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综合其它>谋夺凤印> 谋夺凤印 第124节

谋夺凤印 第124节

  “容他想一想”。
  他若最后说服了自己信她,自然万事大吉。可若他过不去那道坎儿,她离了这长秋宫,大概就再难寻得斡旋余地。
  她不得不承认,她这次棋差一着了。
  她一直自问很会拿捏人心,但这回确是皇后更胜一筹。皇后拿准了他的多疑、拿准了他要顾全颜面、那准了他会在意她的旧情,一张大网早在几年前就已悄无声息地织了起来,她分毫不知,一旦落下,就足以让她逃无可逃。
  更可怕的是,只消让皇后安安稳稳地赢了,皇后大概就不会留她的命了。因为只消留着她的命,她就有可能如上次一样东山再起,皇后吃一堑长一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栽两次跟头。
  徐思婉银牙暗咬,自知困局难破,可皇帝既发了话,她便也不好多耗在这里。
  她只得从容不迫地起了身,垂眸轻福:“臣妾告退。”
  说罢,她就转身离去。随行宫人们连忙跟上,一行人静默地出了长秋宫,唐榆打了个手势,花晨就领着宫人们压低了脚步,方便他们说话。
  隔着咫尺之遥,徐思婉觉出唐榆在目不转睛地打量她:“思婉,你可有对策?”
  “实话实说,暂且没有。”徐思婉口吻沉沉,一声喟叹,“皇后筹谋已久,这局不是那么好破的。我想着……”她顿了顿,“你有仿人字迹的本事,若没有其他办法,你便依着我与卫川的字迹仿两封信来。到时我光明正大的呈给陛下看,便可让他知道这字迹你仿得,旁人便也仿得,他的疑心就可减半。”
  “可旁人能写出你们的字迹,并不等同于证明那信不是你们写的。”唐榆说得平心静气,低垂的眼眸里多了几分凌光,“况且,君心多疑你是明白的。这疑心他只要有一分一毫的残存,于你而言都是祸患,只是‘减半’又有何用?”
  “可还能如何?”徐思婉长叹,“现如今,陛下已不信我,便也不会去审皇后身边的人。就是审了,这样的大事皇后也必定是着死忠去办,不可能招供。我若能暂且缓一缓他的疑心,也能争得斡旋余地了,日后的事……来日方长,我还能让他慢慢信我。”
  “只怕皇后困兽之斗,不会给你这个机会。”唐榆又道。
  这话说得忽而很有步步紧逼的意味,徐思婉心下的烦乱被他一激而出,猛地回头:“那你要我怎么办呢?!”
  她一声怒喝,话刚出口,就已后悔了。
  这份火气本不是冲着他的,实是困局让人不安。却见他淡淡地低下眼帘,一字一顿地告诉她:“还有别的办法的。”
  “什么?”徐思婉一怔。
  他抬起眼睛,目不转睛地望着她,退开半步:“陛下的疑心你承受不起,能更少一分都好。你记清这一点,别犯糊涂。”
  徐思婉听着他的话,心中陡然升起一股异样。然而他不等她反应,语毕猛地回身,头也不回地往长秋宫跑去。
  “拦住他!”徐思婉头皮发麻,出言疾呼。随得略远些的宫人们一时却未能回神,眼看唐榆与他们擦肩而过,徐思婉再行厉喝,“张庆,小林子!拦住他!”
  众人如梦初醒,连忙追去,徐思婉亦拎裙急赶,目光紧盯着唐榆的背影,在她离长秋宫尚余两丈远的时候,脚力快些的张庆离唐榆已咫尺之遥,然而伸手时终是迟了一步,唐榆已先行迈进门槛。
  “唐榆!”徐思婉又喝了声。若在往常,他必要听她的话,此时却没有任何反应。
  她脚下一个趔趄,花晨忙将她扶住,又走几步,她也到了长秋宫门口,只看到皇帝已走出宫门,面色犹是那般的阴沉,唐榆几步上前,伏地下拜:“陛下,这书信往来之事,贵妃娘娘给不了陛下解释。因为信不是贵妃娘娘所写,而是下奴所书。”
  随出来的六宫嫔妃一阵愕然,皇帝同样一滞:“你说什么?”
  他一边问,一边看向正步入宫门的徐思婉。
  徐思婉却顾不上看他。入宫这么久,她第一次这样置身危险却顾不上皇帝,她只盯着唐榆,心中的无措到极致。
  她于是几步走上前,顾不得施礼更顾不得旁人,下意识地挡在皇帝与唐榆之间,怔怔摇头:“休要胡说,跟我回去。”
  若非恍惚间还记得这是长秋宫、记得天子就在自己身后,她更想说:求你了,跟我回去。
  唐榆失笑,抬头望向她:“娘娘其实早就猜到了,是不是?下奴知道娘娘自信与陛下感情甚笃,可娘娘不能为了护着下奴,背负这样的嫌隙。”
  “你住口。”徐思婉呼吸不畅,“你住口……唐榆,你住口!”
