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都市言情>中医许阳> 中医许阳 第173节

中医许阳 第173节

  蒲老是最后一个看病历的,看完之后。蒲老非常顺手地就把病历递给了许阳,许阳也非常自然地接过来查看。
  这一举动,让旁边的一众小徒弟们顿时艳羡不已。
  郝装逼同志也有些羡慕,他都没看着呢,但这里领导这么多,他也不好直接过来看,不然就显得太没规矩了。
  很快就轮到蒲老诊治了,之前的问诊情况,前面的几位医生都已经问的很详细了。
  蒲老上前诊断病人,许阳也跟在了后面,高华信则拿出本子,在一旁记录了起来。
  现在病人持续高烧,神情非常疲倦,眼睛也很疲累和干涩。脑袋剧痛无比,身上微微有些疼痛。
  头有微汗,但是身上却没有汗水。时时呕吐,下利灰白稀水。腹部不痛,小便短黄。心中烦闷,口苦,口渴但不想喝水。
  蒲老对病人说:“舌头伸出来我看一下。”
  病人皱着眉头,神色疲倦地吐出了舌头。
  许阳也看了过去,舌苔薄白,中心黄腻,边质红。
  病人是女性,月经在十日前已经过去了,但是现在却又出现了。
  蒲老给患者诊断脉象,稍顷之后,蒲老说道:“患者脉象两寸浮数,右关沉数短涩,左关弦数,两尺沉数。”
  高华信一一记录下来。
  蒲老这话一出,也惹来旁边中医的关注。他们也不禁多看了蒲老几眼,这个医生诊脉非常细致啊,双手寸关尺一共六部,都非常仔细地诊断到了。
  各家也都讨论了起来。
  蒲老皱眉思索了一下,问道:“许阳,你觉得怎么样?”
  许阳想了想,则道:“后夏至为病暑。夏至后,热盛于上而下迫,湿蒸于下而上腾,湿热交蒸,风行其中,人在气交之中感之而病,为暑病。”
  “暑温和湿温都是季节流行病。暑和湿是六气之一,都是外邪致病因素。一年当中六气主事各六十天。但春分到秋分的一百八十天,是君火、相火和湿土三气错综为用。”
  “也就是热、湿、火混合为一,所以夏秋之间病人发病急速,传变也快,但是病人的症状却并不一样。”
  “就以此患者而言,观察该患者的脉证可知,患者之前应该是暑温夹风。其头身、脉浮是因为风。其心烦,舌赤苔黄,口渴发热是因为暑。”
  “但现在患者因为服用寒凉太过,冰伏其邪,所以导致病邪留滞不解。所以才变成这样,病情反而更加重了!”
  许阳还没说完呢,之前的主管医生忍不住了,他打断道:“小伙子,你的意思是我们的用药不对才导致她病情加重的?”
  许阳皱眉点点头,的确是用了太多寒凉的药了,之前的剂量就已经那么大了。后来又还用了那么多寒凉丹剂,甚至还有安宫牛黄丸!
  举个简单例子,这就像是地面上燃起了一堆小篝火,没那么厉害。结果你拿来了高压水枪还不算,还给上面扔了二百斤冰块。
  太夸张了。
  不仅火没灭掉,反而是把地面给伤了,看似表面没火了,但其实火热已经被你这个恐怖的态势给全部砸进地面下了。
  情况更严重了!
  见许阳还点头了,主管医生立刻脸沉了下来,他有点不高兴了。
  郝装逼的老师温三全也沉声道:“这个小伙子说的没错,的确是寒凉太过。你不因势利导,疏风驱邪。一下子用这么多寒凉药,唉,真的是!”
  其他专家也不无责怪地看着这个主管医生。
  这主管医生脸色一下子就难看起来了,他急忙解释道:“不是,我这可是按照之前部里给的治疗标准治的。我……我……我是按标准来的!”
  许阳眉头也皱了皱,标准?若是标准管用,这次就不会这么难了。
  蒲老也道:“中医应当辨证论治,不是见火灭火。一看发热了,就拼命用寒凉之药,一点不行,再继续加,这能不出问题吗?现在情况比之前棘手太多了!”
  原来的主管医生竟一时喃喃。
  第230章 一两剂而已
  郝装逼同志也看了看许阳,这小子有点东西啊,辨证的还挺准。
  他老师温三全也看了看许阳,又问:“小伙子,那你说说病人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许阳皱着眉,说道:“因为过用寒凉,病邪未解,反而伤及脾胃,所以现在患者上吐下泻。而且热入厥阴,迫血妄行,因此病人在月经结束十日后,反而再现!”
  “病人因此正气大虚,而病邪也趁虚弱而内陷于阳明和太阴。此时,患者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和阳明胃经,两脏一腑,同时而病!”
  温三全用很意外的眼神看许阳:“小伙子,分析的很不错啊。”
  郝装逼干巴巴地看着许阳,现在年轻人的逼都让这小子一个人装了,都轮不上他了!
  带队领导有些诧异地看向这边。
  之前的主管医生很紧张地问:“那……那现在怎么办?”
  医生们纷纷皱眉思索。
  带队领导也问道:“很难治吗?”
  温三全也有头疼地说道:“倒不是到了治不了的程度,但因为前医误治,现在比较棘手了。三经同病,脾胃又受伤,上吐下泻,用药可能会吐出来。徐徐图之吧,可病情又很重……”
  另外李大夫也发表了自己意见,意思是病情棘手,多处为病,脾阳受损。病势危急,恐怕没那么好治,见效没那么快。
  带队领导皱起了眉。
  主管医生也露出了尴尬和自责之色,要不是他乱来,估计情况还不一定会这么差。
  带队领导看向了蒲老,问道:“蒲大夫,您觉得呢?”
