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407节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407节

  所以想吃大米和白面,得自己掏钱去集市上买。能买得起的,都是家里条件不错的。
  郑明明跟陈敏佳都惊讶得厉害,这里距离谢家庄不远啊。怎么谢爷爷说他家已经顿顿不缺大米白面还鸡鸭鱼肉不断,这儿却连吃大米饭和白面条都是奢侈享受一般。
  陈凤霞轻声跟女儿和侄女儿解释:“不奇怪,上元县有地方也跟这里差不多。要不是能出去打工,他们也吃不上大米饭。”
  小卢点头附和:“山地种不了的,当地又没厂子,除非出去打工,否则真吃不上。”
  他抬起头看这农家小院,轻声道:“这边交通是真不行,搬出去最好。”
  像他们上元县的西山头,政府便规划好了整体搬迁。居民集体搬到县城来,西山头直接建设成风景区。
  说发展旅游业挣钱是假的,一个地区想要依靠旅游业支撑起gdp基本不现实;之所以要这样做,一个是为了保护生态,另一个关键是人出来了,到了生存条件好的地方,人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陈凤霞摇头:“难。”
  上元县能够如此大手笔,是因为上元县有钱啊。它工业发达,它足以吸纳这么多劳动力,它也有钱安置从山里搬出来的居民。
  这里,大家情况都差不多,有钱的乡镇是少数。把这么多人都从山里迁出去,人该住哪儿?大家又靠什么吃喝?
  周围有村民恭喜新娘的爹妈:“好哎,嫁到陆家庄了,以后妮子是不愁吃喝咯。女婿家的小楼好气派,我看到过的。”
  还有人夸赞:“你女婿好体面哦,城里的大老板过来给他接新娘子。听说人家是特地为了参加婚礼才过来的呢。”
  另外就有人反驳:“不是不是,人家是来订水果的。谢家庄的果树可挣钱了。”
  反正不管怎样,这家的姑娘是嫁去了好地方咯。
  郑明明好奇地问小谢:“姐姐,为什么这里不种果树呢?”
  好像这里距离谢家庄也不算太远。
  小谢摇头:“我也说不清楚,可能土不对吧。”
  其实种果树哪有那么容易,就算条件合适,花几年的功夫不断投入等着果树有收成。那等待的日子并不好受。
  陈凤霞眼睛扫过屋檐下挂着的干辣椒和院子角落里堆放的洋山芋,又问了句小谢:“这边还长什么东西吗?”
  小谢看老板问得仔细,又想到她先前要收购村里晒出的菜干,便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可是她离开家乡已经有好几年,对嫂嫂娘家并不了解。
  她不愿意放弃这个好机会,赶紧伸手招呼个十五六岁的姑娘:“秀秀,你来一下,我问你,你们村里都长什么啊。”
  秀秀的地方口音相当重,陈凤霞不得不竖起耳朵捕捉,才能听明白她的话。
  这里长的是粗粮,玉米、荞麦、洋芋、山芋就是他们的主食。
  小谢感觉这些都没什么了不起,又不死心,就追着问:“还有呢,不一定是地里长的,你们还有什么东西能拿到集市上换钱?”
  这回冥思苦想的人变成了秀秀,她迟疑着问:“野蜂蜜和木耳算不算?有时候我们弄到了也会拿上集市。”
  小谢这才眉开眼笑,满怀期待地问陈凤霞:“老板,这行不行啊。”
  可惜太少了哩,自己长出来的东西哪里比得上种出来的产量。
  陈凤霞点头,笑道:“算,怎么不算。你们这边的村子都产这些吗?”
