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综合其它>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79节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79节

  吴氏喂得心惊胆颤,以为生了什么病,把兽医叫来瞧,一查也没查出什么病,但这半死不活的样子还是害怕啊,于是她叫屠户来把猪杀了,大半卖给屠户,只留了小半部分。
  林若云觉得实在可惜,这猪才一百斤出头的样子,还不到出栏的时候,比养肥再卖损失了太多。
  等等,她好像在哪看过类似消息,其实猪只养半年,就可以养到两百多斤出栏的。在哪呢?她没印象了,得等回校看自己的读书笔记了。
  不过到校之前,她还要先去一趟泉城看望林母。
  到了泉城,居然得知了一个大消息,林振兴要买房了!
  第78章
  “你要买房?认真的吗?”
  林若云忍不住把手放到林振兴的额头上, 想要看看他是不是因为发烧才说了这胡话。
  林振兴双手合十,祈求道:“当然是认真的。姐, 你就借一点钱给我吧。你要不借的话, 你弟弟我娶不上媳妇了。”
  “等等,你先把话说清楚了。你也不说个缘由,上来就要钱, 不明不白的我哪敢借给你啊。”
  林振兴一听有戏,立马来了精神,“是这样的姐……”
  原来国企改革的春风吹到了泉城, 做为省里的龙头企业纺织厂更是积极响应。首钢厂长是个能人, 提出了三个百分百管理法, 虽然效果很好,但是也遭到了许多工人的不满。纺织厂的领导就吸取了这个教训, 他把法子折中了一点,用了“三百”这根严苛的大棒, 也抛了一颗甜枣出来。
  这个甜枣就是修建福利房, 并且放宽了标准。
  其实福利房这个事,省里头也在号召, 但是标准卡得比较严。
  因为今年有不少知青回城,甚至有的知青是拖家带口的回来,他们回城了没有住的地方只能住父母家。人一多, 矛盾就大,天天吵闹,闹着这些人天天跟厂里反应住房问题,没房的要房子, 有房子的要换大房子。
  住房问题着实严峻, 有的一居室居然住了七八口人, 二居室住了二十来个人。
  这不是个例,每个厂子都出现了,但纺织厂的情况最严重,谁叫他是省龙头企业,有一万多人呢。
  闹了小半年,各厂子都顶不住了,往上头报,上头也没法,就让这些厂子修宿舍。
  但厂子们的水平也不一样啊,有的效益好能月月给员工发绩效津贴,这部分有能力修宿舍,但有的厂子绩效本来就不行、还有就是需求量太大的比如纺织厂,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那么多钱。
  于是省里头想了个法子,厂里出一部分钱,工人也出一部分钱,这样的话房子就是工人的,以后再也不会被厂里收回。相信凭着这一点,工人们会积极交钱的。
  纺织厂里规划了一千多套,按照每平四十块的价格让员工们预订。毕竟是为了缓解巨大的住房压力嘛,所以这些房子基本都是二三居室,最小也是四十多平,一套就将近两千块。
  林振兴虽说上了一年多的班,但花钱一直是大手大脚,也没存啥下来,到现在手里才两百多,跟两千块差得老远了。
  “你手里头一共才两百块,你就想买两千块的房子,你做梦呢?”
  林若云毫不客气的给小弟赏了一个脑门嘣,“再说了你有购房资格?你一个人,工龄这么短,允许你买房?”
  林振兴嘿嘿笑了一下,颇为得意的说:“这你就不懂了吧。现在实行改革了,工龄不是唯一标准,厂长说了要多给年轻人,特别是有能力的年轻人一些政策优惠。”
  “你是有才干的年轻人?”林若云眼里写满了不相信。
  “姐,古人都知道识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怎么还拿老眼光看人啊。”林振兴递过来几张纸,“你看,这是我们夜大的期末考试测评成绩,我得了第一名哦!厂里有八百多人读了夜校,就我、就我是第一!这还不是人才?还没有能力?”