  蒲老道:“没得那么头疼,既然确定了阳明、太阴和厥阴三脉同病。病情危急,就不能徐徐图之了,不然病人很可能转成垂危大症。”
  “此时,应当急需温太阴,清厥阴,和阳明。要同时运用,温、清、和三法。以开冰伏,清深陷病邪,和解表里!自然,此病可愈。”
  这话说的旁边人都是一怔。
  中医治病讲究执简驭繁,不管疾病如何千变万化,中医辩证的路子也就这些,治疗的方案也就八个法子,分别是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别看中医的方子千千万万,甚至可以说一人一方,但治病的思路都不会逃过这八法。说起来很简单,但要运用好了,可不简单。
  这就跟炒菜类似,煎炒烹炸焖溜熬炖,任何一个拿出来都不难,先煎后炖也不难。一边煎,还一边煮,同时还得溜。这就要考验厨师水平了。
  用药之道也很考验医生水平。
  所以蒲老这话一出来,旁边顿时没人敢小视他了。
  各种药物的配伍和拿捏,很见功夫的。药物都是有自己的药性的,配伍不当,就很容易相互抵消,还发挥不出原本应有的效果!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做出调整!
  蒲老温和地笑了笑,说道:“这个病人就让我来开方子吧!”
  温三全有些讶异地看了看蒲老,问道:“您觉得多久能控制住?”
  蒲老说道:“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一两剂,就能诸症皆平了。”
  旁边人再度一滞。
  之前的那个主管医生也很明显地愣了一下,他之前折腾了那么久,用了那么多药,不仅没把人治好,反倒把人给折腾坏了。
  现在情况更棘手了。
  然后这个医生却说他一两剂药下去就能把人治好,这话说的也太满了吧!
  温三全也很吃惊地看着蒲老,他虽然并不是很信,但在这种情况,吹牛逼不是作死吗?大家说的都是很保守的。
  温三全有些惊疑地伸了伸手道:“那您开方吧。”
  郝装逼也好奇地看着蒲老,他现在才发现论到装逼,他还没这个老人厉害!
  蒲老也不客气,就道:“那就我来吧,方用二香、左金合苦辛为治。香薷为清热解毒、利水和胃之药。左金善降肝经逆热治气,佐以法半夏、生姜、竹茹,有升有降。”
  “要使清阳得升而浊热得降,肝木条达,脾胃自安。伏龙肝能镇胃温脾。荷叶佐黄连可以清暑消热。郁金和佩兰芳香化浊且能宣痹开窍。”
  “钩藤、蒺藜善于祛风而不燥,并且也有舒肝之效。因此本方,将以苦、辛、温三法为用,是三焦并治之法!”
  蒲老一一在处方单上写好方子和剂量,他交给了主管医生说道:“此方浓煎,取80毫升,每次服10毫升,一个小时一服。”
  主管医生接过了蒲老的方子,他看了看方子,又看了看面前站着的这些中医专家。
  温三全也没客气,直接上前去看方子了。这次本就是让他们来会诊的。讨论方子,讨论病情本就是应该的。
  蒲老还解释了一句:“因为现在病人胃逆过甚,呕吐厉害。所以要减少药量,使其徐徐进入,以期受纳成功。”
  “别看药量小,但因为浓煎,药力还是足的。她本就脾胃受伤,喝太多药汤,胃气反而不易运化,量少才能运化得当。”
  “现在病人病势严重,治疗宜快不宜慢,所以药需频频进服。按照我的经验,量少速进的服药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每次见效都很不错!”
  主管医生不停点头。
  温三全和另外一个医生看了看蒲老的方子,细细分析,觉得配伍甚是巧妙,丝丝入扣。只是他们在怀疑,真的会像这个老大夫说的那样?一两剂就能把人治好?
  带队领导则问道:“温大夫,李大夫,你们有没有别的意见?”
  温三全摇了摇头,非常保守地说:“那就先用这位大夫的方子试试看。”
  李大夫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他们就不掺和这事儿了,没办法,蒲老把话说的太满了。他都说一两剂就能把人治好,他们要是掺和进去,到时候没把人治好,人家还把责任推到他们身上了。
  所以他们干脆不管了。
  主管医生拿着方子就去煎药了。
  这边的病人也算是看完了,另外两个大夫都没出手,等于说是蒲老一个人治的。
  郝装逼同志还跑到他师父跟前小声地说:“师父,那老大夫是不是话说的太满了,还一两剂就能治好!”
  温三全呵呵笑了笑,瞥瞥一旁的蒲老,淡淡地说:“等等就知道了。”
  几人离开的时候,高华信也忍不住走到蒲老身边,他有些担忧地劝道:“老师,你可得悠着点啊。这都是住院病人,用药之后的好坏一会儿就能看到。今天还有这么多领导和同行在,您可得保守一点说话啊!”
  蒲老非常奇怪地说:“我已经说得很保守了呀!”
  “啊?”高华信反倒是怔了一下。
  许阳也有些意外地看了过来。
  第231章 湿胜于热
  许阳是从后世来的,对蒲老的了解也仅限于文字材料,他知道后世医家对蒲老的评价是热病国手。对于治疗各种急性热病,蒲老是非常擅长的,也是非常厉害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