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长泰帝很是看重他,在他不当差的时候,如有要事,可凭牌进宫。
  今儿不是大朝会,雪灾一事安排妥当,长泰帝早早地就下了朝,一面批阅奏折,一面问专司打探消息的太监李明耳道:“保龄侯府正在跟他们家大小姐说亲?南安太妃做的媒?说的是谁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荣国府得势,亲友自然跟着水涨船高,难怪这时候说定。朕记得从前卫家的夫人赵氏和妹子私底下意欲将其说给若兰,不料一个老尼姑说命格不合就不了了之了。那个史家的小姐朕听说过,不就是常住在荣国府里三番五次针对静孝的那个丫头,听说今儿静孝笑她咬舌头说话她还抢白静孝一顿,说静孝不如那个叫什么宝钗的。”
  李明耳尚未回答,就听人通报说卫若兰求见。
  长泰帝笑道:“说到曹操曹操就到,昨儿不是才下班,今儿就巴巴儿地跑过来作什么?难不成听到了什么新鲜消息?”话虽如此,仍命传进来。
  等听明白卫若兰所言,长泰帝顿时呆住了,他不敢置信地道:“你是说林如海临死前担心静孝,在你那里存了一笔银子,你用那些钱贩卖了些精巧绸缎陈设奇石异花等各样南货进京,可巧赶上省亲的旨意下来,各家建造省亲别墅,因此你赚了两倍利息,后来又跟冯紫英一干人赚了八千两,如今静孝要把银子献给朕用作雪灾上,你也要把所赚的利息献给朕?”
  原本是很简单的一句话,长泰帝经常会说很多话来表达震惊之情,卫若兰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听完后笑道:“是,陛下。当年偶然游至维扬地面,得林公指点许多,林公生怕女公子在荣国府受罪,遂托重金与微臣,原意是等林姑娘出阁时归还与她作为嫁妆之用,不料林姑娘胸怀大义,提出进献与陛下,解陛下之忧。微臣得的利息不如林姑娘的多,因此只献十五万两,林姑娘则献二十五万两,共计四十万两。已经收拾出来了,请陛下派人去取。”
  长泰帝大喜过望,喜过之后问道:“这可是几十万两银子,不是几百两,你们舍得?”
  卫若兰笑道:“若不舍得便不会提起了。”
  长泰帝叹息一声,道:“你们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忠义,朕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说是用在雪灾上,还不是任由朕做主用在要紧地方?偏生朝中多是尸位素餐者,他们宁可裹着貂裘锦衣歌功颂德,也不愿下去体察民情,解决百姓之苦寒,生生地将雪崩之灾百姓之哀瞒到了过完上元节。哪有几个能想到所谓的海晏河清盛世太平之下,其实内忧外患,不堪一击?”
  一丝嘲讽浮现在他愈加威严的面庞上,可见他对许多朝臣不满久矣,看向卫若兰,道:“你们的心意,朕知道了,记着你们的忠义。今儿一早北疆来报,说今年天气奇寒无比,滴水成冰,冰封长河,恐怕还得冷上几个月,许多将士冻烂了手脚,朕已派人去查探了,正为置办棉衣冻疮药的银子发愁,你们这笔银子来得实在是时候。”
  命人传陈麒过来,不顾他脸上的惊诧之色,让他带人去卫若兰那里取银子。
  等甥舅二人都走了,长泰帝方自言自语地道:“可惜静孝那丫头住在荣国府,此事宣扬出去对她不好,荣国府里的人知道了得恨绝了她,也得恨死了林如海,谁能想到林如海宁可托付给乳臭未干的外姓人卫若兰,也不肯托给荣国府?此事,只好先便宜卫若兰了。”
  从前因一个林如海进献家产,自己筹集到了许多银两,如今出了一个卫若兰,便是筹集不到那么多银子,总也能筹集到一些,比没有的好。
  为了银子,长泰帝无所不用其极。
  第031章
  不想,长泰帝次日早朝好容易才筹措到了二十余万两银子,雪灾之民已妥善安置,棉衣药膏已经着手料理,正舒心间,太上皇忽然传出话来,令工部支银扩建避暑山庄,须得赶在入夏前竣工,今夏好去避暑,又命在上阳宫里修建一座观月楼,以备中秋赏月之用。
