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一代武后> 第114节

第114节

  掌事的这才彻底慌了神,也不求千户了,百户们总是能求一求的。
  然而百户们,又哪如千户们知晓得多,自然是千户怎么说他们怎的做,最后银子洒了出去,竟是没得个有用的消息来。
  掌事的才彻底认命,整个人如丧考妣一般,却还得打起精神来,将衙门里的贵人伺候好,好希望能垂怜一二。
  从落日城到风吼城,有商户们洒银子开道,修的官路极为好走,这一去也只不过大半日。
  等到张公公收到回信之时,正是第二日的清晨,想来都是连夜赶路的。
  刘希廷在信中也并未多说,也知晓了府中乃假太孙,真太孙正在谷阳,请张公公去风吼城一见。
  张公公看了信,与众人道:“我欲前往风吼城,公子以为如何?”
  太孙吴道:“既然他有转圜之意,我等一道前往也可。”
  这倒并不是因太孙没有底气不顾皇家尊严要对刘希庭上赶着,而是石奎乃是钦差查案,时刻如金,半点浪费不得,可没时间等着风吼城做这做那的。
  当然,太孙也可以先留在落日城中,等着石奎先前往风吼城,再等着那边的知府县令们准备好了一切来迎接。
  然而如此,却要丧失在此事中的主导地位,这种实打实的权力跟不要紧的虚面规矩一比,谁重谁轻一看就明白。
  况自己连正式的太孙都不是,大庆礼法里,正式的太孙就得皇帝下旨册封,自有它的含义:就是皇帝有意让太子继位后他再继位,顺了顺序在那,就是下一任皇帝也轻易改不得,除非是太孙早死了。
  所以他现在虽是被一般老百姓叫做太孙,又也说太孙吴的,实际上真按了礼法,也不过是皇帝的嫡长孙而已,就石奎叫他,也称之为皇孙而不是太孙,那太孙仪仗不过是出行所抬身份罢了,这规矩不规矩的,也没那么讲究。
  且还有那么一句话叫:事急从权。
  因此石奎拒绝且提出反对意见之时,太孙就这么直接了当的说了。
  这人要流氓起来,且还在高位,下面的人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太孙没上朝领官职,说不上比石奎官大,但拦不住太孙运气好能投胎,乃是王朝嫡长孙,血统比石奎高贵。
  没办法,石奎只得答应,又看了一眼屋子里当哑巴视规矩礼法于无物的人,心里也明白了些事儿,他是来查案的,不是来跟太孙讲礼法的师傅,没必要在这些小事上浪费时日。
  这太孙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了。
  至于到了风吼城,会遭遇到怎样的局势,也还得去了再说。
  风吼城也有一万将士护在周边,以便及时应对敌人来袭,不过分了两军营,乃一南一西。但从谷阳到风吼城,并不用经过两军营,倒也不怕半路被拦截。
  等到了风吼城外,风吼城里常驻兵马不过三千,就是刘希庭是个独夫,不在乎家族生死的,那风吼城里的知府县令可不是小家子里出来的,各自的兄弟姐妹多的是,就是妻儿也有在京中留着的,可没武夫那么心狠,丢掉一家子人不要,就要跟着他与皇权做对。
  当然,要真是个心狠手辣的,他们也总得找出别的法子来。
  魏氏是一点都不担心,南阳侯被绞下兵权没多久,在边关也算还有余威,萧家那几个从军的就是被排挤也没这么快,比起不在乎家族的刘希庭,被家族培养又被族中前辈提拔的萧家人,可不会不在乎族中生死,也不会拿自己一家子的性命来凑热闹赌个没指望的未来。
  是故,一行人又极快的启程前往了风吼城,因不放心落日城里的情况,石奎留下了刑部的一位小掌事与一百护卫看守牢房,等着把风吼城的拿下后,集中押解在一个地方再来审讯。
  而谷阳城的小衙主得知对方一行要走,还没来得及高兴,便被告知他与师爷怕是要跟他们一道前往风吼城去见县令与知县,顿时也不知该高兴还是不高兴了。
  高兴是因他早与风吼城的县令知府打好了关系,作为上官的亲信,去见上官并不是件令人害怕的事;然而也有不高兴的地方,就是自己都还不知自己为何被一道带着走了,说是护送太孙一道前往风吼城,这个理由是他信算他傻。
  就在太孙一行离了谷阳之时,谷阳的另一道城门外迎来了一身乔装打扮的妇人——林氏。
  林氏与自己儿子被秦泰暗中送走,走到秦泰安排好的小镇,突然就后悔了,只把自己儿子安排好,就带着一人悄悄赶了回来。
  这一路,她也想了很多,秦泰待她一片深情,她要就那么走了,不就显得薄凉,又与南阳侯那般的负心人有何区别。
  因此此回,就是刀山火海,她也愿意与他一同承担!
