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都市言情>我能看见状态栏> 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31节

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31节

  周秀芳躺在病床上,神智仍然有些不清楚。对护士的呼唤偶尔能有回应,但却说不清楚自己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
  “送影像吧。”孙立恩看着老人家叹了口气,人到老年,就怕有个什么毛病。小病小灾都有可能因为年龄的关系,瞬间变得致命起来。
  影像科排队的人潮比起前两天少了许多,作为大急诊试点单位,只要抢救室能够稍微轻松一点,其他各个科室就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影像科罗哥今天休息,周军亲自推着老太太的轮床进了ct室里。而他的父亲老周同志也从单位里请了假,跑来医院照顾自己的老娘。
  老周同志是本地电力公司的工程师,自称人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劝住儿子学医——当了医生的周军对老两口的健康管理非常重视,硬是逼着老周同志戒了持续二十多年的烟瘾。同时还给老两口制定了严格的每日作息时间表和日常食谱。老周同志最喜欢吃的蒸腊肠被勒令一个月只许吃上半根。有时候趁着儿子不在偷偷吃腊肠,就成了老周同志最大的业余爱好。可惜自己的老伴始终和儿子站在统一战线上,只要偷吃,就会被抓。周军冷着一张脸冷嘲热讽的劲头就连老周同志都有些吃不消。
  “你奶奶咋回事?”和儿子一起把老娘抱进了ct机里。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周同志终于有些慌了,“这是老病又犯了?”
  “不是冠心病。”周军脸色有些难看的摇了摇头,“初步的诊断是充血性心衰,并发胸腔积液。”
  “以前没听你说过有这毛病啊。”老周同志脸色难看了起来,“是新发的?”
  周军也冷着脸,“不知道。这么冷的天,你怎么没拦着奶奶出去散步呢?”
  “我又不是医生!”老周同志叫起了撞天屈,“咱家就俩医生,你一个,你奶奶一个。我说话你俩啥时候听过?”
  周军摇了摇头,“先看结果吧。如果胸腔积液量不大的话,药物治疗就好。”
  老周叹气道,“但愿别开刀。这转眼就要过年了,老太太要是挨一刀,这年就别过了。轮着来医院守着吧。”
  老周同志在ct室外徘徊者,周军则把孙立恩拽到了一旁,盘问起了情况。
  “你怎么看?”周军仍然是一副带教老师的模样,只是脸上的焦急之色怎么都掩盖不住。“情况有多严重?”
  “胸腔积液的类型还要判断。”孙立恩考虑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只是单纯的充血性心衰导致的积液还好说,我现在担心的是,积液可能是由感染引起的。”
  “不应该,老太太这几天没有感染迹象。”周军对孙立恩的判断有不同看法,“没有发烧咳嗽,不像是感染。”
  孙立恩摇头道,“冠心病,高血压,老年性退行心瓣膜病都可能引发充血性心衰。但不应该这么快。”
  “冠心病引起的可能性比较大。”周军皱眉道,“她有冠心病史……”
  “如果老人家平时没有散步的习惯,这个确实有可能。”孙立恩明白,自己的带教老师真的有些慌了神,“很多老人运动能力和习惯低下,三级心衰都有可能表现不出来。但老太太每天都要出门散步,如果是冠心病引起的心衰,症状应该早就有了。时间对不上。”
  “你觉得是感染?”孙立恩的理由非常有力,周军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学生判断是正确的。“可是之前一直没有症状……”
  “我只能说希望是感染导致的。”孙立恩叹了口气,“如果不是感染,那就麻烦了。”
  能够引起心衰的肺部感染对年轻人来说都是致命的,而孙立恩现在却在暗自祈祷老人家真的是感染。
  低血红蛋白,igg抗体升高,心衰,胸腔积液。这四个症状的组合答案如果不是感染,那就会导致诊断滑向另一个恐怖的结论。
  白血病。
  第90章 角色变化
  白血病,这是无数人对于血液疾病的唯一认知。不治之症,痛苦,绝望,癌症中最无法治愈的疾病……白血病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不断妖魔化,甚至妖魔化到了可怕的地步。
