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综合其它>七零年代青云路> 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199节

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199节

  “办公室还要进新人?”
  “对,咱们局里是35人的编制,办公室还可以进一个。”
  宋恂想了想说:“那我跟你推荐一个人吧。”
  “行啊,求之不得呢。”他们这边是冷衙门,有点门路的都不乐意来。
  “南湾外事办有一位叫齐麟的年轻同志,外事工作做得不错,外语也说得很好,局里如果没有其他合适人选的话,可以对这位同志考察一下。”
  *
  宋恂给曲主任推荐了一个秘书人选后,便猫在办公室里看地区外贸工作的资料。
  此时的外贸工作就是由地区的外贸公司组织出口货源,然后调拨给省城的专业进出口公司转运出口。
  其实地区的对外贸易公司就是地区外贸局,这会儿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宋恂还兼任着外贸公司副经理的职务。
  而外贸公司的商品收购业务是完全按照国家批准的计划执行的,具有指令性,不能随意变动。
  他们去年在广交会上签的这份合同已经报给省外贸局了,所以这份合同就是他们今年的计划任务之一,在执行中如果遇到意外情况需要修改的话,是需要报国家批准的。
  是以,这个退合同的行为,并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外贸局如果确定无法完成这项计划任务,是需要提前上报的。
  刚成立外贸局,就先来个退单,哪怕宋恂同意,岑冠寿也不会同意的。
  临近下班的时候,方典敲了敲办公室的门,晃悠着走了进来。
  他打量着宋恂的办公室说:“你不是副局长嘛,怎么只分给你一个这么小的办公室?你去楼上看看我们副局的办公室是啥样的!”
  “我们是小衙门,能给我单独匀出来一间办公室就不错了。”
  方典背着手在小办公室里品评了一番,扭头问:“宋局长,可以下班了吧?老吴打电话说,今天去你那边吃饭,顺便干活。”
  宋恂瞄一眼挂钟,将还没看完的文件塞进包里,起身说:“你们轻工局下班都是踩着点的?我还想去机关托儿所看看呢,这个周末我家那两个小子就该被送过来了。”
  “不用看,托儿所就在咱们这栋楼旁边,特别近。我们办公室的窗户正对着托儿所的院子,每天一早一晚都能被叽叽喳喳的孩子吵死!快走吧,听说活不少,不知道几点才能干完呢!”
  宋恂没申请单位的住房,打算直接住进先锋路的小洋房里。不过,那房子只大致做了清扫,许多地方还需要修补。
  尤其是地板,一楼有几块地板早就折断露出下面的青砖了,对于有两个皮小子的人家来说,不太友好。
  另外,浴室的浴缸也需要重新疏通管道,等到那两个小子来了以后,就可以洗澡了。
  要干的活确实挺多,宋恂也歇了去考察托儿所的心思,先带着方典回家搞基础装修了。
  宋恂在城里为双胞胎的到来做准备工作,而宋吉安和宋延安这两个当事人,早已经把他们辛勤的老父亲抛诸脑后了。
  县委大院的房子退了,市里又暂时没有安顿下来,这两天双胞胎就跟着妈妈在生产队里生活。
  不用上托儿所,又有姥姥姥爷小姑小叔带着玩,这俩孩子早就玩儿疯了。
  项小羽下班回来的时候,正看到她队长爹挑着两个水桶进院门。
  “爹,我们自己打水就行,你别忙了。”说着就要过去帮忙把两个大桶从扁担上取下来。
  然而,还没等她走到近前,便有两颗脸蛋通红的小脑袋突然从水桶里探了出来。
  “妈妈!”延安嘎嘎笑着喊,就差问一句“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了。
  “……”项小羽在他脑袋上摸了一下问,“你俩跟着姥爷干嘛去了?”
  项英雄赶紧给两个外孙使眼色,结果媚眼抛给了瞎子,这俩崽根本就没看到,齐声回答:“坐船啦!”