  太上皇在位时平定许多战乱,创下太平盛世,但生性奢靡,喜下江南游山玩水,官员借银便高达千万余两,亏空更是不知凡几,兼年老仁慈,导致吏治,多是既贪且懒之人,每逢事故便左右推诿。长泰帝深恨久矣,只能暗中在要紧处安插心腹,面上尚不能大力整治。
  太上皇禅位时国库内只有几百万两银子,那年七处天灾,粤海又接连告急,百姓流离失所,长泰帝急得坐卧不宁,这点银子压根就不够用,若无林如海之献,恐怕早已危极险极。
  太上皇的私库里虽有底下各进献之物,银钱却早被太上皇修建园林盛景耗费尽了,因此若要扩建避暑山庄、修建观月楼,就得从国库里支取银子,这也是太上皇的本意。本朝以仁孝治天下,纵使长泰帝心里不愿意,也不能违背,太上皇手里有许多权柄未曾下放,尤其是几个大营的统领都是太上皇得用的心腹,哪怕为非作歹,太上皇亦十分相护。
  长泰帝不愿动用国库里好容易才攒出来的一千万两银子,他得用在兴修水利、边疆防护以及灾区百姓身上,焉能因享乐而动之?他不想因满足私欲而加重赋税,致使民不聊生。其实,只要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无战事,便是国库无银长泰帝也乐意,偏偏天不从人愿,须得攒钱救国。面对太上皇之旨,长泰帝无可奈何,只能动用自己私库里的银子,另外又派了廉洁奉公的心腹监工,以免中饱私囊之事出现,多费银两。
  卫若兰隐隐约约地察觉到,太上皇和当今之间,并不像面儿上表现得那么和睦。太上皇不肯放权,亦不愿当今得民心,而当今则一心为国为民,急于整肃吏治,改革民生,不满太上皇仍旧左右朝堂,为了谁主江山,明面无争私下却在暗斗。
  和年纪老迈的太上皇相比,卫若兰更愿意效忠朴素、刚直且励精图治的长泰帝。
  显然,长泰帝也沉得住气,心中虽然不满,面上却对太上皇恭敬顺从,下朝后笑对卫若兰道:“朕不白占你和静孝的好处,静孝那里朕自有赏赐,先问你想要什么。”
  卫若兰一呆,正欲说自己无所求,忽然想起一事,敛容道:“微臣恳请婚姻自主之权。”
  长泰帝闻言一愣,道:“人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前儿过继时听你的言语,不像是违背父母之命的人,怎么忽然就想起这个恳求了?是了,过继一事经你舅父闹上了门,你伯父脸上并不好看,兼从前老尼姑所言又坏了你伯父伯母打算,他们未尝没记在心里。你无父母,妙真师父又是方外之人,你伯父伯母仍有权做主你的婚事,只是管不得你其他作为罢了。”
  说到这里,长泰帝笑道:“你倒机灵百倍,为免将来不如意,先想到了这一出。朕细细一思,允你无妨,朕不但允你婚姻自主之权,而且赏你两处庄田,每处约五六十顷,原是旧年朕查抄一贪官所得,其庄田并未折变,而是充作了皇庄,年年有进项。”
  卫若兰大喜过望,磕头谢恩,问及黛玉,长泰帝道:“静孝如今住在荣国府,便是有进项也到不了她的手里,且等她出阁,朕亲自赏赐庄田与她做陪嫁。”
  闻听此言,卫若兰不再多问。
  长泰帝想到黛玉,不禁回思皇后之言,据说乃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世间罕见,皇后说她半世所见上下贵贱若干女子皆无人能及,忍不住看了卫若兰几眼,却见他不知想到了什么事情,面上掠过一丝踌躇之色,欲言又止。
  “这又不是上朝的时候,恐得罪了人,说一句话得过三遍心,在朕的书房里头,你有什么话只管说,摆出这副态度作甚。”长泰帝笑道。
  卫若兰羞惭一笑,道:“微臣游山玩水时曾得一部奇书,其中包括万象,浩如烟海,微臣已将内容背诵得滚瓜烂熟,闻得陛下十分缺钱,兼舅父执掌户部,便将其中有几个赚钱的法子交给舅父,舅父原说验看明白后就上交给陛下。”
  长泰帝打断道:“在秋围之前,朕便听你舅父说过,验看人中亦有朕派去的,毕竟你舅父手里没有人手,又恐泄密,又恐参透不出其中的奥妙。朕正打算等结果出来,将养出来的珍珠和制出来的上等玻璃、胭脂水粉、香皂等物像丝绸瓷器茶叶一样,统统卖到外国去,叫他们当成宝贝似的来买,免得咱们的人都觉得外国东西好。怎么,你竟还有方子不成?”