  实际上,白血病并没有那么可怕。作为一种拥有十种分型的疾病,其实大部分白血病可以通过药物和放射治疗进行控制。仅有m0型急性髓细胞白细胞血病微分化型,以及mal急性混合性白血病预后较差。
  但不管怎么说,白血病仍然是治疗起来比较困难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当这种病症出现在老年人身上的时候,治疗就更显得束手束脚——除了m3白血病以外,其他的白血病治疗几乎都依赖于骨髓移植。
  而为了避免被移植的骨髓引起体内的排斥反应,除了在移植后需要服用抑制免疫系统的抗排异药物以外,移植之前,医生还需要通过放疗杀死患者体内的自身骨髓。
  给一个88岁,有多种基础疾病,而且很可能有感染的老人家做放疗?那不如直接给她一刀,这样还能少遭点罪。
  孙立恩的心里波涛万丈,他只能默默的替病床上的老人家祈祷,千万要是感染,一定要是感染。至少如果是感染,那还有博一下的可能性。可如果真的是白血病,那就彻底没有办法了。
  周军在医院里干了很多年,这么多年里,急诊室里收过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数不胜数。而这些病人最后的情况,周军心里也有数——因为急性白血病被送入抢救室的病人中,能自己走出抢救室的只怕两只手就数的过来。而能在这之后活过五年的,一个都没有。
  长久的沉默后,周军低声道,“等检查结果吧。”他顿了顿,“我去和黎教授联系一下,看看院里的血液内科有没有病床能接收。”
  宁远医学院历史悠久,生物技术学院下属的输血医学系实力雄厚。而同时担任第四中心医院血液内科主任的黎教授,正是研究肿瘤免疫方向的领军人物。
  周军是同意孙立恩看法的,现在不过是二选一的局面,要么白血病,要么肺部感染。他面露苦色,涩声道,“真没想到啊……”
  没想到自己的祖母会遭这种罪,没想到自己会面临这种困扰,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如此无力。
  “结果出来了。”一直守在ct室里的徐有容走了出来,对正在对着发愁的师徒俩道,“胸腔积液,有大概八百毫升。同时还有腹部积液,三百毫升左右,同时有脾肿大的迹象。”她一脸忧色,“周医生,这不像是感染。”
  孙立恩拍了拍周军的肩膀,对徐有容道,“先解决掉胸腔积液,给老太太做个积液抽出,然后安排一下骨髓穿刺。”
  周军强打起精神,“我去找黎教授问问病床的事情。”他往远处走了两步,拽上了自己的老爹,转头朝孙立恩道,“立恩,老太太就拜托你了。”
  孙立恩点了点头,没说什么。站在他身旁的徐有容没有一点被使唤后的不满,反而有些好奇道,“你有怀疑方向了?”
  “这几种症状合并在一起,我感觉不太好。”孙立恩很小心避免使用“白血病”这个词汇,他斟酌着用词道,“如果只是感染,腹腔积水和精神状态变化说不过去。如果是自身免疫疾病,那不会进展的这么快。如果是单纯的心肺类循环系统疾病,那腹腔积水没有来源。”他叹了口气,“排除掉这三种,剩下的就是答案了。”
  “肿瘤?”徐有容挑了挑眉毛,“可是没有发热啊。”
  “和诊断小林薰的时候一样,症状被掩盖了。”孙立恩无奈道,“在冷风里坐了好几个小时,她体温过低。”
  “我再去安排一个血肿瘤标志物检测。”徐有容明白了孙立恩的意思,她忽然顿了顿,“老人家都八十八了……”
  “治疗肯定是有风险的。”孙立恩也叹了口气,“但愿不是m0分型吧。”
  抢救室里等来了周秀芳的血液常规检查结果。和状态栏提示的一致,老人家的血红蛋白只有65g/l,比起参考值低了接近一半。而免疫球蛋白igg高达63.1g/l,是参考值的四倍左右。
  在抢救室里,钟护士用注射器给周秀芳抽了第一次胸腔积液。100毫升的大号注射器往外抽了整整四管。其中一管也被送到了检验室做胸水细胞学检查。
  除了等待以外别无他法,孙立恩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如此无力过。他呆愣愣的坐在值班台后面,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病人们。孙立恩甚至有些痛恨自己的无能,如果自己能再多学一点,再医学院里上课的时候再认真一点……说不定就能想出办法了。
  “你在想什么呢?”徐有容拿着两摞资料走了过来,看见正在发呆的孙立恩,不由的好奇问道,“在想诊断的事情?”