  “!!!”项小羽不可置信地看向亲爹,“你带他俩上船了?他们才多大呀,你就敢带他们上渔船!”
  项英雄在两个藏不住话的脑袋上一边拍了一下,强辩道:“这么大的男娃了,上船待会儿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你二哥小时候也上过呢!”
  “所以他一辈子也不敢下海打渔!”项小羽气得想翻白眼,“我儿子要是被你弄出心理阴影了,我就跟苗玉兰同志告状!”
  “不至于不至于!”项英雄讪讪地笑,“他俩嚷嚷着要坐船的!不信你问他们!”
  小哥俩看出妈妈不高兴了,赶紧附和着点头。
  项小羽心说,小宋哥说得对,还真得赶紧把这俩孩子送去市里上托儿所。
  会不会变成纨绔子弟尚不好说,但是他们回村才几天啊,整天在外面玩,小脸都被海风吹出高原红了!
  本来打扮得挺洋气的两个娃,在姥爷手里呆了一天,彻底变成农村土娃子了。
  *
  宋恂还不知道自己儿子已经变成土娃子了,他还在操心一万打小人衫的生产问题。
  魏臣跟整个海浦地区的大型服装厂都一一联系过了,可惜没人乐意接下这个订单。
  海浦服装总厂那边发生的事,不是什么秘密。
  连全地区最大的服装厂都是赔本赚吆喝,那其他小工厂就更没什么赚头了。
  这些厂长互通有无的结果就是,魏臣这个生产科长起了一嘴的泡。
  这件事是由生产科直接负责的,完不成任务,他作为科长难辞其咎。
  “宋局,该找的服装厂我都找过了,真的没有能接单的工厂。”
  宋恂抬头问:“其他城市的工厂你问了吗?”
  “咱们是海浦外贸局,别的城市的工厂跟咱们也没关系呀!”
  “怎么没关系?生产任务是下到海浦外贸局的,我们只要能按时完成计划任务就行了。没有哪一条规定说咱们不能跟其他省市的企业合作。”
  魏臣从来没想过还能这么玩,心里有些动摇,盘算片刻又摇头说:“这个订单连咱们本地的工厂都不做呢,人家外地工厂就算是有生产能力,也未必乐意做赔本买卖。”
  “我这两天也了解了一下咱们外贸局的业务,其实在创汇分成这部分还是可以做一些文章的。外汇管理局给地方和创汇企业的外汇分成是每家5-7%,其他的上交中央。咱们可以与那些急需外汇去购买进口设备的企业合作,从咱们的外汇分成里拿出2-3个点补贴给接下订单的企业。”
  “这能行吗?”魏臣犹豫。
  外汇那可是硬通货,哪是说给就能给的?
  “岑局已经同意了。让出一半的外汇分成,总比一分钱也拿不到,还要被上级批评好多了吧?”
  闻言,魏臣瞬间挺直腰板,来了精神,“这就好办了!有些企业那是宁可赔本,也要多换外汇购买进口设备的!我这就给那几个比较有名的大厂打电话。”
  宋恂叫住他:“你还是先问问服装总厂想不想要这几个点的外汇分成吧,要是他们能接下这笔订单,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把肉烂在锅里了。”
  第123章
  可以额外获得三个点的外汇分成, 对于时下的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很有诱惑力的。
  将一万打小人衫的订单重新交给海浦服装总厂以后,宋恂便安下心来捋顺了一遍外贸局的业务。
  局里的问题千头万绪,岑冠寿与宋恂非正式地谈过一次, 隐晦表达了他对于寻找外贸增长点的急迫心情。
  宋恂虽不至于着急,但也同样想尽快找到一个突破口。
  他本打算与所分管科室的所有同志开个讨论会的, 不过权衡再三后, 还是决定先找三位科长谈一谈。
  他有自己的想法没错,但人家几位科长也未必是没有成算的,还得听听大家的意见。
  “宋局, 小人衫订单被退单,确实暴露出了我们生产科存在的一些问题。”魏臣与宋恂隔着一张办公桌相对而坐,诚恳道,“这几天我也重新整顿了一下科室里的工作纪律。”
  宋恂颇感兴趣地问:“你是怎么整顿的?不介意分享一下吧?”