  “还有,这是我们厂里举办的生产评比,我是先锋模范呢。”
  林若云嘴上切了一下,但心里着实震惊了一把,没想到林振兴也能有这一天,居然出息了一把。其实细想也不奇怪,林家这几个女儿都能考上大学,就说明基因不差,那么同父同母的林振兴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那……你说说看,你现在手里多少钱。”
  林振兴掰着手指头数,“我有两百,不过这个月工资马上就要发了,也加进来,就是两百四,大姐给了我五百,二姐夫借了我两百,妈给了一百二,大强借了我三十,求富借了我五十,小羽给了我八十,一共是……一千二百二。还差五百八,姐,你借我六百,行不行?”
  “滚~”林若云都被小弟的无耻给气笑了,“你就出两百四,剩下的全靠别人给?想得倒美。”
  这又不行了?
  林振兴立马跪下,两只手扒着林若云胳膊摇晃,声泪俱下的说道:“姐,我的好姐姐,你借我一点钱吧,我来生给你当牛做马端茶送水报答你。”
  这把林若云恶心得立马跳起来,“别说没影的下辈子,这辈子我都没见你给我端茶送水过。”
  “再说了,那是一点钱吗,是六百!!!换你得不吃不喝干一年多,何况我还没工作呢,你好意思找我要钱吗。”
  林振兴弱弱看向陈爱学,“那啥…姐夫之前不是也出了工伤,厂里不是赔了很多钱吗…”
  林若云把那几张纸甩他脸上,“你可真会想啊。难道那钱是专门留着给你用,我们就不花吗?”
  “这么多钱借给你,你猴年马月才还得上啊?”
  那些钱存在银行里,一年也有一百多块的利息,给这糟心弟弟,别说利息就是本金都不知道哪时候能还上。
  “别这样啊姐,我一个人还是慢点,但等小羽毕业了,我们俩结婚了一起还,不就快了嘛。”
  “人家毕业能跟你结婚?”
  “肯定的啊。小羽把全部家当都给我了,这还不能信?再说她日子那么难,都能省下出八十块钱给我,姐你真的这么狠心,一点都不支援我?”
  “没有没有~”
  林振兴不死心,转头找了大姐和亲妈来说情。
  这一个个说得,林若云都动摇了。不为别的,就是想让这两人安心。
  林若云去找了老实的二姐夫郑立强打探,这个事确实是真的,但也没林振兴说得那么紧迫。这个房子是一期一期的修,而且因为房款数额巨大,厂里给了半年的期限,也就是说你报名的时候只缴一半的钱,剩下的钱半年内交齐就行。
  林若云算了算,决定借三百给林振兴。
  “三百?姐,还差好几百呢!”林振兴委委屈屈的控诉。
  “别以为我不知道,厂里根本没规定要你们马上就交齐房款。你现在去交钱,还有半年时间筹剩下的,我算了下你的工资 ,一分不动的攒起来,刚刚够。”
  “一分不动?那怎么行,我还要给小羽买衣服给小毛买吃的……”林振兴忽地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立马闭上嘴。
  “就三百。并且这三百块你要是两年之内还我,我就不收利息,要是两年之后你才开始还,就要按照银行利率还。”
  “姐!你太狠了吧,我们可是亲姐弟!”
  “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呢。况且我也是为了你好啊,有压力在,你才有动力继续努力上进、好好挣钱嘛。”林若云扯了扯林振兴的脸,“反正就这么个条件,你同意的话我就借钱,不同意的话就不借了。”
  “同意同意!”
  当然口头说了不算,肯定要立字据摁手印的。
  回京的火车上,林若云终于找到机会,她问陈爱学:“你是不是不高兴啊?我借了这么多钱给振兴?”