  92| 089|
  </script>  太孙前往风吼城一路上极为平安,在风吼城外三十里见着了在准备迎接太孙仪式的当地县令。
  县令一边着人去告知知府,一边前来求见了石大人,还请太孙的仪仗暂时停留,等他们将城中护卫做好了,又看了吉时,才好请太孙入城。
  县令的借口找得倒是好,风吼城里来边关与外夷交易的商户多,进城来做生意的蛮夷更不少,人员复杂,不好贸然让太孙贵足踏贱地,有陷于危险之疑,这个责任他一阶七品小官着实担当不起。
  说到情深处,他还得哭一哭,唱一唱对皇家的忠诚之意,倒是让人真不能拒绝,文官讲起礼法规矩来,是能豁出命的。
  谷阳里的小衙主见到县令,只恨不得抱着上级狠狠哭一场,然而此时也不是哭的时候,等着县令与石奎谈完事,赶紧上前来禀告。
  石奎说是前来边关办案,一进谷阳城就将谷阳里的商户们,连铺面里的小二都没放过半个,他还真不知晓是为了何事,只得来求问县令大人解惑。
  县令与知府在一个城中办公,知晓的必然要比小衙主的要多,然而这种事也不可能说给更低一阶的小衙主来听,假意安抚道:“不论是何事,惧有我与杨大人在,尔等不必担忧。”
  有这一句,小衙主就放心了,只管跟着县令忙着城外迎接太孙的布置。
  太孙的到来,县令曾徽也是从小衙主的来信里得知,不过风吼城中早已有了一位太孙,落日城中的就有些让人怀疑。
  但怀疑归怀疑,小衙主乃是县令的心腹,也不会胡乱传信,县令不得不拿着信前去请教知府。
  知府是见过风吼城里的太孙面的,如今再跑出来一个,也不会轻举妄动,而是邀了刘希庭前来府中核对。
  刘希庭再回将军府中一问,魏九重与杨三爷就知晓是太孙一行已经来了,也就不作否认。
  如此刘希庭也不能拿他们奈何,不说手里的人质已变得不值钱了,要他把人咔嚓了,回头才是将自己的罪名给定下,连后悔都没悔去的地方。
  就是投降蛮夷,他杀了也算是半辈子的外敌了,这十来年三关虽是平静,可是要他对着当初杀得痛快的人俯首称臣也没那么好接受,他到底也是读过书的人,虽然忠君之心没见读出多少,不过起码的廉耻还是有,自忖一代英豪,没得向不如大庆的蛮子折腰。
  也幸好随后太孙一行有人来送了信,才让他知晓自己的一举一动其实早就被真正的太孙看在眼里,除了来信之人说明自己的身份让他毫无印象和那只让他吓了一跳的锦囊外,他倒是十分感激这一封信的。
  因此张公公就先带了两百精兵进了风吼城,能得进将军府与刘希庭一见。
  到将军府门外,张公公好好的打量了一番这府邸,到底是要比六关里的将军府要阔气,且大得多,风吼城也不愧是三大关里最富饶的地方。
  再往里走,里面的花草树木假石流水,无一不是精雕细琢,要是见识少的,免不得会看花了眼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