  “其实也没什么, 这些问题几乎是所有外贸单位都存在的。不过, 我仔细想了想,你上次说的话确实有一定道理, 外贸局与企业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最多只是合作关系, 而且我们也确实要为企业进行出口服务。”
  宋恂点点头。
  “不过, 我们之前的工作方法还比较粗犷,上级给我们下计划,我们就向工厂打电话。干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那会儿我们还只是商业局的外贸业务科, 摊子小人少, 要联系的企业又多,大家都是身兼数职的。像是小人衫的这一单, 给工厂下单的是计划财务科的小孙, 而负责抓生产的是我们生产科的小刘。这就导致企业找不到能随时联系的对接人员。”
  宋恂没有出声打断。
  听得出来, 魏臣是真的认真反思过的。
  他工作了这么多年,见过很多口号喊得震天响,等到实践时却完全没有章法的人。
  也就是那些所谓的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相比于对方发现的问题,他更关心的是魏臣打算怎么解决问题。
  “我打算在我们科室内部搞专人专厂,以后每个工厂的订单,都由一个人从头跟到尾,无论是下达生产任务,还是商品收购,始终由同一人负责,这样奖罚的时候,也能准确找到具体负责人。”
  宋恂颔首:“想法挺好的,还有吗?”
  “我们生产科只负责跟进生产和收购,但是下计划还得由计划财务科负责,所以我跟计财科的老钱商量了一下,让两个科室的同事结个对子,两个人负责一个工厂的业务。我们两边都是四人科室,正好可以结成四组,每组负责三到四个工厂。”
  宋恂笑道:“这只是对现有订单的处理方法,咱们今年的目标是2500万出口额,目前还有一大半没有着落。你们生产科有什么想法吗?”
  魏臣摸了摸鼻子说:“宋局,不是我推诿工作啊,签单的主力军是计财科,我们只负责后续的生产跟进。”
  “你不是要跟人家结对子么?”宋恂笑道,“总得有福同享吧?”
  魏臣:“……”
  这算啥福?
  我怀疑你想说的是后半句,有难同当。
  宋恂继续问:“目前有出口订单的企业只有十三家,而全地区总共有将近八十家企业具备生产出口产品的潜在能力。你想没想过怎么在他们身上挖掘潜力?”
  魏臣拧眉思索,并没有及时答复。
  十年前,渔业资源丰富的时候,海浦地区的水产及罐头出口占了总出口额的90%,农副产品占了不到1%,而其他产品占9%。
  最近几年因为近海水产资源萎缩,水产出口只有67%了,农副产品经过多方开发以后,涨至10%,剩下杂七杂八的工业制品占23%。
  而宋恂所说的具有挖掘潜力的八十多家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是在那23%的杂七杂八里的。
  由于水产出口成绩的锋芒过盛,反而让大家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出口能力。
  所以那些杂七杂八的工业制品很有挖掘潜力。
  魏臣迟疑着建议:“要不我们两个科室把这八十多家企业分一分?每人负责七八家企业……”
  不待他说完,宋恂便肯定地说:“可以,结合最近国际市场上各行业的流行趋势,筛选一下我们地区其他企业有可能进行出口的产品。”
  魏臣:“……”
  还真要他们一家一家地查呀?
  “你们两个科室的人还是太少了,每人负责调研七八家企业容易囫囵吞枣,达不到调研效果。这样吧,把我和包装储运科的三位同志也算上,回头我再问问岑局想不想参加,人多好办事嘛。”
  “……”魏臣艰难道,“宋局,让我们和计财科来调研就差不多了,让人家搞包装运输的来做这件事,白科长不能同意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