  “在后悔当初上学的时候,没有认真听讲。”孙立恩从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要是当初再认真听一听的话,也许能有什么办法。”
  徐有容奇道,“国内的本科现在这么厉害了?上课认真听讲就能知道怎么治疗未知疾病?”
  孙立恩被噎的差点没喘过气来。
  “首先还是要明确诊断,而明确诊断,需要等检验科出进一步的结果。”徐有容耸了耸肩膀,“以前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现在别说米,就连个灶台都没有。认真听讲有什么用?”
  徐有容虽然说话直接,但句句在理。孙立恩忽然觉得心里的压力小了很多。
  “我们是医生,不是神仙。”徐有容把两摞资料放在了孙立恩面前,继续道,“很多病人连正确的诊断都没有,就因为病情进展迅速离世,你做的已经很不错了。”她拍了拍拿来的资料,“这些是有意向来面试的人员简历。”她顿了顿,继续道,“布鲁恩和帕斯卡尔的简历也在里面,不过既然刘主任对他们这么感兴趣,我建议至少让他们先来面试一下比较好。”
  “面试?”孙立恩呆愣愣的指了指自己,“我来面试他们?”
  “你是领导。”徐有容找了张凳子坐下,用手点了点桌子,“你不来面试,难道我来?”
  “我以为直接就请人家来入职了呢。”孙立恩拿起面前的简历,仍然觉得自己在做梦,“我几个月前刚刚被人面试过,现在就又要面试别人了?”
  徐有容轻笑道,“那你最好赶快适应一下这个角色变化。”她正色道,“面试是一门很重要的环节,求职者也会通过你来了解团队的未来,以及他们所关心的内容——比如你的诊断技术。”
  第91章 诊断科
  为什么挖两个医学博士加入团队值得如此重视呢?原因其实有些令人无奈——国内医学教育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优秀人才的垄断机制。
  医学教育水平落后,一方面体现在培育制度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医生职业再教育的地域性上。
  国内的医学生,从本科开始就接受医学教育。除了五年制本科以外,还有六年,七年,和八年制的本硕博连读。但八年制的招生院校很少,毕业难度大,能够接受并完成八年制医学教育的人才就更少了。多种医学教育体系并行的同时,教育部又提出了五年本科+三年住院规培的医生培养制度。这在客观上就导致了每年新毕业的医学生水平良莠不齐。同时也导致刚刚毕业的医学生就业困难,不能和同龄人一样,“毕业后依靠自己的工作在社会上站稳脚跟”。
  而再教育的地域性,则是完完全全的无奈之举。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每个医生都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每年大量的新型药物问世,新的坚持和医疗手段的诞生,甚至新型疾病的发现,都需要医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新学习。这样的再教育,一般依托于高校,通过学术会议和培训班进行。为了方便接受再教育支持,大部分医生会选择在自己毕业的院校城市任职,再不济也会优先考虑本省。这就导致四大一线城市中,只有年轻的深圳医疗水平最低——深圳没有自己的高等级医学院校。
  而挖来的国外医学专家,则能够帮助医院同时改善这两点不足。帕斯卡尔博士是免疫学专家,而布鲁斯博士有丰富的一线抢救经验。两人又是接受过完整八年制教育的医学博士。如果他们的经验和学识能够为医院甚至医学院所用,影响将是积极而且极为深远的。更不用提一过程中对医院声誉的提振,以及对病人诊疗水平提升。
  中国医生在国际上一向以勤奋和努力而著称,但医疗仅靠努力勤奋是不够的。中国医生能够迅速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治疗技术和治疗手段,可一旦遇到罕见病或者治疗手段尚不明确的疾病,就会显露出严重的短板和不足——而西方体系培育出的医生则更像是工程师,他们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能力要比中国的同行更强一些。
  “我以为只有那两个美国医生呢。”孙立恩看了看手里的文件,“这些医生都是哪儿的?”
  “有一部分是我的同学。”徐有容介绍道,“包括一些以前一起读医学预科的朋友,还有后来进入医学院以后认识的同事和同学。其他的则是交流学习过程中认识的同行。”
  “协和神外,上交神外,中山医急诊,南医大影像?”孙立恩一张张翻阅着简历,看着里面称得上“群星荟萃”的毕业院校,倒吸了一口冷气,“会不会太夸张了?”