  秀秀有些怕生,只敢眼睛看着小谢:“嗯。”
  小谢已经开始乐观地进行规划:“每个村有这么多人家呢,有这么多村,积少成多,供销社肯定能收够了东西。到时候不怕没东西卖。”
  陈凤霞摇头:“我是说荞麦、玉米碜还有山芋跟洋芋都能拿出去卖。”
  像后两种,如果担心水分高不好贮存,完全可以跟他们当年生产队那会儿一样,直接晒成干。
  “加工成土豆片还有山芋条,就方便多了。”
  结果秀秀听了她的话着急起来,连比带划示意给客人看。他们这里的山芋跟旁处不一样,颜色不对。先前也有人要过来收,后面说不行,人家以为掺了色素,不愿意要。
  陈凤霞一看晒好的山芋干,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结果秀秀放在水里一泡,她就乐了。
  嘿,这不是紫薯嚒。
  要,当然要了。要了干嘛?做健身餐啊。小院的健身套餐正受欢迎。他们还担心菜谱太单调,容易被抛弃,正想方设法增加菜品呢。
  江海不种荞麦,陈凤霞都没怎么在市面上见过。紫薯倒是有,是普通山芋价格的三到四倍,一般人吃的不多。
  陈凤霞算算距离,感觉其实时间安排得当的话,这边的紫薯其实三天内送到江海问题不大。就是运输工具和路线方面,由不得她来安排了。不过没事,健身餐也不一定非得是清蒸紫薯,变成粥。
  她又开始脑洞大开,想到上辈子明明吃得五谷杂粮粥。小袋子装的,一袋就是两三个人的量,早上煮好了,明明能三顿饭全靠一小锅粥。
  这个当然不行,但是可以好了五谷杂粮粥,让顾客买了之后就能直接下锅煮了吃啊。
  她想得挺美的,连新娘子是叫骡车送到村口再换面包车去谢家庄这件事,她看在眼里都笑吟吟,连惊讶都不惊讶。
  可惜真到了跟这边供销社谈正经事,对方却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完全没兴趣多事。哈,东西收上来卖不掉要怎么算?什么在网上卖东西,这辈子都没听说过。电脑上万块呢,每个月的上网费又谁来出?
  走走走,我们供销社统筹统销,可不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别拿鸿安镇说事,跟我们没关系,我们都是遵照上级领导的指示做事,才不好大喜功。
  任凭陈凤霞磨破了嘴皮子,对方依旧不松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给自己找事。
  这边的镇政府也没多少兴趣,镇长就拉着陈凤霞想让她投资办厂。搞得陈老板简直是落荒而逃。
  她办什么厂啊,她就没办过厂,哪里晓得要怎么办厂。再说了,外地人在当地投资,自己还不盯着的话,那就是花钱打水漂。
  小谢急死了,这些人怎么就不听呢。又说鸿安镇运气好,羡慕鸿安镇富了起来;机会摆到他们面前了,他们又开始推三阻四,什么都不肯做,恨不得人家把钱塞到他们手上,求他们收下才好。
  怎么办?供销社不肯收东西,那一家一户的就没办法卖起来啊。
  陈凤霞也犯愁,地方政府的支持是她搞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关键。没有这一层保障,事情肯定做不长久。
  郑明明却疑惑地问妈妈:“鸿安镇供销社不能收吗?他们不是收了不少东西,加上荞麦这些也没什么吧。”
  陈凤霞眼睛一亮,对啊。当年她做姑娘时,村里还有公社供销社的代办点呢。现在,既然这边距离鸿安镇不远,那就让鸿安镇也顺带着把这些给收了吧。
  一家店要怎样才能生意好?物美价廉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种类齐全。你摆出去卖的东西多了,才能吸引到更多的顾客。
  第319章 办个枕头厂
  《圣经》上马太效应讲: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换成《道德经》,说法就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不管怎么描述,道理都是一样的,强者愈强,弱者越弱。一个人如果成功了,好事会追在他屁.股后面送上门。
  人家也能接得住。
  像鸿安镇供销社,他们尝到了网络营销的甜头,在这个新生行业里摸石头过河居然还逮到了条大鱼,自然对接下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收购荞麦和紫薯?没问题。眼下正是网店被万千网民围观的狂欢期,几乎他们摆什么东西上网,都有人感兴趣。甚至连当地妇女手工制作的虎头鞋,小孩穿的那种,都有人追着问,想买。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想充实货源。陈老板主动帮忙穿针引线,还承诺会购买农产品,他们自然愿意承接。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供销社的负责人朱主任还主动承诺会将附近的十里八乡都走个遍,到时候多筛选出一批可以摆在网上卖的特产。
  陈凤霞提醒他道:“只要能运出去的东西,都能卖。吃的穿的用的,但凡生活里可能派上用场的,旁人自然也可能需要。”
  朱主任点头,半开玩笑半认真道:“我们这里干货也不少哦,腌货也有好多,老板你要不要长期收购?大客户,我们给优惠价唗。”
  陈凤霞也大方:“行啊,实不相瞒,我有朋友开饭店也有朋友在菜市场搞门面。你的东西要是好,就不愁没人要。像这个花椒,现在酸菜鱼受欢迎,你就能卖出去。像你们这里的泡菜,要是能够密封包装好,也会有人愿意买。”
  这人相当认真,直接拿出了本子开始认认真真地记录陈老板的建议。
  搞得陈凤霞都感动都不行,总觉得自己要是不多做点事,简直对不起人家这种赤诚的态度。
  她想了想,说到了关键词:“现在等邮局汇款单过来再发货太慢了。我过来之前了解过,眼下银行也有网上服务,插着u盾,在电脑上便可以实现操作。我们网站方面正在跟银行谈合作。到时候这事如果成了的话,咱们最好可以试着用电子银行进行交易。这样那边一打钱,你就可以开始发货了,要比多等几天汇款时间快多了。像有些东西,比方说洋芋什么的,你早一天发货,东西到人家手上就新鲜一天。”
  朱主任一个劲儿点头,立刻保证:“我马上就去邮政办手续。”
  陈凤霞刚想说这有邮政什么事,就反应过来人家讲的是邮政储蓄。眼下农村地区的银行普遍为两种,一个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另一个就是邮政储蓄了。
  什么建行、工行之类的,在广大农村地区好像还真罕见。
  陈凤霞一时怔愣,现在邮政储蓄有网上服务吗?