  说着她抬头,急喝:“押他回去,关起来!免得他这样胡言乱语!”
  张庆知晓她的心思,便也不顾圣驾,将心一横就要带着人上前。然而刚提步,就闻皇帝声音一沉:“阿婉。”
  天子与生俱来的威严终是令众人一栗,徐思婉薄唇轻颤,一分分转过身,突然怕得看都不敢看他一眼:“陛下,不是他。”
  可皇帝并未看她,目光从她身上越过,冷睇着唐榆:“你说。”
  唐榆笑音低哑,语气中浮起一股让徐思婉觉得陌生的玩世不恭,说起这些话却很合适:“下奴倾慕贵妃娘娘已久,却可望而不可得,也知自己身份卑贱,配不上,私心里很嫉妒卫川,虽也得不到娘娘的心,却到底还有幼时相识的情分。所以……”他缓了口气,笑意更深,“所以下奴仿冒贵妃娘娘与卫川的字迹,自己给自己写信,聊作安慰,藏于那水沟之中,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却未成想会闹出这样大的麻烦,拖累了娘娘。”
  他说得慢条斯理,那么熟悉的声音,在徐思婉背后响着,一分分激出她的冷汗。
  她掩在袖中的长甲紧紧掐入皮肉,却还是克制不住地慌张,一股子空洞在心里绽开,她逃无可逃地意识到:她要失去他了。
  皇帝的神情却因此一松,目光从徐思婉面上一划而过,虽然仍含着疑色,但已温和了许多。
  正殿中,本要回寝殿的皇后也听到这边的变故,不由黛眉紧皱。虽已筋疲力竭,还是搭着听琴的手,硬撑着走过来:“哪里来的刁奴,在这里信口胡言!”
  “皇后娘娘所言极是!”徐思婉连忙出言。说来好笑,她在这个时候竟反倒要将皇后视作救命稻草了。
  接着他侧首,冷睇唐榆:“你便是要救本宫,这主意也实在糊涂,本宫留不得你了。张庆,押他出去……杖四十,打发去浣衣局吧。”
  说完这些,她只盼唐榆能闭嘴。
  唐榆反笑:“是否信口胡言,下奴写给皇后娘娘看便是。”
  “你……”皇后不禁一慌。她本以为这一手能让徐思婉毫无防备,可唐榆这副底气十足的样子,却像有十二分的把握能够翻盘。
  唐榆也毫不客气地抓住了皇后这一抹慌张:“娘娘慌什么?莫不是娘娘早已知道那书信往来与贵妃娘娘毫无关系,却拿准了字迹相同,蓄意将这脏水泼到贵妃娘娘身上?”
  徐思婉眼中一片黯淡。
  他在她身边太久,也已学会了如何左右皇帝的心思,现下步步周全,不仅将戏做得好,还能反将皇后一军。
  可这会要了他的命。
  唐榆眼见皇后面色发白,便适可而止,风轻云淡地看向皇帝,又道:“刑部的三位大人理当还未走远,陛下不如传他们回来,等下奴写好,便可查验。”
  皇帝冷睇着他,眼中一片阴鸷。短暂地死寂之后,却允了他的话:“王敬忠,去传他们回来。”
  语毕他先行转身,大步流星地回到殿中。
  众嫔妃面面相觑,但无一人敢作声,瑟缩地也回到殿里。唐榆自顾起了身,亦入殿去,与徐思婉擦肩而过时他不敢看她,只怕看一眼就会后悔,会想要继续陪着她。
  她盯着他入殿的背影,过了良久才撑起力气,也迈进门槛。
  皇帝已在主位上落座,划在唐榆面上的视线宛若刀子,笑意森寒可怖:“朕先告诉你,你若写不出,欺君,车裂;若写得出,觊觎贵妃,夷三族。”
  夷三族。
  这三个字落入唐榆耳中,激起他一抹嘲弄的笑。
  他的三族之内,就剩他一个人了。
  现在普天之下他在意的人只剩一个,车裂又如何?
  第107章 诏狱
  说话间已有宫人搬来桌椅与文房四宝, 唐榆垂眸落座,不再理会任何人, 提笔蘸墨。
  徐思婉一步步地走近他, 没走一步,都觉得气力更虚了一重。离他还有半步远时,她几欲脱力地跌倒, 花晨险些扶不住,索性他所坐的椅后有靠背,她及时伸手搭住,才勉强站稳。
  她的视线从他肩头落下去, 依稀看出他正写下字是她的笔迹。这样的笔迹, 他曾拿来逗她、戏弄她,她从不在意。却从未想过, 这字有朝一日会要了他的命。
  皇帝只心平气和地坐着, 等着唐榆写字,好像看不到她的脸色煞白。
  徐思婉脑中嗡鸣不止, 入宫八载,她第一次生出一股不管不顾地冲动。她盯着皇帝,心跳愈发地快,一时想跟他说, 那书信里没有什么和卫川的旧情, 只是她和唐榆在暗通款曲;一时又幻想自己手里有一把刀, 那她这便可上前取了他的性命,然后,大不了就是与唐榆一起死于极刑。
  她想, 如果一个人去走奈何桥, 一定很孤单吧。
  他在人世间已经孤单了这么多年, 她怎么能让他自己去走那条路呢?
