢反驳。
  倒是宗室在的话,他们是不要脸的,估计会顶撞太子。
  但这些大臣却是不想的。
  以后的日子,还要依附这位好说话的君主,怎么会得罪他!
  纪炀。
  他到底长了多少玲珑心。
  这段时间的低调,难道让他们都忘记了纪炀的能力。
  自从来汴京之后从未主动出击,就以为他只有这点本事。
  纪炀又扬起许多人熟悉的笑。
  见过这个笑的人不少,潞州扶江县最初流窜过去的乡绅,灌江府太新县的三家,以及之后的雷温两家。
  再有古博城王室。
  要是里面仅存的裴家主在这,肯定下意识后退。
  纪炀是好惹的?
  纪炀是好惹的?
  语言贫瘠的裴家主只能发出这种感叹。
  纪炀一句话托了底,让事情不至于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更说明了,不会按照你们的剧本走。
  接着纪炀认真道:“当初微臣年幼无知,不懂得做官还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若真知道其中罪责,微臣怎么不求荫封,说明臣不可能知法犯法。”
  这是大实话。
  纪炀的祖父是武侯。
  武侯的后人,就算再不成器如纪伯爵,周围也是没人敢惹的。
  纪炀去求个荫封,凭借皇上的大度,必然能成。
  一个知法犯法故意贿赂,一个是打个招呼的事。
  谁会怎么选。
  纪炀会明知前者有罪,还会选吗。
  “如此简单的道理,三岁小儿都懂。”
  三岁小孩都懂,你们就别质疑了,再质疑就是连小孩都不如。
  不等旁人说话,纪炀叹口气:“说到底,就是那时候读书太少的缘故,若多读些书,自然不会犯这种错。”
  “那时候读书少,如今读书就多了?”
  不止国子监那边谁嘟囔一句。
  纪炀又笑。
  韩潇也笑,终于到他出场了。
  太不容易了。
  为了给纪炀洗名声,他都来汴京当了几个月的官。
  韩潇站了出来,拱手道:“皇上,太子殿下,微臣想替纪炀纪大人求情。”
  “当初他远赴潞州扶江县做个穷地方的小知县,那时还不到十六,被有心人蒙骗到那么远的地方,还背负如此罪名,却依旧能一心为民,做出令人侧目的政绩。”
  “更别说,纪大人为民做事的同时,私下刻苦钻研。以臣来看,纪大人的学识不亚于当朝任何一位进士。”
  “就跟臣私下说的一样,若纪炀去科考,必然能中。”
  纪炀去科考?
  必然能中?
  科考有那么简单吗。
  “当年韩家迁徙到纪炀所在的扶江县,从那开始私下便与纪炀来往,臣与韩家族老,都教导过纪炀读书。从八年前开始,从未间断。”
  “所以臣敢断言,朝中所说纪大人学识不够,不能为官,纯属缪言。”
  “若非今日之事直指纪炀,臣也不会站出说明此事。”
  “臣不能看着这样一位好官,因为被人嫉妒,受人红眼,所以就被拖下水。”
  韩潇说的都是大白话,但句句情真意切,言辞诚恳。
  最后还阴阳了一句,你们就是嫉妒纪炀,所以才这么做的。
  自己是看不下去了,所以过来澄清!
  什么?
  问证据?
  证据在皇上那!
  皇上看过纪炀的文章!
  他昨天送过去的,你们傻眼了吧!
  说到底,今日提出买卖官帽的案子,就是跟之前说纪炀没有学识不配做官,不配指点国子监联系起来。
  其根源还是在纪炀到底有没有这个学问,有没有资格跟学富五车的同僚们相谈甚欢。
  这朝中没有科举的人不少。
  比如井旭就是一个。
  为什么不攻击他,因为他没有对国子监指指点点。
  纪炀插手什么不好,偏偏插手自己最弱项的一个。
  于是,国子监等人便拿学问,科举,买官这种事反击。
  原本以为十拿九稳。
  可现在纪炀先跟太子一唱一和,再算准他们不敢反驳太子,直接保住官职。
  韩潇,这位极有学问的韩家家主再出来说,纪炀有八斗之才,更是登高能赋之人?
  韩家名声承平国皆知。
  在韩潇到国子监之前,那也只是知道。
  可他到国子监三个多月,跟人辩经论道,跟人谈经论典,没有一次落于下风。
  说他出口成章,妙笔生花也不为过。
  这样的人给纪炀做保?
  他都夸纪炀。
  还把文章拿给皇上看?
  有韩家鼎立支持纪炀,似乎让纪炀有些底气。
  井旭开口道:“韩先生都夸纪炀文章好,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对啊!你们有韩先生的学识吗。”
  “不行跟韩先生比比。”
  纪炀这边的人立刻找到话头,场上眼看要吵成一团。
  国子监主簿咬牙道:“纪炀,跟你学?莫不是在骗人吧。”
  韩潇认真道:“纪炀这么多年的文章,其中半数已经交给给皇上,你们若不信,我这还有几篇文章,若说他写得不好,那我可是不认的。”
  韩潇早有准备,直接从袖子中拿出纪炀所写的文章。
  今科状元叶锡元好奇接了一篇,看完之后,整个人呆若木鸡,喃喃道:“若,若纪大人去科举,哪有我什么事。”
  这个叶锡元本就机灵。
  此刻半分真半分假,倒是让人想笑。
  不过他敢这样讲,也就说明纪炀的文章绝对没有问题,甚至让人拍案叫绝。
  一个韩先生。
  一个今科状元。
  全都夸纪炀。
  剩下的人里。
  林大学士跟文学士也传阅两份。
  两人方才一言不发,但自然也有立场,这会往文章上扫了一眼,就能看出笔者功底深厚,文章文辞俱佳,言之有物。
  明显跟普通科举学子大不相同,既有理论还有实践,更能引经据典,其中还能看出笔者的凌云之志。
  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是值得夸赞的好文章。
  其见解让文学士都暗暗称赞,甚至颇有些后悔,若当初真让女儿嫁给纪炀,他也用不着跟纪炀对立了。
  朝中一时间,竟然开始传阅起纪炀的小作文。
  满朝文官,基本都是满腹经纶,自然看得出文章好坏。
  纵然有些不服气的,也会被怼一句。
  “别说当年科考了,现在你能写出来这样的文章吗。”
  自是不能。
  纪炀的胸襟气势,纪炀的雄心壮志,在文章里也隐隐体现,这份气度就不是他们能有的。
  文章自然直接落了下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