  这也是他重视卫若兰的原因之一。
  卫若兰沉声道:“确有几个方子未曾交给舅父,概因事关重大,微臣不敢轻举妄动。”
  见他神色凝重,非平常可比,长泰帝不自觉地敛去笑容,给戴权使了个眼色,戴权便带着书房内伺候的太监宫娥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卫若兰仔细想了想,道:“那部书里记载的东西很多,微臣一时难以详述,其中有不少金山银矿之图,有的在本朝疆域之内,尚未被朝廷发现并开采,有的却在海岛之上,无论是位置还是路径,均画得十分详细,只是微臣未曾依图查探,不知是否如图所说。”
  闻得金山银矿四字,长泰帝失手打翻了茶碗,摔得粉碎,厉声道:“当真?”
  卫若兰纳头道:“回陛下,微臣不曾前去,不知图中所示之地是否有金山银矿,故不敢告知舅父,免得惹出风波。但是,那部书里有几个火药的方子,名曰炸药,又有炸药曰地雷,亦有可远掷之炸药、远射之红夷大炮,配方皆极详尽,几可炸毁城墙宝船,其声威远胜天雷。又有更为厉害的火铳,也有制作之法,微臣却是看不懂,不知是否可行。”
  说到这里,卫若兰又补充道:“微臣本想将此秘密埋藏于心中,永不再提,然常见陛下常常因无钱可用而忧,又看到书中说,此时西洋各国均已开始用火铳征战沙场,远程射杀敌军,其威力远胜刀枪剑戟,微臣深忧那些蛮夷有朝一日不满足征战西洋各国,侵犯我朝,而我朝之刀枪剑戟难敌火铳之威,只得将此事和盘托出。而且,有了这样的利器在手,何愁边疆不平?百姓不安?加之里头还有更好用的水车和织布机,有利民生经济。”
  虽然卫若兰不太明白为何记忆里在明朝之后有个入关就行屠城之举的清朝,而非本朝,但他清楚如果本朝依旧如太上皇在位时一样闭关锁国的话,终究会落得和清朝一样的下场。
  所谓的清朝,如今还在关外的白山黑水之地,几次三番地来犯。
  卫若兰继续向长泰帝表示效忠之意,道:“微臣机缘巧合得到了那部奇书,心想与其藏着掖着,冷眼看陛下日夜操劳,倒不如尽皆告知陛下,或许有大用也未可知。”
  长泰帝面色剧变,双手微微颤抖,定定地盯了卫若兰半日,就在卫若兰忐忑不安之际,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息,指着案上的纸笔道:“此事不可再叫第三人知道,你仔仔细细地将你在那书上看到的所有东西一一绘制描述出来,是否于家国有用,朕自会派人验看。若果然有用,若兰,你便立下大功了,朕心里也感激你。”
  如果书中所言都是真的,能找到金山银矿以充实国库,能制出炸药大炮抵御外敌,能做出更好使的水车织布机改善民生,卫若兰之功无人能比。
  卫若兰笑道:“微臣不敢当陛下此赞,微臣亦是陛下之臣,理当效忠于陛下。况且,这些在微臣手里没有用武之地,微臣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去兴风作浪,银钱于微臣而言足够有限度日即可,权势于微臣而言不受他人掣肘即可。”
  长泰帝微微一笑,再多的赞誉就不说了,自己心里记着就行。
  卫若兰的速度非常快,先将炸药、地雷等物的配方细细写出来,紧接着是红夷大炮、火铳、宝船等物的制作方法,再往后就是水车、纺车、织布机等图样,他特意挑选以目前水平可以制作出来的东西,最后则在御书房中的疆域图上圈出金山银矿之所在。之所以不必绘图,乃是此时疆域和记忆里清代的疆域颇为相似,除海岛外,疆域内的金山银矿亦是清代时所开。
  至夜深时,方才完毕。
  卫若兰每详写绘制一样,长泰帝便仔细看一样,看到最后,沉声道:“若兰,朕将一样一样地吩咐下去,令心腹私下查探并验看。你跟在朕身边,朕自然不会亏待你。”
  他原本不相信卫若兰之前那些法子是来自奇书,如今却是相信了,因为这里头有许多东西连自己都看不懂,金山银矿之所在卫若兰未曾去过,自己还得找精通此道的匠人验看,卫若兰小小年纪又怎会样样精通?他也只是依葫芦画瓢地写绘出来罢了。只是不知那部书是何人所著,竟有如此奇才,倘若为自己所用,何愁不成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念及于此,长泰帝便问书从何处得来。
  卫若兰自不肯说是从梦中所得,仍以先前告诉陈麒之语回复,末了又道:“书中所载除舅父手里的方子外,其余的都在这里了,交至陛下手里,微臣夜里安睡也踏实。”能用的都在这里,不能用的,他就不会透露了,也是让长泰帝放心的意思。