  可她偏生什么都做不了。
  秦家满门的亡魂在天上看着,容不得她这样的私心,让她没办法在这样的时候不管不顾地豁出去,陪一个肯为她舍命的人共赴黄泉。
  只这片刻工夫,唐榆便已写完了第一页。他用她的字迹随意默下了一篇诗文,放到一旁,又换了页纸,改写卫川的字。
  待他将这一页也写罢,刑部的人也干回来了。唐榆离席起身,退到旁边,不置一词,温和平静的模样就像等先生来评判作业的学生。
  刑部三人上前,为首的刑部尚书拿起那两页纸只扫了一眼便露出讶色,徐思婉触及他的神情,猛地回神几分,薄唇紧紧一抿:“卢大人,唐榆对本宫忠心耿耿,本宫不信他会做这样的事。是与不是,大人可要看仔细了。”
  这样意有所指的话实不该在这样的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尤其还是当着皇帝的面。
  唐榆沉声:“娘娘。”
  皇帝亦睇她一眼:“坐。”
  徐思婉撑着一口气不欲理会,不经意间再与唐榆视线相触时,却被他眼底深深的担忧一激。
  她不由定睛细看,可他及时避开了她的目光,她低眉静了静,终于走到侧旁的位子上,沉默落座。
  死一般的寂静再度在殿中蔓延开来,刑部三人拿着那数张纸页再三比对,额上直因重压而沁出冷汗。上前禀话之时,每个人都梗着脖颈,无一人敢看徐思婉:“陛下……”
  皇帝抬了抬眼帘。
  刑部尚书道:“这位公公所书的两种字迹,确与适才的信件……是一致的。”
  “不可能!”皇后拍案而起,一时连病中的虚弱都荡然无存。她满目的怒色,视线在徐思婉与唐榆间一划,已顾不得什么仪态,指着徐思婉怒然质问,“是你……你早有防备,所以让他练的,是不是!”
  “嗤。”唐榆轻笑出声,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摇摇头,从桌上挑出一张纸页,几步上前,向皇后一递,“下奴适才不知该写些什么,只得随便默一篇文章。这篇《郑伯克段于鄢》,娘娘若没读过,不妨读上一读。”
  《郑伯克段于鄢》里有一名句,乃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唐榆言毕松手,任由那页纸飘落在皇后面前,视线一转看向皇帝,颔了颔首,但并无太多恭敬之态:“车裂之刑,下奴愿受。”
  “不行……”徐思婉声音沙哑,皇后不待她多言,急急在皇帝身前跪倒:“陛下!倩贵妃一贯谨慎,与逆臣藕断丝连却让宫人备下后手也不足为奇,唐榆所书的字迹,并不足证贵妃的清白!依臣妾看,还是该将人押去宫正司例行审过,若他重刑之下仍不改口,倒还有几分可信。”
  “皇后娘娘这是想用屈打成招来扳倒贵妃娘娘?”唐榆口吻轻飘,似笑非笑的神色间透出嘲弄。
  徐思婉心绪一片混乱,连听进耳中的话语都变得不真切,好像是从天边传来,离得很远。她于是迟钝地缓了许久才辨明他们在说什么,用尽力气撑着扶手离席,几乎是下一瞬就跌跪了下去:“陛下。”
  她终是从万千思绪里理出了一个可用的说辞:“此事若说是唐榆所为,臣妾横竖是不信的。但臣妾与逆臣之间并无私情,陛下只管去查便是,臣妾不怕,只求陛下不要殃及无辜。”
  唐榆回过头,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一种不合时宜的喜悦在他心头泛开,让他觉得什么都不必怕了。
  因为他发现,她竟然是真的在乎她的死活的。
  适才在步入长秋宫的一闪念间,他不是没有想过,自己会不会只是走了她谋划好的路。因为她那么聪明、那么会拿捏人心,实在不该想不到这样的脱身办法。
  只不过他不在意。这个局他必须要帮她破,哪怕她本就在算计他,他也愿意为了她去死。
  可现下,伴着她的一度又一度争辩,他心底的迷雾渐渐散了。他发现她真的想保住他,哪怕让皇帝去查她和卫川。
  他心底泛起一重奇妙的感触,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什么也顾不上,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突然觉得自己这一辈子虽然实在说不上过得好,但却是值得的。
  徐思婉又道:“若陛下实在对臣妾生疑,臣妾愿去冷宫度过余生。但这样子虚乌有的罪名……不该牵连旁人。”
  安寂之中,皇帝靠向宽大的椅背,闭目沉吟不语。
  满座嫔妃都看得出他在迟疑、在摇摆不定,在揣摩皇后和贵妃的话,在掂量整件事的轻重。
  最终,还是对清誉的在意占了上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