  这问题只能问邮政储蓄。
  说起邮政储蓄,也是银行业的一朵奇葩。注意,奇葩二字是中性词,只能说明它的独特之处。这个独特在于眼下的邮政储蓄是只存不贷的。
  它就像是散户,从客户手上收到存款,然后全额转存央行,由央行来支付利息。央行付的利率呢,远远高于邮储系统需要支付给储户的利率。如此一来,它真是被央行爸爸捧在心尖尖上宠的宝贝疙瘩蛋,做的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陈凤霞搞不清楚为什么会如此,她只能猜测这跟邮政储蓄大部分存款来自农村地区有关。国家的这项规定很可能是为了保障农民存款安全,防止钱被银行霍霍了,到时候拿不出钱来给人家兑掉。
  反正不管怎么样,眼下县级以下的银行,邮政储蓄绝对是龙头老大。想要找合作单位,邮政储蓄是绕不开的一道。
  陈凤霞叮嘱还在供销社苦思冥想荞麦等农产品广告词的女儿和侄女儿:“妈去一趟邮局。”
  想做事,就不能指望有关部门主动找上门来,你得自己跑。
  小谢她姐谢瑶陪着两位小妹妹呢,立刻点头:“老板你去吧,二妮,你跟老板一道过去。”
  郑明明也点头:“妈妈,我们等你回来。”
  妈妈说得让顾客知道荞麦和紫薯的营养价值,这样大家才愿意购买。一定要有漂亮的广告词,从营养成分角度出发,反正就是让人看一眼就知道这是正经的好东西。
  唉,指望供销社自己想词太难啦,准初中生只好赶鸭子上架。按照她妈那个什么海拔多少米,日照多少天啥啥啥的思路强调这里的农产品是大自然的馈赠,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吃了它相当于灵魂受到了洗涤。
  呃,她能说实话吗?她感觉妈妈的广告风格好夸张啊。就那个什么来着。
  结果妈妈说,装逼也是一种风格,是契合大众心理需求的风格。
  呃呃呃,大人的世界就是很奇怪。
  陈老板没能走出供销社大门。倒不是她叫人围追堵截了,而是小卢和小张已经带着鸿安镇的领导和镇上邮局的负责人直接过来了。
  想接好中央开展电子商务这口刚出锅的热饭,他们这种旮旯角落里的小地方就得积极主动点配合工作。现在邮局跟供销社已经达成了战略合作,凡是供销社要邮寄的东西,都优先发货,按照发货量给予相应的邮费优惠。
  陈老板有点儿囧,她不知道这算不算邮局给了供销社特权。但再想想,所有的银行都会给vip客户特权,换到邮局这里也差不多。大客户当然得好好维护,给予优惠。毕竟人家一单能给你挣到的钱胜过十个八个小客户加在一起的量。
  亲自过来找陈凤霞的镇领导是负责全镇经济工作的副镇长。他个子不高,属于短小精干的风格,态度蛮热情的:“陈老板你直接提要求,我们能配合的工作绝对配合。配合不了的,我们也会想办法在最短时间里解决。”
  陈凤霞也不跟人多寒暄,只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就是一个支付的问题。”
  她说了时间上的障碍,就问邮局负责人:“现在邮储可以网上支付吗?”
  虽然眼下邮局业务已经跟邮储分了家,但大家还在一个屋子里办公。邮局对于邮储的情况相当了解。负责人遗憾地摇头:“现在不行,没有电子汇兑的业务。计划当中应该是有的,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上马。”
  陈凤霞一颗心立刻往下掉,遗憾得不行。
  邮储无法发力,那就增加了乡镇村级别的经济体加入网购事业的难度。为什么?麻烦啊,你起码得跑县城才能开通建行或者工行它们的网上服务,多麻烦。要是就在身边,那可能省不少事。
  可惜这种大层面上的事情,不是个人能够扭转的,那就只能先麻烦点,暂且把事情做起来再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