  今日不该他值班,长泰帝瞧着天色已晚,留他住了一晚,御书房里的灯却亮了一夜。
  一夜未睡的长泰帝双目精光闪闪,不见一丝疲惫。
  卫若兰一早出宫,长泰帝也没派人严密监督于他,一是卫若兰武功奇高,唯有千军万马方可克制,寻常侍卫非其敌手,二是卫若兰有心效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无需多疑。
  卫若兰能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日后便是只顾着风花雪月也问心无愧。
  回到家中,听祖母闲话说荣国府的大姐儿见喜了,打发人去问候,卫若兰垂头一想,便知再次出现了十分不符合情理的事情。那红楼梦在第二十一回中说贾琏并凤姐之女大姐儿突然见喜,算算时间乃是过完上元节的数日后,是宝玉直入黛玉湘云闺房,见湘云之膀、用其残水洗脸并让湘云给自己梳头,以至于惹得袭人勃然大怒等事发生后的次日,不料十二日后大姐儿毒尽癍回,却方至薛宝钗二十一的生日,发生史湘云拿戏子比黛玉一事。
  今日却是正月十九日,大姐儿刚刚见喜,十二日后怎么也不可能是在宝钗生日前,而且料想以刘嬷嬷之能,宝玉未必能像红楼梦所言一样,畅通无阻地进入黛玉闺房。
  和红楼梦相比,现实中发生了很多变化。
  贾琏业已因林如海安排人在他身边,改变了很多,据说如今时常在家里用功读书,鲜少和贾珍贾蓉一起鬼混。卫若兰借故回房,派人打听详细时,得知凤姐也借女儿之病撂开了手不肯继续管家,而那位忠肝义胆的通房丫头平儿已经嫁出去了,并顺利生下一子。
  卫若兰倒觉得凤姐此时不再管家,全因荣国府内囊罄尽,没有好处可捞。
  他脑海里继续翻看记忆,比照如今发生的变化,关于红楼梦的那些作品五花八门,自己尚未悉数看完,正看着,想到黛玉的生日快到了,不禁怔怔出神。
  二月十二,花朝节。
  前世是绛珠仙子,今生诞于花朝节,何等诗情画意。
  忽然翻看至清朝文人所续的红楼梦之作,卫若兰忍不住啼笑皆非,那样的续作、改编又哪里有红楼梦的原意?无论是宝玉,还是黛钗云春,皆已面目全非。高鹗所续也只是比那些宝玉娶妻纳妾并晴雯死而复生一类略强些罢了,终究未尽曹公之意。
  卫若兰心底不自觉地萌生出一丝隐约的期盼,木石前盟本就敌不过金玉良缘,如今又发生种种改变,黛玉是否不再和宝玉相契?是否自始至终便无缘?
  知好色则慕少艾,人之常情,何况黛玉又是那样的人品模样,令人见之忘俗。
  想到便去打听,卫若兰没找别人,直接去找李明耳。
  作为长泰帝跟前专司打探此道消息的小太监,宫外也有宅子,李明耳自有其过人之处,肯定在各家各府里安插了耳目,不然消息不会这么快就传进长泰帝耳朵里。
  卫若兰打着冠冕堂皇的幌子,道:“偶然听闻荣国府老太君和贤德妃之母在宝玉婚事上的各逞心计打算,我恍惚听说什么木石姻缘什么金玉良缘,别的还罢了,倒是木石姻缘牵扯到静孝县主身上,李公公知道,我曾受林大人一师之恩,听了这事不免有些气愤。”
  他记得林如海也曾说过和岳母的约定,双玉成亲,他以家财托之,但他临终前给贾母去了一封信,其中便是谈及黛玉婚事顺其自然,并没有答应双玉联姻。
  不过,和宝钗相比,贾母肯定喜欢黛玉,虽无约定,也有主意。
  如今的黛玉可比红楼梦中孤苦伶仃的处境强了十倍,在贾母心里,单是县主之位就足以抵过万贯家财了。贾母溺爱宝玉,又知宝玉不喜读书上进,凭他本事出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反而县主之夫君可得二品武职,正适合宝玉。至于财物,相信贾母的梯己都是留给宝玉的,而且黛玉也不是没有嫁妆,嫁妆封存在户部呢,几代主母的嫁妆可不少。
  所以,以卫若兰看来,贾母肯定比红楼梦中更满意双玉结亲,王夫人会不会动摇他就猜不透了,有可能不会动摇,毕竟这位王夫人想找个和自己同气连枝的儿媳妇。
  李明耳常在长泰帝跟前当差,虽不知长泰帝和卫若兰在书房内密谈了什么,但是从长泰帝的态度上能看出对卫若兰较从前更加恩宠,且李明耳也是知道黛玉进献二十五万两银子给长泰帝的心腹太监之一,闻得卫若兰如此询问,忙气愤地道:“可不是,小的听说了也气愤呢。那府里老太君想让孙子娶静孝县主,贤德妃之母则想娶外甥女做儿媳妇,婆媳二人之争,已隐见痕迹。咱们静孝县主何等样人,他们竟也不想想配不配得上,贤德妃之母王宜人趁着二六之期进宫请安时,没少在贤德妃跟前说咱们县主的不是。”
  这些事卫若兰尽知,忙道:“别的呢?静孝县主可知道了?”