  自从走出林家,这一路上他都没说话。
  陈爱学摇摇头,“没有。我就是有点失落,连振兴都快有房子了,我还没房子。他比我小那么多。”
  他比林若云大两岁,林若云又比林振兴大四岁。
  “没事,面包会有的,房子也会有的,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嗯。”
  陈爱学嘴上答应了,但心里的紧张和焦虑没有丝毫减少,回学校后学习更努力了,他要争取拿到最高等级的奖学金。
  学习最快的途径是什么?当然是跟在老师身边,当他的助手。
  陈爱学专业课的老师大多在京市设计院挂了职的,不管是为了真心求学还是想毕业后找个好单位,这些老师身边的位置抢手得很。
  陈爱学最后还是竞争上岗了。一是靠他出色的画功,他画得又快又好,别人画一张的时间他能画五张,质量又好,谁不喜欢这样的助手?
  二要得益于他奇特的生活经历,国内大多数建筑师还是更青睐于传统的设计风格,设计上更加含蓄、讲究古韵诗意,陈爱学在宋代那个文风盛行的时代生活了二十年,耳濡目染之下,设计风格就跟老师们特别合拍。
  刚当上那阵,同学们都很羡慕陈爱学,但很快这种羡慕就消失了,因为助手的工作太辛苦了。既然保证自己的学习不被落下,还要帮老师做事,批改作业、画设计图,忙得陈爱学两眼青黑,身体也是迅速消瘦下去。
  林若云就很心疼,但陈爱学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跟你说一个秘密。”
  林若云把头凑过去,“你说。”
  “我昨天见到白先生了。”
  林若云一头雾水,“白先生是谁?”
  “一个特别厉害的建筑大师!你知道吗,他给外国总统设计了一座图书馆,特别好特别棒!震惊了全世界!”陈爱学说话的时候两眼都冒着光,写满了崇拜,“要是我能到那座图书馆面前,亲眼看看就好了。”
  “哦哦,白先生回国了?你怎么会见到他?”
  陈爱学似乎就在等她问这句话,嘴角忍不住上扬,“白先生回国是为了给香山公园设计一家饭店,这个项目太大,需要京市设计院协助。我老师,他就是设计院的副院长,也会参加这个项目。并且他会带着我一起参加。”
  “天呐!”林若云太激动了,差点尖叫出来,“你运气太好了吧!这是什么千载难逢的机会啊!怎么就叫你遇上了!”
  其实南边还有个建筑界的大项目,前不久港城富商带了千万美元到粤省投资,要修建国内的第一家五星酒店。这是个香饽饽,各大设计院抢破了头,不过离得太远,又挨着人才济济的港城,京市设计院这边也没太争取。
  但对待香山饭店这个项目,那就是全力以赴啊。
  “我现在好嫉妒你啊!”
  陈爱学安慰道:“别着急,别着急,你肯定也有机会的。”
  “借你吉言吧。”
  这次见面后,两人就很少见面了,陈爱学那边是忙着学习和设计项目,林若云则是忙着学习和写稿。
  从今年六月开始,《故事汇》恢复征收长篇文学作品。
  林若云研究了一下风格,便写了几个开头过去,最终有一个通过筛选。
  她写稿的目的是为了挣钱,之前的存款一部分投在了小吃店,一部分借给了林振兴,她手里头没多的钱了,只能想法开源。
  挣钱则是为了去鹏城。
  这一年鹏城那边的动静可不小,一月份宝安县升级为鹏城市,七月份鹏城成为特区,随后鹏城有了国内第一个工业开发区,通过一番运筹后,这个小小的工业区拉到了十五亿的大投资。
  此后,鹏城这个名字就常常被授课老师们挂在嘴边,关注着它的一举一动。
  这笔钱到底要花在什么地方呢?
  十五亿啊,在这个大多数人工资都只有三五十块的年代,十五亿是个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
  鹏城大兴建设、广泛招商的报道每天都有,每天都在刺激着经济学的师生们。
  据说那边有了很多外国人、港城人,那边买东西不用票,那边是个焕然一新的世界!
  林若云计算着,等到明年暑假时,她就有足够的钱去了。
  暑假还早,如今要迎接的是冬天,不知是哪天一夜醒来,外面就是白茫茫一片,正是应了那句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初雪来得猝不及防,但因为它的轻盈美丽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而人的突然造访,却未必会让人感到欢喜。
  就比如此刻的郑立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