  “这些人大部分其实是冲着帕斯卡尔来的。”徐有容倒是挺理解孙立恩的震惊,毕竟要脱离原来的“院校势力范围”来宁远任职,本身就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能和老帕一起工作,说不定还能获得他的推荐继续去国外的医学院继续学习。有这种好事,自然不难招人。”
  “那还有少部分呢?”孙立恩奇道。
  “还有少部分,是冲着你来的。”徐有容笑道,“你的诊断经历被影像科的罗哥写成记录发到网上了。”
  影像科罗哥,大阪大学医学院影像保健学科硕士,大名罗三观。
  “记录?”孙立恩奇道,“什么记录?现在还有人用博客?”
  “在留香园里发了个帖子。”徐有容摸出手机,熟练的点开了一个帖子。“你看,楼下的回复大部分都是骂罗哥胡扯的。”
  留香园是国内的一个活跃医学类从业人员交流论坛。除了平常交流少见的病例以外,论坛中的众多医生们最大的爱好就是互黒。罗哥从留学rb开始就常年泡在论坛里,早就成了活跃人物。因为“费尽心机去rb学习治疗技术,结果国内没有引进rb制造的重质子加速器”,而成为论坛笑柄。
  其实说是笑柄,倒不如说是成了吉祥物一样的角色。罗哥只要敢在论坛里冒泡,一定会惹来一连串的热情慰问,“罗总,我和领导打听过了,最近二十年内没有买rb加速器的打算!”
  罗哥脾气好,倒也不恼。只是总被当成吉祥物,以至于正常的交流都无法进行这点让他有些头疼。陈雯的病例让他眼前一亮——这么罕见的病例,孙立恩如此神奇的症状判断,完全符合“认真讨论”的根本嘛!
  兴致勃勃的罗哥把陈雯的影像检查资料贴了上去,顺便还详细描写了一番自己所见到的孙立恩——如有神助的小规培。
  罕见病例自然引起了论坛众人的极大关注,可惜的是,没几个人认真去看那二十七个小白球,反而大家都把注意重点放在了孙立恩的诊断过程上。
  “罗总你又吹牛了。刚毕业的规培要有这本事,我直播吃皮鞋。”
  “你们这群坏人,羊毛净逮着罗总薅,这下可好,薅秃啊不对,薅疯了吧?”
  “全程诊断一点岔路都没走?一般这种情况总要怀疑一下感染的吧?罗总你怕不是在忽悠我。”
  “卧槽这么牛逼?豪斯在世啊!”
  医生的职业需求要求他们持续学习,而持续学习的一个小缺点,就是大家对于罕见病例都抱有极大的热情,换而言之就是,八卦。大量的讨论瞬间把罗三观的帖子顶到了板块第一,甚至引来了不少大牛的关注。但最终的重点仍旧落在了孙立恩身上。
  “小孙现在领导着一个治疗团队。其中包括了我院引进的年轻人才徐博士。徐博士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有多年神外临床经验。”仿佛是生怕热闹还不够大,罗三观在一堆帖子下面回复了这么一句。“徐博士的这一岗位调整,经过了我院副院长,宁远医学院副院长柳平川教授的认可。”
  所以说中文博大精深,虽然罗哥说的每一句都是实话,但在外人看来,这等于是柳平川教授认可了小规培的诊断实力,然后心甘情愿的把自己的博士生让了出去。
  随后,圈子里开始流传起了一个小道消息。宁远市第四中心医院急诊科里出了个诊断神人,实力经由柳平川教授认可,而且正在招募团队成员,有望成立一个独立科室——诊断科。
  数量多到如同垃圾邮件一样的简历,在凌晨就塞满了徐有容的电子邮箱。
  第92章 蜘蛛
  网络小红人孙立恩一头冷汗的挑选着前来应聘的人员简历。虽然明知这群大佬其实都多多少少抱着来看自己热闹的心态。但一个治疗团队总是需要有真材实料的成员,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心里既忐忑又有些期待,孙立恩大概浏览了一遍手头上的简历。
  没有工作经验的暂时放在一旁,没有搞定规培和执医证的也放在一遍。几十张简历一通筛选,最后孙立恩留出了六个看上去还不错的医生。
  “就这些?”徐有容接过了孙立恩手上的简历,大致扫了一眼,点头道,“确实,这几位经验丰富,能力也不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