  李明耳道:“咱们县主金尊玉贵,年纪轻轻就丧母丧父,哪有这些心思?虽说住在荣国府里,但处处自珍自重,和贾宝玉只是兄妹情分罢了,倒是另外带金锁的那位薛家小姐有些儿意思,金玉良缘就是他们家传出来的。听公子提起这事儿,小的回头得提醒刘嬷嬷一声,好歹将荣国府的打算告诉县主,免得县主一头雾水,话说县主还不知道这些事。”
  确定宝玉和黛玉并无旖旎情思,卫若兰难掩心中喜悦。
  他又怕引起李明耳的怀疑,笑问道:“我前些日子都在宫里当差,这两日也进宫了,不知外面的新鲜消息,公公可有?叫我听了心里有数,免得别人问起我不知道反闹出笑话。”
  李明耳想了想,忽而拍手道:“别的新鲜消息没有,有一件和公子有些儿瓜葛。”
  卫若兰心中一跳,问是什么事,却听李明耳道:“就是从前和公子议亲最终没有成的史家小姐,最近保龄侯府正在和锦乡侯府议亲,是南安太妃做的媒,前儿锦乡侯遣正经的冰人登门求亲,保龄侯府已经应了,过几日就是纳采的吉日。”
  卫若兰大吃一惊,锦乡侯之子不就是韩奇?
  没想到自己不愿结这门亲事,保龄侯府竟然和锦乡侯结亲了。
  按照红楼梦中的情节来看,自己和史湘云婚事是在四月份定下来的,其中得过纳采、问名、纳吉三道大礼,都得择吉日而行,耗费三四月的时间不长不短,推算一下,差不多就是在这个时候提亲、应亲并择日纳采。
  史湘云常常在宝钗跟前自己在保龄侯府身不由己,人品实在不好。
  保龄侯府要真是苛待她,她如何读书识字的?又是如何养出爽朗阔达的气质?又如何和南安太妃说得上话?又如何在十二岁的年纪定下门当户对的亲事?不管是自己还是韩奇,哪个都不差,韩奇比自己还有本事呢。
  因纳采吉日未至,荣国府中都不曾听说此事,倒是黛玉先知道了。
  李明耳派小太监把贾家的打算告诉刘嬷嬷时,顺嘴提了一下史湘云的亲事。
  送报信的太监离去后,刘嬷嬷回房见黛玉正在出神,眉宇间隐见怒意,知道以她的傲气,着实气恼贾家在她和宝钗之间为宝玉择偶的行为。
  第032章
  然,刘嬷嬷亦不完全明白黛玉心性。
  黛玉所恼者,并非自恃傲气就觉贾家挑三拣四,她也不过是个伶仃的寻常女儿,唯一的外祖母做主终身大事亦属平常,她只恼亡父临终前已送书信一封,婉拒外祖母的双玉结亲之说,且她正身处孝期,外祖母自作主张,与王夫人打擂,叫外人都知道了,自己成什么人了?
  李明耳既有此说,显然外人均知贾母属意木石姻缘,王夫人青睐金玉良缘。
  别说自己只有一张嘴了,便有十张嘴,也是说不清道不明,旁人只道自己也是有意的。
  黛玉如今眼界阔朗,不局限于小小宅门之内,又常听各家各户的许多消息,虽知宝玉的见识心性在其中仍是数一数二,但她不觉得出阁才是人生尽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